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87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急救医生杨旭:不需要感谢 只需要理解

2014-09-21

  导语:杨旭,一名普普通通的120急救医生,“你尽力了吗?”病人母亲时隔5年的这句带着愠怒的逼问,至今仍让120急救医生杨旭先生难以释怀。对于未来的期望,他说,“我需要理解,我不是需要感谢,我就需要理解。”   “你尽力了吗?”   在他面前的这具年轻的躯体,送来时就已开始僵硬,在医学上已没多少抢救...

Novo大数据: 全国生物医学最高产十大实验室

2014-09-21

     想必(苦逼的)实验室的同学们都希望能尽早出文章,发更多的文章吧。写到这里在实验N室年发不出文章的小编默默擦拭着自己的泪水:   那么发文章技术哪里强?是我泱泱中华吗?中科院能否一骑绝尘?又有谁会独领风骚,简历写上10页纸的文章?带着种种困惑于心头的悬念,让我们一起大数据一把中国十大最高产的PI吧。 ...

【独家】上海市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年会圆满举行:东方雄狮正在苏醒

2014-09-20

  9月19,冒着蒙蒙细雨,第五届上海市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年会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隆重召开,转化医学网应邀参加了此次大会。短短的一个上午,进行了9个精彩的学术报告,给与会者奉上了一场精神大餐,会后老师们评价:这场会,谁不来谁吃亏。   现在大家跟随转化医学网的镜头快速领略下此次大会的精华吧   随着六院领导殷善开老师热情洋溢的致辞,本届大会拉开了序幕   贺林老...

看!香港大学医学院的「白袍典礼」

2014-09-19

  你,还记得你当初的宣誓么?   在「白袍典礼」上,超过200名医科新生在亲友、师长及医学院教职员的见证下,先由教授们为他们穿起象征医生专业的白袍,标志着他们正式加入医生的行列。然后他们在中大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教授的带领下宣读誓词,承诺竭尽所能医治病人,并要有良好的医德,为社会作出贡献。   典礼甫开始,中...

政府是医改最大阻力?|医生说

2014-09-19

  我以一个医生的观点谈谈有关医改的看法。我曾经在瑞士、英国和美国生活过,对这几个国家的医疗模式都有些了解,加上我在国内大、中城市、大小医院工作的经历,尤其是与基层医务人员的接触,我觉得我有必要把我对医改的想法说出来,让大家了解一下一线医务人员的观点。如果大家觉得我的思路好,建议对头,就请转发一下。如果觉得不好,笑笑就算了。我个人认为,医改在目前没有成功的...

赛默飞:二代测序的应用将改变21世纪临床医学的发展

2014-09-18

  作为一个分子技术的平台提供者,我们所提供的新一代技术史无前例地改变了从临床研究到临床实践的可能。   肿瘤本身是基因病,作为全球最领先的生物技术平台提供者,我们提供的检测手段,不仅可以帮助药物公司在他们新药开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病人,确保筛选出来的病人对他们开发出来的药有更好的反应率,另外一点能够帮助这些药物缩短临床上市的时间。   新药研发的过程有两大块,一个是新药开发...

【医学】异常珍贵的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2014-09-17

1.【一张图记住高血压的危害】 2.冠心病的三种常见情况 3.心电图的正确视角 4,心电图是怎么形成的 5,主动脉夹层 6,测量血压的原理 7.高血压联合用药原则 8.常见抗心律失常药 9,冠心...

医学界的科技新品大盘点

2014-09-17

  “触摸”肿瘤不再难   微软研发一种3D触觉反馈触摸屏,使用触觉反馈技术,通过阻力和振动反馈,使用户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屏幕中物件的形状和重量。当用户用手触摸、按压屏幕时,系统会根据相应的反馈阻力调整屏幕中物件的尺寸和角度,生成3D效果图。   因此,它可帮助医生探索人体扫描。当使用核磁共振...

搞笑诺贝尔:那些你不知道的怪诞医学发现

2014-09-16

   “觉得自己有脚臭的人就有脚臭,觉得自己没有的人就没有”   人们的脚底或多或少地残留着汗水和细菌,但是你的脚臭程度的主要因素取决于你的感受如何。1992年,日本横滨市资生堂研究中心的几位研究人员以其创新性研究——“脚臭化合成份说明”,赢得了搞笑诺...

