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破卷之战:新修饰战队重燃科研创新力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321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干货:乳腺癌干细胞主要研究进展!

2017-08-30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随着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乳腺癌干细胞日益受到重视。肿瘤干细胞学说的提出解释了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根本原因,为肿瘤治疗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随着对乳腺癌干细胞的致病分子机制、特性和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明确了乳腺癌干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对靶向乳腺癌干细胞的肿瘤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乳腺癌...

这项超20000人的研究告诉我们:喝咖啡降低死亡率!

2017-08-29

这可能颠覆了我们对于咖啡的认知,以前我们往往觉得咖啡因对于我们的身体往往是有害处的。但是据ESC大会8月28日发布的一项近2万人的长期研究报告称:咖啡消费量越高,其死亡率越低,并且表明:咖啡可以成为人们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咖啡是世界上消费最广泛的饮料之一”,来自西班牙潘普洛纳医院的心脏病专家Adela Navarro博士说道,“以前的研究表明,喝咖啡可能不是导致全因死亡的原因,但是与...

新破解的维生素D调节途径为临床研究打开了大门

2017-08-22

        近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阐明了人体内维生素D活化的分子机制,研究对应论文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题为“A kidney-specific genetic control module in mice governs endocrine regu...

肠道菌的荣誉:新研究发现运动员背后的惊天秘密

2017-08-21

  一位优秀运动员的杰出成绩可能是由于其努力的训练,也可能是来源其消化道细菌的天然优势。现在,科学家已经在长跑和划船运动员的肠道中发现了特殊的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可能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更加杰出的成绩。 基于这些研究,科学家计划开发有助于运动员乃至业余健身爱好者提高运动效率的益生菌补充剂,帮助他们从艰苦的锻炼中恢复或更有效地将营养转化为能量。   研...

高标准下的低成果?癌症研究何去何从?

2017-08-15

尽管对简化癌症临床试验准入标准的呼吁已经持续了十年,但每年因为未达标准而被排除于肺癌临床试验的癌症病人数目仍在逐年上升。 研究人员发现,从1986年至2016年的30年间,74项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资助肺癌临床试验的病人准入标准增加了近60%。该调查研究对应的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杂志。 ...

非编码RNA研究策略培训班(lncRNA/CircRNA课题设计、功能试验技巧、数据分析实战)

2017-08-10

伯豪生物非编码RNA研究策略培训班来了! 本次课程是一次系统全面的关于非编码RNA研究的培训,从课题设计到高通量筛选及数据分析到功能实验,专门为打算开展或正在开展非编码RNA研究的老师及同学设计。通过本次学习帮助您梳理非编码RNA研究整体思路、抓住研究关键点,帮助您申请2018国自然。 讲师介绍 北大博士领衔的讲师团队具有十年以上国家863、973...

卢煜明教授最新研究!液体活检厚积薄发助力癌症早筛!

2017-08-10

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与传统的组织活检相比有着迅速、便捷、损伤性小等众多优点。临床医生可以用它来监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预测肿瘤复发。从长远角度来看,液体活检还能够帮助医生在患者未出现任何症状的时候发现最初期的肿瘤。近日,香港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第一次证实,液体活检用于癌症筛选是有希望的,且提高了癌症的早期检测以及患者生存率。 研究成果于8月9日在线发表在《...

逆转衰老重磅研究!端粒长度不够,RNA来帮忙!

2017-08-04

衰老,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减缓、停止甚至逆转人体的衰老的研究。尽管做出了诸多的努力,但真正意义上细胞水平的年龄逆转并未真正实现。现在,通过采取一种另类的思路,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够让人类细胞“重返青春”的神奇技术。这对患有早衰症、以及广大不想变老的人群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主任J...

Molecular Sciences:新研究确定可以帮助预防脑肿瘤发展的分子!

2017-08-04

朴茨茅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脑瘤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明确了在肿瘤转移至大脑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分子。 癌细胞想要进入脑组织,首先需要通过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是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能够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由血液进入脑组织。。该研究提供了一种防止癌细胞结合...

Nature:新研究轻松编程T细胞,助力免疫疾病治疗!

2017-08-03

当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的细胞过度活跃时,免疫系统发生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疾病。近日,格莱斯顿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s)的研究人员通过重新编程某些免疫细胞如T细胞,可以帮助机体恢复免疫系统平衡。同时该研究团队找到了一种对抗疾病的全新方法。 格莱斯顿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首次透露了一种重新编程特定T细胞的方法。更准确地说,他们可以重编程T细胞将促炎症细胞转变成抗炎症细胞,反之亦然。 ...

