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赋能生物标志物研究,探索转化医学前沿高峰论坛
Twist多基因片段库助力解锁更多序列应用空间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我的2022】晶能生物总经理邹晓文:拥抱变化,敢于担当,确保样品检测数据按时交付,分担疫情风险

找到约11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中科院最新成果:高盐饮食的危害

2015-07-28

  钠是人体不可获取的一种营养成分,适量的钠对细胞的正常功能非常关键。机体需要用钠维持渗透压、体液分布、pH值和绝大多数代谢过程。而钠离子流入细胞膜是神经冲动和肌肉收缩的基础。  如今我们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钠盐,高盐饮食已经成为了公共健康的一大威胁。众所周知,高盐饮食与许多疾病风险有关。然而人们对这其中的机制却知之甚少。  &emsp...

中科院Cell子刊发表HIV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十年来HIV的治疗和预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HIV携带者的寿命大大延长,新HIV感染者已经从2002年的三百三十万减少到了2012年的两百三十万。但人们仍未找到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途径,也没有开发出相应的疫...

北大、中科院Nature子刊发表光遗传学重要成果

1970-01-01

   疼痛不仅是一种感觉,也会影响人的情绪。慢性痛患者常会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加重患者的痛苦。已知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与疼痛的感觉分辨和情绪体验有关。不过,人们对这一过程中的具体机制还知之甚少。 北京大学和中科院的研究团队发现,mPFC中的前边缘皮质与慢性痛有关。慢性炎症痛通过Cdk5使PL兴奋性神经元失活,促进了痛觉感知和焦虑。这一成果...

高校发表《Nature Genetics》论文最新排名(2014-2015)

1970-01-01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也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近期Natureasia公布出版了《自然》增刊《2015自然指数―全球篇》。 从总体水平来看,中国的加权分数式计量(WFT),从2013年到2014年增长了16%,同时中国在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指数表现居首,其WFT值占本地区的二分之一。中国最主要的论文合作国家是美国、英国和德国...

中科院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

1970-01-01

日前出版的《自然》增刊《2015自然指数―全球篇》显示,中国对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的贡献在逐年增加,有6家领先机构位列自然指数全球50强。其中,中科院仍是自然指数中位列全球第一的科研机构,并继续在化学、物理学、地球与环境科学3大学科领域独占鳌头。 此次发布的《2015自然指数―全球篇》涵盖了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表在68种世界一流科研期刊上的57501篇...

中科院团队PNAS解析重要的免疫机制

1970-01-0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在调控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EC205(CD205)是树突状细胞上一种主要的内吞受体,具有抗原呈递功能,被广泛用于制造抗病毒和抗肿瘤的疫苗。不过,人们对这一受体的结构和作用机制还知之甚少。 中科院的研究团队日前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获得了人类DEC205胞外域的分子结构,揭示了这种...

春雨牵手中科院大数据实验室开启健康大数据研究

1970-01-01

5月22日,春雨医生联合中科院大学成立“春雨・中科院大学健康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准备开展对健康大数据的发掘、分析和研究。 研究的主力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鸿钧院士,重点实验室研究室主任石勇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志明等7位院士等都参加了实验室揭牌仪式。 奇点获悉,实验室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四方面:春雨平...

中科院Cell Res:让干细胞长期扩增的秘方

1970-01-01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将一些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组合到一起可以促进肌肉干细胞长期扩增。这项研究发表在5月15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胡苹(Ping Hu)研究员及王红艳(Hongyan Wang)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前者的主要研究方向...

记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周斌:跑一场科研“马拉松”

2015-05-12

   他热爱跑步,参加过两届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他喜欢探索未知领域的奥秘,从浩瀚的宇宙空间到神秘的微观世界。   他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斌,他用自己的方式争分夺秒地奔跑,在回国的短短几年中,他跨越一个个障碍,翻越了一座座高峰。   坚持带来的“自信”  &emsp...

访中科院研究员王前飞:从基因组学到临床有多远?

2015-02-04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题:从基因组学到临床有多远?——专访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王前飞   2014年的一天,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接到一个电话:一对出生18天的双胞胎被诊断为“混合谱系白血病”,一种多发于婴儿的恶性白血病。医生说化疗毒副作用大,婴儿根本受不了。家长情急之下转向研究所,寄希望于最新的科研进展能帮助幼小的生命。   家长的求助,源于20...

