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3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扎克伯格又出资5000万美元,支持47名研究人员进行疾病研究
今日消息,Facebook创始人Mark Zukerberg与妻子Priscilla Chan共同创立的非营利医疗研究机构Chan Zukerberg Biohub宣布,将出资5000万美元给疾病研究人员。 Biohub与湾区多家知名大学有合作,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以及斯坦福大学。该组织的一项研究项目正是推动合作达成的基石。 在700份申请...
免疫系统的“间谍”:竟能促进癌症转移
一项新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在乳腺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角色,一些免疫细胞可以促进癌症转移,而另一些免疫细胞则可以被激活,从而增强化疗疗效。 尽管癌症治疗方法一直在改进,但是乳腺癌仍然是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其中大部分病人死亡都是由于癌症转移。“我们知道免疫系统在癌症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却不清楚其中的具体机制。”Kelly Kersten说道,她的...
《Nature》:83个罕见基因变异可显著影响身高,有些甚至超过2厘米!
在一项涉及70万多人的研究中,国际人类学性状遗传调查(GIANT)联盟发现了83个与人类身高密切相关的新突变。 在这项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研究最深的项目中,国际人类学性状遗传调查(GIANT)联盟发现了83个与人类身高密切相关的新DNA变异。虽然这些变异相对较为罕见,但却仍然存在于大量人群中,对人类的身高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些这些突变中的其中一些能够让携带者的高度发生相对...
史无前例:中国科学家利用基因治疗让先天性耳聋小鼠听到「悄悄话」 | 奇点猛科技
在我国,平均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2-3个患有遗传性的先天耳聋,这种基因层面的疾病一直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要么依靠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要么就只能慢慢适应这种“无声的生活”。但是,随着基因治疗的兴起,这些先天性耳聋患者也许有一天也能重获“捕捉声音”的能力了! 人工耳蜗 在昨天的《自然 生物技术》杂志上,来自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两篇文...
出乎意料,药企CEO见完特朗普为何不忧反喜?
特朗普会见药企大佬 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周前会见了全球几大药企巨头,其中一个最主要的诉求是让他们“降低药品价格”,但会面之后,纳斯达克的医药股指数却上涨近2.8%,这是2016年11月9日竞选日以来的最大涨幅。不同于1月12日,特朗普指责美国医药公司在价格问题上“为所欲为”后,医药股指数大跌3%。 为何同是指责美国药品价格过高,但两次的效果截然不同? 对制药商们来...
聚焦 | Science:这家公司凭啥能融资20亿美元?
Moderna Therapeutics是一家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初创生物制药公司。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已经从国际制药公司和投资者手中募集到了接近20亿美元的投资。 作为被风险投资者称为独角兽的公司,Moderna很少通过发表科学论文来分享它正在开发的技术平台。我们只知道Moderna是致力于将mRNA开发成多种多样的药物和疫苗的公司。这些mRNA能够帮助我们的细胞生产用于治疗或防止疾病...
重磅!中国企业引领全球肿瘤精准靶向治疗伴随诊断: 全球首个ROS1靶向药物伴随诊断试剂在日本获批
2017年1月31日,日本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局(PMDA)批准了全球首个ROS1靶向抑制剂克唑替尼(crizontinib)的伴随诊断试剂:来自中国厦门艾德生物的AmoyDx ROS1基因融合检测试剂盒,用于临床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ROS1基因融合状态,筛选适合应用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这是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又一里程碑性事件。 全球每年新发非小细胞肺癌...
美国癌症研究所NCI力推的抗癌“新饮食准则”
春节假期已过,大家都已经重新投入了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假期期间,一顿接着一顿的大鱼大肉进肚,酒足饭饱之余有没有想过自己吃的食物哪些对身体有利的食物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康饮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个顶级的抗癌食谱,希望可以为大家的饮食提供更好的选择。 1、 餐盘里的抗癌秘诀 没有单一的食物可以预防癌症,但正确的食物搭配可能会有所不同。...
首届国际功能医学和基因组学临床应用实践大会 会议通知
首届国际功能医学和基因组学临床应用实践大会 会议通知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Functional Medicine and Genomics in Clinical Practice (ICIFM) ...
【1min视频】带你看1月基因行业政策、企业、研究……
自从人们发现基因,似乎就开启了生命的“解码”时代,身体的奥秘在一个一个的被解开,很多事情都变得有章可循,那么在2017年的第一个月里,基因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政策 1、《“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出炉,基因检测能力覆盖50%以上出生人口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基因检测、细胞治疗、免疫治疗...
