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 解密顶刊文章——时空组学驱动精准发现引擎
【直播】破卷之战:新修饰战队重燃科研创新力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94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科学家首次成功移植生物钟 或有助癌症治疗

2015-06-15

  美国哈佛大学合成生物学家帕梅拉·西尔弗博士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利用在蓝细菌中发现的昼夜节律机制,将昼夜节律线路移植到天生不具备昼夜节律的一种普通细菌中。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介绍了这一首次演示昼夜节律移植过程的新成果。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6月12日报道,西尔弗说:“通过将大自然中的系统视作组件,我们遵循工程师般的...

九强生物与威高医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970-01-01

九强生物6月9日晚间公告称,公司近日与山东威高医学检验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威高医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后者拟向公司采购医学检验试剂,并共同开展市场推广活动,合作有效期至2018年6月4日。 据介绍,威高医检是威高集团下属公司,威高集团始建于1988年,是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产品生产企业,下辖医用制品、血液净化、骨科、医疗装备、药业、心内耗材、医疗...

人造碱基能像天然DNA那样连接 有助合成生物学研究

1970-01-01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应用分子进化基金会等机构科学家证明,他们造出的两种人造DNA“字母”Z和P,能像天然DNA那样组合连接在一起,将来有望把这两个新成员纳入到活细胞中。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化学协会会刊》(JACS)上。 合成生物学家一直在竞相研究遗传基本单位的人造版。美国应用分子进化基金会的斯蒂芬・本纳说:“从根本上说,我们一直在自下而上地重新发明...

我国生物制品中残余DNA检测标准与技术

1970-01-01

我国参照WHO、FDA和欧盟的标准,很早以前开始就对生物制品中残余DNA的含量进行限制。酵母、大肠杆菌表达的生物制品限定不超过10ng/剂,CHO和vero细胞表达的EPO、狂犬疫苗、乙肝疫苗等不超过100或10pg/剂。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收录了DNA 探针杂交法和荧光染料法作为残余DNA检测方法。以地高辛标记斑点杂交法为代表的DNA杂交法因为操...

生物制品中宿主细胞残余DNA的危害

1970-01-01

生物制剂是制药行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2014年全球十大畅销药中7个是生物制剂。这些销售上的重磅炸弹在临床上疗效确切,但研发成本高,生产和质量控制要求非常严格。绝大部分生物制剂是不经过胃肠道直接进入体内,所以除了生物活性外,监管部门对药品中杂质的限量要求非常严格。其中,宿主细胞残留DNA因为具有特别的潜在安全风险,一直是国内外药品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美国药典会从2...

生物学新利器是把双刃剑—全新基因编辑技术引发研究领域巨变

1970-01-01

美国旧金山格莱斯顿研究所遗传学家Bruce Conklin一直试图找到DNA变异如何影响不同的人类疾病,但使用的工具有些笨重。当他研究来自病人的细胞时,很难知道哪个序列对疾病来说很重要,哪些只是背景噪音。同时,将突变植入细胞是一项昂贵且费力的工作。 2012年,他通过阅读了解到一项最新发表的、被称为CRISPR的技术。它能使研究人员快速改变几乎...

FDA发布最新生物类似药政策解读文件

1970-01-01

美国第一个生物类似药已经获批,FDA正在积极促进制药企业上市新产品。近期,该机构发布了一个新的解读文件,主要是针对如何有计划地监管新出现的产品类别。 最新的解读文件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指导相关药品研发公司进行生物类似性验证的资料,FDA首次表示生物类似药与原研对照品互换是允许的。不过,FDA坚持认为,当前情况下,作为一个学术问题,给未来生物类似药申请者建立互换性标准是困...

第17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 精准医疗风持续吹

2015-06-10

  6月9日第17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在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BIO-FORUM历时17年发展,已成为全国生物医药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研讨会。本届大会以“变革中的产业发展机遇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主题,就医药新政、新药研发、仿制药发展、抗体药物、疫苗研发、机遇检测、精准医疗、大数据、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内的心境、新发展进行研讨...

NEJM:生物标志物可预测癌症化疗反应

1970-01-01

DNA的错配修复(MMR)主要负责纠正复制后的错误以及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有时候MMR的异常会引发一系列癌变表型,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基墨尔癌症中心(Johns Hopkins Kimmel Cancer Center )的研究人员发现,MMR基因的突变或可帮助准确预测病人对化疗药物―PD-1抑制剂的反应。 研究者Luis Diaz Jr博士指出,本文研究或为我们提供...

八一八肠道微生物菌群和粪便移植那点事

2015-06-05

  人体的第二套基因组   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人体DNA,其实还有另外一套基因组一直“潜藏”在我们体内,伴随我们的终生,这就是肠道微生物菌群。它所编码的基因有100万个以上。两套基因组相互协调、和谐一致,保证了人体的健康。   肠道菌群是如何被发现的?   ...

