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72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来自干细胞的类器官

1970-01-01

组织干细胞需要独特的微环境。通过各种特殊的微环境因子组合,小鼠和人体中来自胃部,小肠,结肠,胰腺导管和肝脏胆管的上皮组织能有效形成各自类器官。这种上皮类器官平台也能用于体外,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它们从人体多能干细胞产生消化组织。因此这种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医学转化应用方面都颇具前景。 所谓类器官(Organoid)狭义来说就是原生动物细胞质分化形成某些类似高等动物器官的结...

大型研究发现多个胰腺癌风险基因

1970-01-01

   在一项被认为迄今为止最大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基因组中的四个区域如果发生变化,可能会增加胰腺癌的风险。 研究人员说,新发现的基因变异位于人类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包括位置17q25.1,可能使癌症风险增加38%;位置7p13,可能使癌症风险增加12%;位置3q29可能使癌症风险增加16%。位置2p1...

诺奖得主解析microRNA与干细胞衰老

1970-01-01

   基因是蛋白质的蓝图,而microRNA帮助细胞决定是否根据这些蓝图制造蛋白。MicroRNA是长约22nt的非编码RNA,在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和器官生成等重要过程中承担着关键性的调控功能。这些短RNA在天然细胞中大量存在,它们能与靶基因的mRNA配对并阻碍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目标基因的表达。 加州理工的科学家们发现,Mirc19(m...

2015 Nature、Science你不容错过的那些论文

1970-01-01

   转眼又到了年中,各位或许都在忙于应付各种考试,准备研讨会,参加会议,撰写论文,完成试验等等各种事务。而遗憾的是,却从未留出足够的时间来享受(或甚至找到)一两篇真正好的研究文章。近日,BioTechnique网站为我们列出了今年值得关注的一些好文章,来看看其中有没有你错过的吧…… Cusanovich, D.A. et al., “Multi...

Nature提出细胞自毁新学说

1970-01-01

   我们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端粒决定了细胞可以在多长的时间里继续复制自身。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它与衰老过程和癌症的关联。现在来自Salk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发现表明,在细胞阻止肿瘤的自毁程序中端粒有可能比以往认为的要更加重要,有可能可以利用这一功能来改善癌症治疗。这项研究发布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进行复制时...

中国学者获重要突破:缺乏精子也能繁衍后代

1970-01-01

   基因突变会导致精子缺乏,造成男性不育。由于睾丸中缺少功能性的生殖细胞,这些患者无法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比如IVF)拥有自己的后代,恢复他们的生育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南京医科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日前在这一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将细胞重编程和基因组编辑结合起来,成功让缺乏精子的突变小鼠生成了功能性精子,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后代。这一成果发表在六月十九...

流式细胞技术新工具:RT-DC甩开标记

1970-01-01

流式细胞技术与相关的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对生物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它们还是存在一些局限性,近年来,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些新的策略,但他们并没有修改传统的流式细胞仪,而是在新型微流控装置上进行精简。这些微型芯片实验室能帮助研究人员在更为多样的物理和分子特征基础上进行筛选和分型,而且也不需要抗体。以下是几位学者提出...

顾臻PNAS:取代胰岛素注射的智能贴片

1970-01-01

   最近,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UC)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UC State)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新发明,可能使众多糖尿病患者摆脱痛苦的胰岛素注射,他们研制出第一个“智能胰岛素贴片”,可以检测血糖水平的增加,并在需要的时候分泌适当剂量的胰岛素进入血液。 这种贴片是一种方形的薄片,不到一个便士的大小,每一片都覆盖有一百多个微小的针,大约一根睫毛的大小。这...

基于基因组学的复杂疾病健康管理事业发展展望

2015-06-25

一、复杂疾病的有效防治需求促进复杂疾病基因组导向下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为代表的重大复杂疾病的发病在我国呈现井喷态势,其所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 左右,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 左右。重大复杂疾病已成为致死致残、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其早期防治已刻不容缓,如再不加以有效控制,必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1]。以预测和早...

艾迪康与博奥检验的战略合作拉开帷幕

2015-06-25

本月以来,国内第三方医检/独立实验室行业巨擘——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及其分布于全国17家子公司,与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的博奥检验集团,以“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数倍(T21、T18、T13)检测”为起始项目,全面开展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方面的战略合作。 近年来,由于我国大陆婚检率下滑和二胎政策部分放开后出现大量高龄产妇,出生缺陷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目前,我国胎儿出生缺陷率高达...

