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50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子刊】预测铂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三阴性乳腺癌的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学改变
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卵巢癌(OvCa)中很常见,然而,改变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性 BRCA 因此,研究者研究了BRCA缺失或基因改变的TNBC和OvCa患者与BRCA启动子甲基化患者对铂治研究发布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CELL DEATH DIFFER】北大郑晓峰课题组:好心干了“坏”事——去泛素化酶OTUD6A增强乳腺癌细胞对DNA损伤疗法的耐药性
6月29日,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及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郑晓峰教授研究组在国际著名期刊《细胞死亡与分化》(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发表了研究论文——Deubiquitinase OTUD6A promotes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by increasing TopBP1 stability and renderin...
【JCO】预防胰腺癌,从定期筛查高危人群开始
发表在2022年6月的《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的一项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中心 (Johns Hopkins Kimmel Cancer Center)专家指导的新的多中心研究,主题为胰腺癌高风险人群的监测计划可以帮助在最容易治疗的时候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和癌症。 https://ascopubs.or...
【CELL DEATH DIS】齐鲁医院团队揭示宫颈癌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对于宫颈癌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或采用系统性综合治疗手段。早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而对于持续性、晚期或者复发性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RacGAP1促进了宫颈癌的致瘤性,迁移和侵袭,代表了宫颈癌中潜在的新型预后标志物,可能是治疗靶点。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诊断的生殖道癌。近日,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研究团队们在《Cell death & disease》...
【Nature 子刊】揭开癌细胞迁移的神秘面纱
例如,来自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细胞生物学家和一个国际多学科科学家团队首次揭示了组织僵硬是如何决定细胞定位并调节所有类型的细胞迁移行为,从神经元生长锥转向恶性癌细胞在脑肿瘤和乳腺癌中的扩散。该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并为阻止和指导癌细胞迁移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2...
【Nature子刊】同济大学联手南洋理工——声纳技术运用于癌细胞免疫治疗!
同济大学联合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研究出半导体聚合物纳米颗粒用于深部组织可激活癌症声索免疫疗法的发展,该研究发布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半导体聚合物纳米颗粒用于深部组织可激活癌症声索免疫疗法的发展。通过筛选试剂库,确定理想的 SPN 具有最高的声动力学单线态氧发电效率。该SPN用于进一步构建半导体聚合物免疫调节纳米颗粒(SPIN),方法是通过结合免疫调节剂通过1O2-...
【Cell子刊】突破性发现!上皮细胞是如何癌变的——推进早期癌症药物治疗靶点!
上皮细胞分布在身体的表面和器官上,它可以通过一种被称为“根尖挤压(apical extrusion)”的机制清除不健康或异常的细胞来保护自己免受癌症的侵害。在这种机制中,周围的健康细胞强行从细胞层中清除受损的上皮细胞。然而,当根尖挤压的防御被某种力量克服时,上皮细胞会癌变且具有侵袭性,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仍然尚未知晓。 目前,大阪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当代生物学》上发布了一篇题为...
【Nature】调节干细胞休眠——预防癌症复发的新方法!
化疗后癌症复发仍然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改善“土壤”环境和尽可能清除“种子”是癌症治疗和预防复发转移的重中之重。针对改善“土壤”环境,有研究者发现用某种物质逆转微环境后,T细胞的功能增强了,同时还增强了PD-1抗体的抗肿瘤效果。针对清除“种子”,通过具有直接或间接抑杀癌细胞的药物以尽可能地清除体内的癌细胞,也即清除“种子”以减少复发和转移的发生。在常规治疗如手术切除、放化疗等治疗的同时,...
【Nature子刊】复旦于文强团队等发现全癌标志物SIX6,惠及多类大癌早筛、转移追踪
在癌症的发生、进展、复发过程中,异常的DNA甲基化(Aberrant DNA methylation)均参与其中;因此这让其成为了一个理想的癌症生物标记物(cancer biomarker)。针对诸多癌症类型,已有许多甲基化标记物被发现及应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基于模型构建的标记物挖掘策略,以及其应用的不兼容性,极大地阻碍了这些甲基化标记物走向临床应用。因此,急需一个单一的甲基化标记物,使...
【Gastroenterology】临床前研究——胰腺癌的三步治疗策略
这项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的临床前研究侧重于预防癌症转移的三种药物以及疾病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临床前研究也是第一个确定靶向细胞内部和细胞外肿瘤微环境协同效应的研究。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650852200645X...