网上“淘”医生 离我们还有多远

2014-09-16

  近日,iPhone6闪亮登场,其隐藏的健康监测功能带给了“果粉”意外的惊喜,这也意味着苹果将正式进军手机健康市场。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发展,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阿里巴巴支付宝、网络微信平台频频进军传统医疗行业,传统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顽疾能否得到解决,医疗行业能否更加透明和公正?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东方今报记者 董彩红/文...

加拿大医生职业受热捧 华裔想获“铁饭碗”不易

2014-09-16

  中新网9月16日电 据加拿大星网报道,加拿大医学院一直以来都是华裔父母帮忙孩子择业选项时的理想目标之一。理科成绩好的孩子往往会考虑读医学院,因为医生的职业,意味着拥有稳定、高薪和受人尊敬。但是,专家表示,医生职业意味着在今后几十年挑战自我极限,而优点是能在北美任何地方工作,而且是“铁饭碗”。   加拿大医学机构 (CAP...

Nature:对比11国生物医学前景,中国被认为是未来创新者

2014-09-16

  以色列和韩国在公共资金和创新生态系统方面排名很高,与中国一起被列为“未来型创新者”。俄罗斯、巴西和新加坡因其创新生态系统处在早期阶段,被列为“国家型创新者”。印度创新生态系统虽然不断演进,但由于较低的公共资金,被称为“创业型创新者”。其他国家如土耳其、墨西哥、波兰和南非,在资金和创新生态系统方面排名较低,被归为“探路者型”。   国家型...

《转》访赖仁胜教授: 安吉丽娜朱莉的故事08年就已在国内上演(上)

2014-09-16

   《转》访栏目介绍:《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2014年夏,得知赖教授在上海中山医院专家会诊,转化医学网立刻联系了赖教授,表示想对他进行专访,赖教授很爽快就答应了...

医学结果互认重在机制建设

2014-09-15

  2010年,原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省区市同级医疗机构之间要于2010年底实现医学影像资料互认和常规临床检验项目结果互认。这项改革对于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提高诊疗水平,规范诊疗行为,改进医疗服务,促进合理检查和合理诊疗,降低患者就诊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ems...

两位中国医学家获法国塞维雅奖

2014-09-15

  新华网西安9月15日电(记者杨一苗)来自江苏和上海的两位医学界专家14日获得“法国医学科学院·塞维雅奖”,这是法国医学科学院专门为中国科学家设立的奖项。   第二届“法国医学科学院·塞维雅奖”当日晚在陕西省西安市颁发,通过评审,本届塞维雅奖授予了苏州大学教授、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长耿,上海...

医学专业人员有望圆航天梦(图)

2014-09-15

世界上第一位太空行走者、前苏联航天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在中国航天员中心留下自己的手模。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工程师黄伟芬13日在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上表示,为了更好地完成空间站建设任务,中国将在近两年完成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黄伟芬表示 ,鉴于空间站任务对航天员的身心素质及专业知识要求更高,在选拔...

国家确定“5+3” 医学生培养模式

2014-09-15

  晨报记者朱国荣报道 在上海,“硕士生、博士生不会看病”正在成为历史,“优质高中生源不愿学医”状况也在逐渐改变。复旦大学昨天召开新闻通气会透露,由复旦大学牵头的项目《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今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这是探索以服务国家医改为目标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逐步探索建立了以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5+3”人才培养模式,即5年临床...

《首席医官》:一部让人拍案惊奇的好书

2014-09-15

  文/21世纪出版社社长 张秋林   很久没有看过这样好看的小说了,《首席医官》的确是一部好书,我一口气读下去,读着读着,脑子里不由得冒出四个字来:拍案惊奇!   明代凌濛初有《拍案惊奇》传世,该书“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而这部《首席医官》...

医事医谈:医学是不是一种文化?

2014-09-15

  医学是不是一种文化?我的理解是:文化是人类包罗万象的感受和行为,她无关乎优劣、雅俗和高下,只是认同感有异。医学也应该是一种文化,靠文化承传,靠文化立命。   医生如果不谙熟中国文化,有时为病人提供的是他并不需要的医学服务,或不能理解病人的心灵向往。尊重患者的自觉需求是医学的信仰文化。   医学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