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86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苏佳灿教授课题组发表重要综述文章:骨靶向外泌体的策略及应用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骨科疾病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外泌体作为天然细胞产物,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屏障穿透性和治疗效果,已被用于治疗骨科疾病。经修饰的外泌体显示出强大的骨靶向能力,可以提高疗效并避免系统性副作用,成为临床上治疗骨科疾病的潜在方法。 2023年3月7日,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苏佳灿教授研究团队在中科院1区杂志Advanced Healthcare ...
Bioactive Materials |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苏佳灿教授/井莹莹教授/西安红会医院周凤金教授发表重要文章:骨软骨类器官芯片构建策略与应用
骨软骨相关疾病如骨关节炎是当前临床面临的棘手问题,疾病模型是基础研究的必备要素。体外细胞培养、动物模型和真实人体之间的差异性无法规避,最新的类器官与微流控芯片技术为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等骨代谢疾病的基础研究和药物筛查提供了新思路。骨/软骨类器官芯片(BCoC)系统是一种新的多组织平台,能够真实模拟机体的基本元素、生物功能和病理生理反应。本文讨论当前疾病模型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BCoC平台概念,...
【快讯】“创新·转化·未来”——转化医学·春 创新分子诊断论坛于上海成功举办!
3月2日,转化医学·春 创新分子诊断论坛在上海圆满结束。本次论坛聚焦创新分子诊断技术,涵盖生殖遗传、病原检测、基因检测、新型诊断四大主题,邀请到了十余位科研大咖、临床专家和技术专家进行深度学术交流互动,助力促进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的双向转化,推进精准医学的创新发展。众多业内同仁参加了本次论坛,线上线下讨论活跃! 上海市医学会生物医药转化分会范金成主任委员为...
【Circulation】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发表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成果,揭示先心病肺高压女性生育希望
背景概要 01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简称先心病,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时期发育异常而引起的心血管畸形。先心病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我国每年新增约15-20万先心病患者,其中有5%-10%病例会逐渐发展为肺高压。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的合并症,发病率为0.5%-3%,是导致孕...
上海药物研究所等机构合作研发新一代强效PARP抑制剂,克服奥拉帕尼耐药性
PARP抑制剂(PARPi)已在治疗BRCA缺陷肿瘤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前景,然而,超过 40% 的 BRCA 缺陷患者对 PARPi 治疗无反应。此外,许多最初对 PARPi 治疗有反应的患者最终会出现获得性耐药。 目前,DNA聚合酶θ(Polθ)抑制剂已被用于靶向由53BP1缺失介导的PARPi耐药肿瘤;然而,具有其他 PARPi 抗性机制的肿瘤细胞——例如 B...
Composites Part B |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苏佳灿教授/井莹莹教授/西安红会医院周凤金教授发表重要文章:骨靶向工程化细菌外囊泡递送siRNA改善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骨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OP的常规药物治疗有很多副作用,包括生物利用度问题和毒性等问题,亟待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基于RNAi的骨合成代谢基因疗法已被视为OP的潜在替代疗法,但由于缺乏特定的细胞靶向递送系统、半衰期短和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差,它受到了严重限制。细菌外囊泡(Bacterial extrace...
【日程公布】转化医学 · 春 创新分子诊断论坛03月02日在上海举办,聚焦核心领域,诚邀您的参与!
论坛背景 分子诊断是指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因其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产前筛查、遗传病诊断、感染性疾病检测、肿瘤精准诊疗等领域,目前,分子诊断成已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是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 近些年,随着各种创新分子诊断技术不断发...
【日程公布】第二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将于三月在上海举办,春意盎然,大咖云集,诚邀您的参与!
活动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
【嘉宾公布】第二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将于三月在上海举办,春意盎然,大咖云集,诚邀您的参与!
活动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
【邀请函】转化医学 · 春 创新分子诊断论坛03月02日在上海举办,诚邀您的参与!
