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破卷之战:新修饰战队重燃科研创新力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643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新思路】靶向健康细胞,阻止癌症扩散

2015-08-13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Oncogene及Oncotarget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研究人员通过对脑癌进行深入研究或可帮助开发新型疗法,来靶向作用肿瘤周围的细胞以阻断癌症发生扩散。   研究者Christian Naus说道,我们主要对名为神经胶质瘤的恶性成年脑瘤进行研究,神经胶质瘤患者...

血管“门户”促进乳腺癌细胞通过血液扩散到全身

2015-08-13

  近日,来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癌症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实时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鉴别出了血管壁“门口”如何促进癌细胞从乳腺肿瘤中扩散到机体其它部位,相关研究或可支持当前的检测技术来帮助预测患者的乳腺癌是否扩散,同时也为开发新型抗癌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章中,研究者利用乳腺癌小鼠模型和植入人类乳腺组织的小鼠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当三...

Cancer Cell:科学家鉴别出促进乳腺癌转移的特殊基因

1970-01-01

  来自澳洲莫纳斯大学的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了一种诱发乳腺癌的新型基因,该基因可以增加肿瘤的生长并且调节乳腺癌的转移,而乳腺癌作为引发癌症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备受科学家们关注。相关研究刊登于Cancer Cell杂志上,该研究或为后期开发靶向作用早期乳腺癌的新型疗法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者Christina Mitchell说道,...

鳞状肺癌重大突破!百时美PD-1免疫疗法Opdivo再获欧盟批准

1970-01-01

PD-1/PD-L1免疫治疗领域的王者――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在欧洲监管方面再传特大喜讯,该公司PD-1免疫疗法Opdivo(nivolumab)喜获欧盟批准,用于既往已治疗过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SQ)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此次批准,标志着Opdivo成为过去10多年来,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领域的首个重大治疗进展,该药同时也成为...

Nature genetics:突变基因分析为不治血癌带来新希望

2015-08-13

         近日,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genetics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在病人基因组中发现了一组可能促进一种罕见免疫细胞癌发生的基因突变。目前这种叫做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疾病仍是一种不治之症,至今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这项研究的结果或可为该疾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e...

美前总统卡特罹患癌症 一生8次访华

2015-08-13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今年90岁的前总统卡特星期三说,他患癌症并且已从肝脏扩散到其它部位。卡特在今天的声明中说,在接受治疗期间,他将重新安排日程。卡特被誉为“中美关系领路人”,一生8次访华。   据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今年90岁的卡特本月初做手术,从肝部摘除一个“小肿块”,当时得到预后为能完全恢复。  &em...

里程碑—“灰姑娘”使休眠干细胞激活,导致癌症

1970-01-01

   简单地说,癌症是由细胞内的基因突变(可导致细胞异常生长)引起的。几十年来,弄清导致基因突变的原因,一直是医学科学的圣杯。最近,来自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温州医科大学、厦门中山医院以及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为什么这些基因会突变”的一个原因,这一切都与“干细胞彼此如何交流”有关。 这项里程碑式的研究是由德克萨斯A&a...

让癌细胞转移的血管“门户”

2015-08-13

  最近,科学家们使用实时的、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确定了血管壁上的一个“门户”,可让癌细胞从乳腺肿瘤扩散至身体的其他部位。这些研究结果,为更好地预测“乳腺癌是否会扩散”的新兴测试提供了支持,这种检测可能使女性免受侵入性和不必要的治疗,并可能带来新的抗癌疗法。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指定的艾伯特爱因斯坦癌症中心(AECC)和Montefiore Einstein癌症治疗中...

指南:胃癌患者的营养治疗

1970-01-01

  1 背景   1.1 胃癌的发病情况   2015年2月3日WHO发布World Cancer Report 2014(全球肿瘤报告 2014)[1]:2012 年全球肿瘤患者及死亡病例分别为1400 万、820万,其中胃癌死亡72.3万,在所有肿瘤死亡中占第三位,仅次于肺癌、肝癌;预计未来20年,新发肿瘤病例...

肝癌预警提前一年

1970-01-01

  中山大学团队发现更灵敏肝癌预警指标   中山三院团队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合作,通过对1416份血清标本的检测分析,建立了可早期预警肝癌的miRNA分类器。它比目前常规采用的肝癌预警指标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提前1年发现肝癌。   “小肝癌”病人在临床诊断前九个月抽血检测A...