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广医大干细胞转化医学中心揭牌

2015-01-07

  广东新闻网广州1月6日电 (许青青)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与广州医科大学共建的干细胞转化医学中心,近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揭牌。按照协议,广州生物院负责技术支持,广州医科大学负责干细胞成果的临床转化和提供研究场所。中心地点设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双方共同配置和利用现有科研及临床资源,促进基础研究成果临床的应用转化。 &...

解救单身基因 世纪佳缘联合中科院开展“基因配对”计划

2014-12-30

  周围人都出双入对,唯独你形影相吊,为什么单身的总是你?,没房?没车?没钱?“三无”产品已经不再是单身的理由,或许都是“单身基因”惹的祸。近日,中国最大的婚恋交友网站世纪佳缘宣布,将联合中科院科研团队开展“基因配对”计划,试图通过性格基因检测,帮助单身族更快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提高“脱单”率。   基因配对帮“单身基因”找到丘比特之箭   不久...

8名党外人士到京挂职 含3名中科院院士

2014-12-12

  北京启动第二批高层次党外人士挂职锻炼,8名各领域领军人物将挂职副局级领导职务一年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民革北京市委副主委张兴凯,此次将挂职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目前他还担任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研究集中于安全管理与工程领域。对于北京蓬勃发展的城...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肿瘤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

2014-11-07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成员,只表达于肿瘤和胚胎组织,具有肿瘤特异性,并且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在许多肿瘤中,survivin的表达越高,提示肿瘤分期越高,治疗效果越差。作为恶性肿瘤的预防检测指标,survivin不仅与癌症的发生发展相关,而且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保障。研究表明,survivin表达上调与p53高表达...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单位发现蝴蝶亚减肥机制

2014-10-14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谢欣课题组与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俞飚课题组合作,在最新研究中发现了蝴蝶亚仙人掌(Hoodia gordonii)的有效成分及其减肥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蝴蝶亚是一类生长在南非高温干燥的喀拉哈利沙漠地区的似仙人掌植物,当地土著人在漫长的狩猎行动中吃该类植物以抑制食欲。此前有文献报道称,该植物中的一个化合物P57是抑制食欲的主...

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发现体细胞逆转为干细胞的“开关”

2014-10-10

  体细胞逆转为干细胞的过程,犹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体细胞经历“红灯”到“黄灯”,此时科研人员需要控制特定的“开关”,“黄灯”才会转变为“绿灯”,成为真正的干细胞。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西班牙裔研究员米格尔·埃斯特班(Miguel A. Esteban )实验组的科研人员如是生动地阐述细胞命运变化的过程。   10月10日,国际著名学术期...

中科院打响科技体制改革头炮,以院所分类改革带动科研评价、资源配置调整

2014-09-21

  45岁的董晓东是中国科学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单从数字上看,他所在实验室的研究队伍可谓兵强马壮:80多个研究人员,其中课题负责人就有20多个,还有40来个课题,每一个课题背后都有其相应的课题经费。   但至今,在说起自己是科研国家队一员的时候,这位做了18年研究的科学家仍有些“底气不足”。一个简单的“选择题”可以说明这一点:有个科研项目,是为某个高校做一台演示仪器。做,可获得二三十...

中科院研究发现白介素对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机制

2014-09-10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组在承担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科技部“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项目中获得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白介素17可通过调节mRNA稳定性,增强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免疫抑制功能,这对其在炎症、肿瘤等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和探寻相关治疗新方案...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揭示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2014-09-06

图示:S100A4基因缺失能够显著减轻肝纤维化症状   8月9日,国际肝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秦志海研究组关于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分子S100A4促进肝脏纤维化的新进展,标题为S100A4 promotes liver fibrosis via activation of hepa...

中科院院士金力:基因学“不只是有趣”

2014-08-03

炎炎夏日,为什么一些人更容易晒黑?原来,这是基因在捣鬼。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解开了这个谜题。不过,他表示,目前究竟是哪个基因在掌控“变白变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人类基因组是人类进化遗传过程中最忠实的记录者,其蕴含的信息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2013年,金力所带领的团队在东亚人群中鉴别出一个名为EDAR370A的变异基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