帕金森疾病或始于机体胃肠道

2015-06-24

  近日一项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等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帕金森疾病或开始于机体的胃肠道,通过迷走神经扩散到大脑,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Annals of Neurology上。   研究者Elisabeth Svensson教授指出,文章中我们对1.5万名登记的病人进行研究,这些患者机体胃部的迷走神经均被切断,在1970年至1995年间切断患者胃部的迷走神经常常会...

科学家阐明调节皮肤癌发生及扩散的新机制

2015-06-24

  来自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机制或可调节皮肤基底细胞癌的肿瘤发生以及扩散,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Stem Cell上。   基底细胞癌(BCC)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癌症,其每年在全世界会影响数百万人的健康,然而目前研究者并不清楚开启BCC以及癌症扩散的分子机制;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报道了一种名为Sox9的分子,其可以通过调节癌细胞的发生以及扩散从...

百迈客融资1亿人民币,由华夏人合领投

2015-06-24

  该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业务的开发和新市场的开拓。公司形成了医学基因检测、科研技术服务和生物云平台为主体的清晰战略定位。同时,公司正在酝酿大手笔的全球精英招募计划。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测序成本不断降低;国家政策的开放并明确把高通量测序列为“十二五”以及未来的支柱性产业方向。产业、投资、市场和政策分析以及科研等领域纷...

谷歌推出医用健康手环可用于临床试验和药物测试

1970-01-01

北京时间6月24日早间消息,谷歌生命科学部门开发了一款可以用于临床试验和药物测试的健康手环,帮助研究人员和医生了解病人每一分钟的体征数据。 这款实验性设备由Google X负责开发,可以测量脉搏、心率和皮肤温度,以及光照和噪音水平等环境信息。谷歌生命科学团队负责人安迪・康拉德(Andy Conrad)表示,该设备不会作为消费产品推广。 他接受电话采访时...

这11项科技创新将彻底改变医疗行业

1970-01-01

医疗与健康行业已经迎来了巨大的科技创新与变革,这种发展趋势也让多方从中受益,包括患者、医生、研究人员、医疗行业的学生和其他相关的消费者等。此类创新与变革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能够时而不时地影响着我们所有人。 匈牙利医药未来学家、《未来医学指南:科技与人性呵护(Guide to the Future of Medicine: Technology and the Hum...

三生制药收购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全球权益

1970-01-01

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KEX:1530)(以下简称“三生制药”)是一家拥有领先生物技术的中国公司。该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与销售生物药品。三生制药今天发表公告称其已从 Apexigen 处成功收购了Apexigen 的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mAb”)技术在中国以外的全球权益。该公司已于2006年收购了Apexigen 的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技术在中国的所有权益...

歌礼申报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全口服丙肝治疗方案临床试验

1970-01-01

中国本土创新药物开发企业歌礼今日宣布,公司全口服免干扰素慢性丙肝治疗方案的临床试验申请已分别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和我国台湾“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TFDA)受理。该方案由公司的两个直接抗病毒药物(DAA)ASC16与ASC08为核心组成,是中国本土企业研发的第一个全口服免干扰素丙肝治疗方案。这是继成功完成其第一个DAA ASC08台湾地区II期临床试验...

《财富》:全球增长最快制药公司

1970-01-01

今年的《财富》全球增长最快制药公司排行榜的榜首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这就是吉利德科学,且该公司已经凭借其丙肝治疗业务强势杀入了全球制药公司前10强。 毫不奇怪的是,位居该排行榜第二、三位的是两家大型生物技术公司,考虑到生物药品的崛起。但是只有,且只有一家大型制药公司勉强进入前5强。 那么这家大型制药公司凭借什么跻身此次排行榜的第5强呢?该公司是2009年全...

2015年医药市场分析及展望(市场篇)

1970-01-01

2020年,罗氏仍然是肿瘤市场最大玩家 2014年,罗氏肿瘤药物销售额达258亿美元,约占全球肿瘤市场的三分之一。不过到2020年,受PD-1类药物冲击及生物仿制药(阿瓦斯汀Avastin、赫赛汀Herceptin、利妥昔单抗Rituxan)影响,罗氏市场份额将下降14%。预计全球肿瘤市场2014年至2020年将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扩张,2020年将达到1531亿美元。 ...

2015年医药市场分析及展望(研发篇)

1970-01-01

吉利德三联疗法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研发项目 医药行业研发项目净现值(NPV)4930亿美元,吉利德丙肝联合疗法价值最高。分析发现,研发总净现值由4185亿美元增至4928亿美元,增幅18%。吉利德三联丙肝疗法GS-9857/SOF/GS-5816成为最具价值的研发产品,总价值248亿美元。去年净现值最高的20个研发项目中已有8个获批,自2014年6月,净现值上涨85%,共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