Biomaterials:有生命的生物假肢!

1970-01-01

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的一队研究人员已经取得了迈向可移植的生物人工置换四肢发展的关键第一步!在这项发表在Biomaterials杂志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如何使用之前用于构建生物人工器官的方法构造大鼠具有正常血管和肌肉组织的前肢。他们还提供证据表明,同样的方法可以适用于灵长类动物的四肢。 “我们四肢的组成使得建立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生物替代产品尤其具...

Baxter、梅奥、Velocity联手孵化新型生物医药公司Vitesse

1970-01-01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众多生物医药公司都在考虑寻找一种新的医药研发模式,而制药巨头Baxter公司显然也在尝试走出自己的道路。最近,Baxter公司宣布,公司已经和梅奥医学中心以及Velocity医药公司达成一项三方协议,共同创立一家新兴生物医药研发公司――Vitesse生物医药公司。 此次合约各方都未透露这一协议的研究细节,但是公司表示这一铁三角将共同...

迈克生物:高速成长的优质体外诊断企业

1970-01-01

公司主营业务是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体外诊断产品以及代理销售国外知名品牌的体外诊断产品。自产与代理相结合的业务模式,使公司的产品体系覆盖体外诊断的主要细分领域,能为客户提供1500余种诊断试剂以及30余种诊断仪器,满足医院检验机构90%的常规检测项目需求。公司已成为国内体外诊断产品企业中产品品种最丰富的企业之一。 双重机遇打开产业成长空间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分会成立大会--会议通知

2015-06-02

尊敬的教授: 您好!为推动肿瘤临床诊疗技术的创新及应用,提高中国肿瘤临床诊疗水平,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上海吴孟超肿瘤医学中心、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及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 “2015全国肿瘤临床诊疗前沿大会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分会成立大会” 将于2015年8月14-15日在上海扬子江万丽大酒店隆重召开。 大会组委会兹定于2...

医药生物行业:遇上最好的时代,肿瘤免疫治疗

1970-01-01

2015年是变革的一年,新技术、新模式是我们贯穿全年的选股策略。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医药招标体系给医药企业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认为药企集中度的提升、流通领域扁平化是2015年医药行业最大的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并购、整合实现企业二次创业,是药企共同的选择。所以,新技术、新模式成为我们2015年选股的主要路径。在2014年单抗药物专题的基础上,我们对全球肿瘤治疗的研...

基因技术能制鞋 “生物定制”皮革鞋

1970-01-01

Rayfish是泰国春武里一家制鞋公司,该公司最近通过生物科技制造了一款奇特的皮革运动鞋。这款产品的外观采用了仿生的如长颈鹿、斑马甚至瓢虫的涂色,而这些栩栩如生的皮革竟然是对生物身上的皮革进行基因改造后制成的。 据该公司介绍,他们研制出一种“生物定制”的新技术,这种技术不需要使用任何染料,而是直接运用基因技术进行。这间公司按照客户的需求来对黄貂...

欧洲生物科技一周报告

1970-01-01

1、强生公司在卡罗林斯卡学院建立创新基地 强生已经在卡罗林斯卡学院(一所瑞典医学院)建立基地,旨在保持公司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推动最前沿生命科学的起步。 2、礼来、Zealand终止糖尿病药物研发合作 礼来、Zealand Pharma糖尿病药物合作终止。两家公司2013年建立合作,共同研发新的多肽药物,用于治疗II型糖尿。21个月后,研究并未...

上周生物医药领域五大新闻

1970-01-01

辉瑞收购阿斯利康失败一周年记 辉瑞放弃收购阿斯利康事件已过去一年,英国药品制造商们由此意识到,收购强大的研发线对于生产新药是多么重要。虽然这次收购存在争议――辉瑞这么做是为了借机降低公司税率,这次收购仍为英国药品制造商们提供绘制了一幅快速生产线蓝图;到2023年,顶级生产线可创造出450亿美元的利润。 由于担心牛皮癣治疗药物brodalumab药物增加患...

安科生物:或将介入基因检测领域

1970-01-01

5月26日,安科生物(300009.SZ)在一份公开资料中表示,基因检测技术、移动医疗是最近兴起的话题,公司会积极介入该领域。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称,基因检测、细胞治疗和主业密切相关,公司一直有关注,不排除以并购、合作等方式介入该领域。 公司外延式扩张一直在推进,有收购上海苏豪逸明,也有外部合作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GF-2)”Ⅲ期临床试...

誉衡药业“牵手”药明康德,化学药与生物药“齐步走”

1970-01-01

5月22日,誉衡药业与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无锡药明康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化学创新药战略合作协议、抗肿瘤生物药开发协议。通过两个协议的签订,誉衡药业希望将借助药明康德强大的研发实力,进一步丰富公司生物和化学药产品线,提高公司未来产品竞争力。 根据誉衡药业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于1月23日与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生物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