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82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把王俊称为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

1970-01-01

成立于上世纪末的华大基因研究院(BGI),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甚至是亚洲最大的基因组测序和研究基地。从最初的人类基因组项目中国区的工作,到后来的首个水稻基因组、首个熊猫基因组到首个黄种人基因图谱,华大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不仅仅是基因组测序,华大基因研究院也广泛涉及到诸多领域的研究和服务,已经形成了科学、技术、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拥有一支世界一...

2015第四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开始报名啦

1970-01-01

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将联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及壹基金于9月18-19日在北京共同主办第四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The 4th China Rare Disease Summit),我们诚挚邀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地区,中国罕见病事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罕见病群体普遍面临诊断难、缺医少药、社会融入困难以及政...

2015第四届中国国际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

2015-07-29

   2015第四届中国国际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   会议时间:2015年10月15-16日   会议地点:湖北省武汉纽宾凯光谷国际酒店   主办单位:光谷生物城   承 办 方: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会议邀请函: 今日,CCTV1...

中国“滴滴医生”何时才能到来?

2015-07-29

  近来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很火--《未来挑战全新就医模式-“滴滴医生”》。这篇文章是这么说的:据报道,美国有家公司推出了类似“滴滴打车”的服务。只要用户在手机上发出“订单”,无论是在家里还是酒店,医生两小时内到达,提供全天候上门服务。   看到这儿,小编嘴角不自觉得抽搐了一下!   医生数量  &em...

2015第四届中国国际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

2015-07-28

   2015第四届中国国际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   会议时间:2015年10月15-16日   会议地点:湖北省武汉纽宾凯光谷国际酒店   主办单位:光谷生物城   承 办 方: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会议邀请函: ...

中国首家云医院实体运营

1970-01-01

7月26日,我国首家云医院“宁波云医院”线下实体机构开业,这标志着“宁波云医院”O2O协同平台全面贯通。“宁波云医院”线下实体,搭建了一个为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生共享的第三方大型医疗设备和服务平台,配备多种高端检验检测设备,可以提供从门诊到检验检测、远程会诊、健康管理等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图为工作人员在展示检查设备。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

福泽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启动“因爱得芙-芙仕得慈善援助项目”

1970-01-01

2015年7月26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上海正式启动面向中国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因爱得芙-芙仕得慈善援助项目”,旨在以切实的医疗援助方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获得晚期乳腺癌标准治疗,增强其对抗疾病的信心。该项目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并负责整体管理和运作,阿斯利康公司无偿为该项目提供药品援助。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国英女士在现场接受了阿斯利康公司的捐赠函,并向项目指定...

中国首个生物资源“样本库目录”上线

1970-01-01

  国家基因库E-BioBank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样本库目录"模块全新上线,旨在登记和展示国内生物资源样本库的基本情况,推进共建中国首个生物资源样本库目录。   人类健康、疾病的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生物遗传资源的大量需求,带来了生物样本库数量及其保存的生物遗传资源的大幅增长。然而,现阶段,我国生物样本库呈现分散、独立、无序的状态,生物...

同期Cell子刊发布三项中国学者新成果

1970-01-01

          最新一期(7月)Cell Stem Cell杂志公布了三项中国学者的最新成果,包括嵌合体灵长动物,TPO在大肠癌肝转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类精子细胞”的单倍体细胞系。   首先来自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李劲松研究组发表了题为“CRISPR-Cas9-Media...

OncoCap技术助力肿瘤精准医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发现新药物敏感型ALK融合基因

2015-07-25

   2007年,EML4-ALK在肺腺癌中的发现促使肺癌治疗朝向“个体化”的目标迈近了一步。在中国肺癌人群中,大约有3-5%的肺癌患者携带该基因变异。   2010年,ASCO大会报道了辉瑞公司pf02341066(crizotinib)化合物 I 期临床试验的结果:82例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患者入组,其中96%(79/82)是肺腺癌。50例可评价疗效患者的客...