论坛背景 分子诊断是指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因其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产前筛查、遗传病诊断、感染性疾病检测、肿瘤精准诊疗等领域,目前,分子诊断成已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是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 近些年,随着各种创新分子诊断技术不断发展,...
上海交大第一医院与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设施团队联合揭示骨肉瘤分子精准分型,破解预后“瓶颈”关键机制!
骨癌和关节癌是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作为最常见的骨肿瘤,骨肉瘤 (OS) 约占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35%,具有高侵袭性和高转移特性,严重威胁着儿童及青少年的生命健康。 近30年来,骨肉瘤药物治疗进展十分缓慢——虽然新辅助化疗和手术技术的进步使总生存率显著提高至近70%;然而,在过去的45年中,五年生存率长期以来维持于“平台期”。其主要原因是骨肿...
新思路!上海药物研究所发现诱导肝细胞体外扩增方法!
2022年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谢欣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IL6 supports long-term expansion of hepatocytes in vitro”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发现了IL6与EGF和HGF结合,可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在体外大量扩增。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揭示癌痛调控肿瘤进展新机制
2022年11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季彤/王旭/孙树洋等在《Cell Metabolism》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首次揭示了肿瘤细胞在面临肿瘤微环境中营养物质匮乏时可主动“劫持”一类感知、传导、调控癌痛的感觉神经即伤害性感觉神经,以维持自身旺盛的生长需求。该文不仅为理解癌痛调控肿瘤发展提供了生物学角度的新机制,也提出了使用一类临床偏头痛用药以增强肿瘤饥饿治疗的新策略...
开灯睡觉危害多!上海交大近10万人研究表明不仅会增加患癌风险,还会导致糖尿病......
2022年11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徐瑜等人在《Diabetologia》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夜间暴露于人造光,会改变人体生物钟,影响血糖控制,从而导致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28%。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125-022-05819-x 多种癌症患病风险增加 ...
【Science Bulletin】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清华薛毅/上海药物所徐华强合作揭示头孢曲松钠的双重抑制作用
2022年10月27日,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课题组联合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薛毅课题组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在《Science Bulletin》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分别解析了SARS-CoV-2 N蛋白的NTD和CTD的晶体结构,同时首次解析了NTD与RNA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
上海六院联合揭示了无创诊断NASH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陆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华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明华等课题组在Life 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题为“A multi-omic landscape of steatosis-to-NASH progression”的合作论文。利用NAFL和NASH小鼠模型的多组学检测和临床样本的验证,该研究不仅鉴定出NAFL向NASH转变的分子特征,同时...
国内首例:上海大学团队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研究新突破
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张艳和钱其军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报告了一例伴有高肿瘤负荷伴大量乳糜性腹水的复发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经多线化疗失败,在接受靶向cd19 pbcar-t治疗后,快速获得缓解的病例。 第一例报道 01 据了解,这名40多岁的女性患者最初于2015...
新思路!上海药物研究所发现诱导肝细胞体外扩增方法!
2022年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谢欣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IL6 supports long-term expansion of hepatocytes in vitro”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发现了IL6与EGF和HGF结合,可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在体外大量扩增。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51...
首次发现,上海十院找到甲癌精准表观遗传学分子标志物
甲状腺结节很常见,甲状腺超声检查的患病率约为 70%,其中约 5% 是恶性的。准确评估以区分恶性甲状腺结节和良性甲状腺结节对于其适当的临床管理至关重要。超声影像学联合细针穿刺 (FNA) 活检是甲状腺结节现有的诊断主要方法。 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甲状腺中心/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现甲癌精准表观遗传学分子标志物。该项研究应用定量显色印迹基因原位...
【快讯】聚焦癌症精准诊疗,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成功举办!
11月24-27日,“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中德液体活检双边论坛&第七届公济肿瘤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本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为期四天,共设1场主论坛、12场分论坛,汇聚了国内外近200位肿瘤研究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分享交流,内容涉及肿瘤代谢、肿瘤微环境、多组学、表观遗传及信号调控、类器官与临床转化、肿瘤免疫治疗、分子影像、新型肿瘤标记物、液体活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