区别对待感冒——新研究辅助医生判断是否使用抗生素!

2017-07-31

抗生素是救命药物,但过度使用抗生素却会导致世界上最紧迫的健康威胁:抗生素耐药性。抗生素滥用已经成为一大国际问题。 近日,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临床工具,它能够帮助医生甄别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在这一工具的帮助下,医生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治疗那些并非亟需抗生素治疗的病人进而减少抗生素的整体使用量。 该研究对应的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 Scien...

Leroy Hood教授4P健康研究新突破

2017-07-29

不久前,作为生物学的当代传奇人物之一,现年78岁的Leroy Hood在《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他的最新研究《A wellness study of 108 individuals using personal, dense, dynamic data clouds》(关于个性化的、密集的和动态数据云的108个人的健康研究)。 ...

邀您参加!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最新研究进展研讨会

2017-07-26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近十年,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急剧升高,目前中国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占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第一代EGFR-TKI靶向药物的发明及临床使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也进入了分子靶向治疗时代。临床实践证明,靶向治疗联合传统的放化疗手段,明显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给广大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与希望。与此同时,...

新研究!癌症免疫药物真的可以治疗艾滋病吗?

2017-07-25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癌症免疫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常见的艾滋病毒进行杀伤。正如能够高效地清除肿瘤细胞一样,存在于人体内的天然免疫机制仍然能够对艾滋病毒进行有效杀伤。 在治疗艾滋病毒的过程中,病人需要每日注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来杀死任何可能拥有活性的逆转录病毒。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艾滋病毒仍然可以通过破坏免疫系统来使人们患上艾滋病。 ...

重磅!32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名单公布 两家肿瘤医院入选“国家队”

2017-07-24

7月22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成立了第一届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咨询专家委员会,发布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发展规划”、“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2017年修订)”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运行绩效评估方案”三个文件。 自2012年以来开展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以来,目前11个疾病领域已建设32个国...

我国临床研究“国家队”逐步形成 ,用“中国方案”造福国人

2017-07-24

7月22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公布了3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名单并授牌。 自2012年以来,科技部会同卫生计生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共同开展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经4年多探索实践,目前已分三批在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妇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疾病...

最新:吸入氢气能治疗脑中风的临床研究

2017-07-24

作为生物抗氧化剂,氢气分子对许多疾病具有治疗作用。许多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吸入浓度为1-4%的氢气对脑缺血。但是氢气临床应用需要有对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2017年7月来自顺天堂大学藤小野Hirohisa Ono 教授在开放杂志The Journal of Stroke &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上发表最新临床研究结果,首次证明人类脑缺血患者吸入氢气是安全的,多...

抑郁症研究获重大突破,都是基因惹的祸!

2017-07-21

佛罗里达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ApoE4基因突变可能会增加发展抑郁症的几率,研究人员认为将近25%的人口携带该基因突变。 研究的主要作者Rosanna Scott指出:载脂蛋白-E4简称为ApoE4,与没有该基因突变者相比,携带该突变的人在生命后期发展为临床显著抑郁症状的机会增加了20%。研究结果发表在“临床精神病学”杂志。 Scott的助手兼文章的共同...

最新研究丨父亲“缺席”影响孩子端粒长度!

2017-07-19

由于监禁、死亡、离婚等因素而失去父亲的陪伴会对一个正在成长发育的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但是,关于父亲缺失和儿童身心健康之间生物学联系知之甚少。 在“儿科”杂志7月18日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普林斯顿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报告说,父亲的缺失对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存在显著的不良影响。9岁时失去父亲的儿童的端粒要比正常人短14%,且男孩反应要比女孩更为强烈。 端粒可以反映细胞衰老和整体健康状况,它们的...

在肠癌上“下蛋”的肠道菌!新研究揭示致命肠道菌关键通路

2017-07-17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生存于哺乳动物肠道内的溶血性链球菌能够促进实验室小鼠结肠中癌细胞的生长。基于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肠道菌影响小鼠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对应的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PLOS Pathogens杂志。 细菌必须与肿瘤细胞直接接触才能加速后者的生长,但是细菌在于肿瘤细胞接触后导致肿瘤细胞生长加剧的具体分子机制还尚未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