【Nature子刊】引发癌症——CRISPR基因编辑的潜在危险!
使用CRISPR / Cas9基因编辑的基因疗法目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各种疾病的临床试验中。波士顿儿童医院6月27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份报告警告说,CRISPR基因编辑存在一种潜在的、以前未被发现的危险。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1322-3 CRISP...
【Nature子刊】港澳研究团队联合确定了突变性结直肠癌的治疗靶点!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CRC涉及一系列基因突变,APC和KRAS是主要原因。胆固醇还是临床生化检查的一个重要指标,当肝脏发生严重病变时,胆固醇浓度会降低。最新研究表明,PCSK9失调胆固醇稳态以诱导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盐(GGPP)的生物合成,其激活KRAS / MEK / ERK级联反应以促进细胞生长,是大部分CRC患者的治疗靶点。 突变性结直肠癌(CRC)的治...
【Science子刊】有效癌症治疗的关键——抗体结构
据此研究,科学家们认为可以通过设计抗体,激活免疫细胞上的受体,进一步“激发他们”,从而发挥更强大的抗癌作用。同时,科学家们相信,他们的发现可以为针对癌症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药物铺平道路。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immunol.abm3723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研究了针对受...
【Nature子刊】癌症领域新发现!——p53和Akt途径间竟有联系?
由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癌症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p53和PI3K / Akt途径之间的直接联系。今天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结果确定了为新的癌症治疗提供有希望的靶点的途径中的联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6-022-00949-1 p53和PI3K / ...
【Nature子刊】qPCR克隆条形码——助力癌症活细胞功能分析!
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针对目前单细胞分析方法不容易实现活细胞检索的局限性,开发了基于PCR的定量和下一代测序方法。了解细胞异质性和克隆适应性对癌症研究尤为重要。临床上,肿瘤内多样性与治疗反应、转移能力和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虽然肿瘤细胞亚群突变谱的差异可能是肿瘤异质性的最佳记录参数,但最终是功能异质性,这是遗传和非遗传异质性来源的结果,影响了疾病进展的过程。一种称为SunCatcher的分子...
【Nature子刊】研究发现增加癌症突变可能性的遗传因素
体细胞突变是衰老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也是引发癌症的最重要的原因。体细胞突变,是除性细胞外的体细胞发生的突变,因此通常不会造成后代的遗传改变。由年龄和吸烟等大量因素引起的体细胞突变是癌症的主要原因,也对其他疾病具有一定的影响。 由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IRB Barcelona)的ICREA研究人员Fran Supek博士和基因组调控中心(CRG)的Ben Lehner博士领导的...
强强联合——CAR-T细胞与溶瘤病毒开启癌症免疫治疗新时代
近日,一项研究对溶瘤病毒治疗协同CAR-T免疫治疗做了全面的梳理,并简述了目前存在的挑战,试图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带来一些启示。该研究发表于期刊Cancer Gene Therap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7-021-00359-9#Sec2 CAR-T细...
【Science子刊】复旦肿瘤医院团队确定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靶点!
乳腺癌的疾病分型多种多样,其中三阴性乳腺癌因预后极差被称为“乳腺癌之王”。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近年来飞速发展,已经应用于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缺少疗效预测指标等局限性,这也成为全球医学界亟需破解的难题之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团队首次成功锁定基因“Lgals2”是三阴性乳腺癌介导免疫逃逸的“帮凶”,为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近日,...
【Science子刊】谁占上风?“歇一歇”会更好——肺癌靶向治疗中不同类型细胞的互动
大约有90%的癌症死亡被归因于治疗耐药性疾病,其细胞间的互动——也被称为“进化游戏”——对耐药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在其最新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中,Scott博士及他的同事应用了一个他们之前创建的测定法,在一个简化的肿瘤环境中,直接测量了这些细胞间的互动——包含耐药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drug-resis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
【Nature子刊】结直肠癌新的分类系统——指导治疗与临床实验
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NCCS)和新加坡A*STAR基因组研究所(GIS)领导的临床科学家和科学家团队,以及欧洲和韩国的合作者,使用单细胞技术发现了结直肠癌细胞的中心二分法,对疾病分类系统提供了新的参考。这些研究结果于6月30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对大肠癌的药物开发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https://www.nature.com/ar...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