临床精准医疗必须重视的新兴科学:临床生物信息学
由世界最大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2016年出版的“临床生物信息学的应用”在短短几个月被下载近万次,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重视和密切关注。该书融临床信息学、医学信息学、遗传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为一体,详细和系统地阐述了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基因测序、基因表观学、代谢组学、计算机数学、大数据等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范围、分析条件、数据挖掘、信息说明。该书被认为是实现临床...
2016年高校SCI论文发表排名,看看你的学校是否榜上有名!
近年来,中国科研学者发表SCI论文数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仅2016年SCI收录的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共304054篇,其中2526篇被选作ESI高水平论文。 LetPub对2016年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发表SCI论文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包括《2016年我国科研机构发表SCI论文数量排名》、《2016年我国发表SCI论文数量增长较大的科研机构排名》、《2016年我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发表ESI高水...
滥用处方药:存在你身边的全球性问题
目前,哥伦比亚大学流行病学副教授Silvia Martins博士发表的一篇观点文章指出: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处方药,同时抑制处方药的滥用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在世界精神病学杂志 “World Psychiatry” 发表的文章研究发现,全世界处方阿片类药物的死亡率高达550%。 例如,从2000年到2014年,由于非医学性滥用阿片类药物,死亡率增加了200%。 在文章中,...
FDA批准首个针对四种遗传病的新生儿筛检系统
近日,美国FDA宣布批准新生儿筛检方案Seeker System,用于四种溶酶体贮积症(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s)的筛查。这是首个经FDA批准用于这些疾病筛查的方案。 溶酶体贮积症是一系列遗传性代谢疾病的总称。在正常人的体内,脂类、核酸、蛋白等不需要的代谢产物会被运往溶酶体水解,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而在溶酶体贮积症体内,这些水解酶的水平往往出现异常,...
风投最大生物科技企业之一的传奇人物
2016年12月28日,一位90岁的老人安然离世,美国各大生物医药公司、高校、研究机构及科研人员纷纷致以无尽哀思。他是一位风险投资家,也是一位慈善家;他是比尔·鲍斯(William K. Bowes Jr.,人们热情地昵称他为“Bill”)。 比尔·鲍斯1926年出生于旧金山,父亲是一名投资银行家,母亲是一位内科医生。鲍斯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
速递 | 重磅!FDA今日批准首个通用型CAR-T进入临床试验
今日,Cellectis公司宣布其通用型CAR-T疗法UCART123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进入临床试验。这也是第一款获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此类产品。 UCART123是一种在研的细胞疗法。它利用TALEN技术,对T细胞进行编辑,使之针对CD123抗原。此类抗原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细胞与急浆样树突状细胞瘤(BPDCN)细胞上高度表达。这两种疾病都往往在骨髓中发病...
成本1美分的医疗诊断芯片 让实验室诊断变“迷你”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极其廉价并可重复使用的诊断用“芯片实验室”技术,芯片生产成本仅为1美分。研究人员称,与低成本测序技术一样,这一技术或会给医疗诊断领域带来一场新革命。相关研究6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新芯片实验室系统集成了微流体技术、电子技术和喷墨打印技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用来容纳细胞和可重复使用电子带的硅树脂微流控制室;第二...
Nature:身高谁做主,这83个罕见基因变异影响显著?
我们都知道,身高是受遗传因素高度影响的一种性状。过去的研究已经发现,近700个常见的遗传变异影响着我们的身高。但是每一个基因突变的影响都很细小,通常仅为1毫米或者更少。即便携带其中一些常见变异,身高最多也只会高或者矮1英寸。 现在,国际人类性状遗传研究协会(GIANT)招募了711,428名成年人,对他们的基因组信息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到了83个与身高有关联、罕见的遗传变异。值得注...
液态活检技术发展趋势
液态活检技术自问世以来便发展十分迅速,针对CTC、ctDNA和外泌体的分离、捕获、富集、纯化已经开发出诸如免疫法、磁分选法、膜过滤法、ddPCR法、差速离心法等,而关于其鉴定、分析也涌现了许多前沿技术,正是这些技术的不断涌现推动了液态活检一步步进入临床实践。虽然液态活检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科研工作者对于其持续的优化却一点也没有停止,从目前对液态活检技术研发的趋势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