中国科学家尝试用酵母生产溶血栓药物

1970-01-01

将毒蛇基因转入酵母中能得到什么?根据近期的一项研究,使用转基因工程改造的酵母,现在中国科学家可以合成蛇毒的成分,进一步分离纯化可以作为溶血块的药物。这个方法一旦进入规模化生产,那么每年将有一万五千条毒蛇避免被残杀取毒液。 在野外环境中,有一种名为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的毒蛇非常致命。就如同这种毒蛇的名字一样,被蛇咬过之后,猎物在几步之内便会丧...

国家基因库开放E-BioBank资源信息共享平台 推动共建中国首个生物资源样本库目录

2015-07-23

        人类健康、疾病的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生物遗传资源的大量需求,带来了生物样本库数量及其保存的生物遗传资源的大幅增长。然而,现阶段,我国生物样本库呈现分散、独立、无序的状态,生物样本和数据的收集、保存、管理无统一规范,生物样本库间资源信息交流不畅,资源得不到高效应用,若延续现状或将造成“储存性”的资源浪费。建立生物样本库资源信息的共享平台,集中化展示国内生物样本库、...

从科幻到人间,基因检测在中国的商业化

2015-07-23

      汪建是谁?他今年61岁,头发略显花白,热爱户外运动,不管是爬山、上班还是出席大型论坛,他都穿着橄榄褐色户外款上衣搭配一条浅褐色长裤。       他还有一份很精确的个人说明书——在这个数据库里,不但保存了他的全基因组数据和干细胞,还连续记录了他十几年来的遗传信息、蛋白、微生物菌群、代谢、运动、营养、饮食等指标...

福布斯:中国医药16位最佳CEO

1970-01-01

7月21日,福布斯中文网同时发布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最佳CEO榜单》、《中资港股CEO薪酬榜》、《中国A股上市公司CEO薪酬榜》。 50位最佳CEO,16位属医药企业 福布斯中文版自2005年开始制作“中国最佳CEO”榜单(原名“中国最佳老板榜”),至今已经有10年历史。在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最佳CEO》的50位最佳CEO中,有16...

人民日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新医改五年报告

1970-01-01

7月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09―2014)》(简称报告),这是由独立第三方学术机构完成的医改评价报告。报告认为,新一轮医改进展总体良好,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满意度有所提升,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有所缓解。 城乡居民健康差距缩小 报告指出,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健康差距逐步缩小。新医改以来,孕产妇死亡率、...

2015版中国药典实施公告引发的争议和讨论

1970-01-01

《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颁布和实施,注定是2015年度中国制药行业的大事,也是药品行业各个环节从业人员的关注热点。2015年7月15日,CFDA发布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有关事宜的公告》,对2015版药典的实施提出具体要求。这是为实施药典颁布的一份重要文件,笔者根据自己的分析,对此公告内容进行逐一解析。 ...

TT型基因让中国人更易中风

2015-07-20

  和欧美人相比,中国人更容易中风?很不幸,这个传言竟然是真的。由于基因特点,国人更易患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我国75%的高血压患者,伴有Hcy增高,属H型的;而且就因为这个HCY血症,让国人更易中风,即使血压不高,也可能中风!   而摄入足量的维B6、维B12和叶酸,可防高HCY血症。因此,平时,要多食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

中国首个一天一次的抗帕金森病治疗药物获批上市

1970-01-01

一天只需服用一次的抗帕金森病治疗药物--普拉克索缓释片正式在我国上市,为我国抗帕金森病疾病领域带来首个一天一次的治疗方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海波教授表示:普拉克索缓释片的上市对帕金森病患者来说,每天只需一次药,治疗更轻松方便,它将使患者更容易坚持长期规范治疗,从而有...

中国病理界:没人干、没人会、没学生学

1970-01-01

  据统计,全国有执照的病理医生仅九千余人,按照每100张病床配备1名-2名病理科医师计算,缺口高达4万-9万人。   出于“病理界的自我保护”,医生的报告越来越谨慎,常常是“高度怀疑”“可能是A或者是B”“不排除C”这样的描述。到最后还是病人倒霉。   被“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称为“医学之本”的病理科,在...

“分子诊断技术”国际高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议程

2015-07-16

8月27日(第1日) 8:30 开幕式/领导致辞 大会报告 9:00-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