OGT关注针对小型NGS癌症产品,计划推出基于阵列的ce-ivd NIPT

2015-08-12

  上周,位于英国的Oxfordshire分子遗传学公司退出了一款卵巢癌产品和一个试剂盒,公司的研究和开发副总裁John Anson表示,这将是一系列基于NGS的产品的第一种。   “这将会进入一个更具有针对性和特定疾病的领域,”Anson在采访中这样表示。   去年,公司推出了一款针对60个实体瘤基...

Cell推出四篇癌症免疫治疗精选综述

1970-01-01

   尽管利用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这一想法已存在了几十年,直到近年来才找到一些成功的治疗策略。通过操控免疫检查点和T细胞激活来发挥抗瘤活性,免疫疗法由最初在几种癌症类型中显示出治疗潜力,到现在已被应用至更广泛的恶性肿瘤中。 近日Cell杂志以“Harnessing Immunotherapy against Cancer”为题,推出了一系列精选综...

郑雷博士Science子刊揭示“癌症之王”转移机制

1970-01-01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们,在胰腺癌细胞中发现了一种分子伙伴关系,或许可以帮助解释在某些情况下这一疾病扩散转移的机制。他们的研究结果揭示出了一些迫切需要的胰腺癌治疗新靶点。在美国有近5万人罹患胰腺癌,确诊后的5年生存率只有5%。因其病死率极高,胰腺癌又被称作为“癌症之王”。 annexin A2就是其中的一个分子伙伴...

用于癌症免疫疗法的高通量细胞筛选技术

1970-01-01

   最近,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的方法,可用于癌症免疫疗法中的细胞筛选,可让我们单独研究高性能的免疫系统细胞。来自美国休士顿大学(UH)的工程师,与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医生合作,在国际权威杂志《Bioinformatics》杂志描述了这种方法――Time-lapse Imaging Microscopy in Nanowell Grids(TIM...

PNAS颠覆性观点:癌症是进化产物,而非突变而来

1970-01-01

7 月21日发表在《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颠覆了累积突变导致肿瘤的观点,支持细胞数量受进化压力影响的观点。该文章阐述了健康的组织生态系统促使健康细胞战胜癌变细胞,当组织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如老化、吸烟或者受其他压力影响时,癌变细胞可迅速适应变...

蛋白质失衡引发癌症,基因突变论再遭颠覆!

1970-01-01

一直以来基因畸形被认为是引发癌症的主要原因,但一项新研究发现,细胞内蛋白质失衡可引发癌症。科学家称这是个重大的突破,揭示了癌症的非遗传机制。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Oncogene》上,阐述了蛋白质失调是一个强大的癌症预测工具,可判断患者是否对化疗有回应或者肿瘤是否扩散到其他部位。该研究结果打开了靶向测量和防止细胞失衡的癌症新疗法大门。 两...

Scientific Reports:乳癌、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1970-01-01

西奈研究人员近日确认了一个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进程相关的新遗传生物标志物。这一发现可能方便更好地确定接受某些类型的化疗药物治疗患者的情况。本文的主要作者Michael Freeman博士,是美国希德斯-西奈医疗中心外科的研究主任,他表示:“了解和识别生物标志物是癌症的研究和治疗的重要一步,我们这项研究验证的评测方法将最终改善我们治疗癌症患者的能力。”这篇文...

Cancer Prev Res:喝绿茶增加还是减少前列腺癌风险?

1970-01-01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研究人员对6000多名男性进行长达37年的研究显示,每天喝7杯茶以上的人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比每天喝3杯茶以下的人增加50%。他们的研究结果与先前研究称喝茶可降低患癌、心脏病、糖尿病以及帕金森病的风险相反。 不过,最新一项由Kumar NB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则证明绿茶儿茶酚使用一年,并不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这项研究采用安慰剂对照,...

人造DNA帮助找出癌细胞

1970-01-01

将基因代码添加到遗传“字母表”中可帮助找出癌细胞,包括两个人工碱基的DNA可被诱导有选择性地将癌细胞挑选出来。合成生物学家已创造出生命基本单位的人造版本,他们的想法是利用虚假DNA合成具有不同寻常特性的分子。 美国佛罗里达应用分子进化基金会的斯蒂文・本纳和他的同事们通过人工碱基对Z和P的DNA进化来挑选癌细胞。 他们将数十亿不同的DNA...

不容忽视,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认知副作用

1970-01-01

Nat. Rev. Clin. Oncol. 7月线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与认知相关性的综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认知有潜在的不良反应,尽管相关研究还很少,证据也并不十分明确。这促使我们关注,鉴别适合应用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的方法,避免药物滥用。 多项临床试验表明,延长辅助内分泌治疗会使部分乳腺癌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