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1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让爱无"陷"——2018赛默飞生殖遗传高峰论坛现场视频火爆来袭(第一期)

2018-06-27

让爱无“陷”  精彩回顾让爱无"陷"——2018赛默飞生殖遗传高峰论坛的现场视频火爆来袭,错过现场的不要遗憾,直接点击会议现场视频直播,见证基因芯片及高通量测序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为孕前、辅助生殖、胎儿医学、儿科遗传疾病等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带来的福音。今天我们先给大家分享第一期视频回顾放送(三个视频),后续还有更多精彩,不要错过哦! ▲ 会议现场 ...

Cell:泻药引起肠道微生物组发生长期变化

2018-06-27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14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ransient Osmotic Perturbation Causes Long-Term Alteration to the Gut Microbiota”。 图片来自Carolina Tropini, Sonnenburg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基因编辑初创公司Beam获得融资8700万美元

2018-06-27

Beam launches for base editing by Ryan Cross for C&EN 初创公司Beam将基于David Liu 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开展治疗 Beam CEO John Evans and the firm’s three cofou...

Cell:前列腺癌免疫治疗?CDK12基因了解一下

2018-06-27

KEYNOTE-199临床试验首次证实,免疫疗法能够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发挥作用,但仅对约10%的前列腺癌患者有效。 在近日发表的一篇Cell论文中,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团队取得一项新进展——用基因检测鉴定出能够获益于免疫疗法的前列腺癌患者。 CDK12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参与“调节关键的细胞过程”以及...

2018 Illumina全基因组测序网络培训班邀请函

2018-06-27

Illumina是大规模分析遗传变异和功能的生命科学工具及完整系统的领先开发商、制造商和营销商。这些系统正在实现几年前甚至无法想象的研究,并让我们离实现个性化医疗的目标更进一步。Illumina一直都以将独特新颖的科学技术和改革创新的试验方法应用于遗传变异和功能分析研究领域为方向标,为近年来科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除了创新精神,Il...

科研 | 剪接体全体结构破译指日可待 ——施一公团队再发Science解析完全组装剪接体激活前结构

2018-06-27

导读 大家都在高中生物课上学过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DNA被转录生成信使RNA,信使RNA被翻译成蛋白质(其中DNA和RNA都可以自我复制)。如果你进一步学过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知道真核生物DNA基因的不连续性,它们包括编码蛋白的外显子和不编码蛋白的内含子。因此,遗传信息从DNA到RNA(称pre-mRNA,前体信使RNA)后,需要经历内含子剪除和外显子拼接,这一过程被称为...

又一次突破 | 张令强、贺福初院士再次出手,提供肿瘤治疗新靶标

2018-06-27

背景介绍 人员发现,在葡萄糖摄入时,剪接因子SRSF 5是通过Tip 60介导的K 125乙酰化特异性诱导的,拮抗Smurf 1介导的泛素化。SRSF 5促进CCAR 1的选择性剪接,产生CCAR1S蛋白,通过增加葡萄糖消耗和乙酰辅酶A的产生促进肿瘤的生长。相反,在葡萄糖饥饿时,SRSF 5被HDAC 1去乙酰化,Smurf 1在同一赖氨酸上泛素化,导致SRSF 5...

重磅 | 2018年SCI期刊影响因子(IF>5,总共870种期刊,值得收藏)

2018-06-26

2018年6月26日,最新的影响因子终于出来。ISI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800种核心期刊(光盘版)在内的8000多种期刊(网络版)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

Nature 子刊:阻止92%的癌细胞扩散!只需使用这种药物!

2018-06-26

肿瘤细胞在机体内的转移定植是肿瘤最终致死的重要原因。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在围绕肿瘤本身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转移定植层面的研究尚浅。Karl Scheidt率领其研究团队利用小分子探针阐明了肿瘤迁移的一种调控机制,并针对此调控机制合成了相应的靶向药物。 到目前为止,该药物在3种实验性的肿瘤模型中获得很好的抗癌效果。...

“红颜杀手”三阴性乳腺癌很可怕吗?

2018-06-26

本文汇总了2018年以来关于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方案、内分泌治疗、靶向联合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乳腺癌被称为“红颜杀手”,目前有三种主要类型:激素受体(HR)阳性/HER2阴性、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多见于绝经前年轻患者,占所有乳腺癌病理类型的10.0%~20.8%,是指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

医药人,如果你对现状不满,就该反省当年的职业规划

2018-06-26

每个人都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 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呢? 记得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说10年是一个工作的坎,有的人用10年从基层爬到中流砥柱,完成薪水跨越式的增长,有的人用10年从住院医师熬到副高,医疗技艺精湛,待遇越来越合理,然而有的人用了10年,还在靠着基本工资+奖金度日如年。 得到怎样的生活,常常取决于你当年所做...

卫健委官员:仿制就是为了替换原研!

2018-06-26

仿制就是为了替换原研!这是仿制药和原研药,都必须直视的。 6月23日,“一致性评价在行动”暨高质量仿制药推进工作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的召开旨在推动中国仿制药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价格经济的仿制药。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监察专员赖诗卿指出:“美国药政史从某种角度讲就是仿制药跟原研药斗争的历史。” ...

仅剩92个名额,TEDxHuaihaiPark2018年度大会,售票已开启

2018-06-26

界 JIE 2018 TEDxHuaihaiPark 年度大会 与自我、他人的关系脉络 与自然、世界的互动连接 与空间、未来的交错跨越 今夏,重 新 定 义 X 180天 | 从一个想法到一场大会 90+位 ...

癌症基因组学重大突破!再次发现恶性胶质瘤关键致病基因

2018-06-26

研究首次发现了两种新的胶质母细胞瘤分子分型,从而完成了TERTpWT-IDHWT(TERT启动子野生型-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基因图谱的绘制。该突破性发现有望开发针对致死性脑肿瘤的靶向疗法,令更多患者受益。 图:成人弥漫性胶质瘤整体分子分型中胶质母细胞瘤的新基因亚型 ...

2017年中国医疗投资市场研究报告

2018-06-26

一、2017年中国医疗投资市场解读 资金端 从国内整体的私募股权基金行业来看,2017年共有813支基金完成募集,同比增长约9.4%;2017年披露的私募股权新募基金金额约3,67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5%;2017年平均单笔募资金额约4.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1%。 从以上指标可以看出,国内涌入私募股权领域...

抗癌者联盟之PD-1前传

2018-06-26

我们应当永远铭记: 药物是为人类而生产,不是为追求利润而制造的。只要我们坚守这一信念,利润必将随之而来 ——乔治·W·默克 引文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就开始尝试利用自身的免疫能力来治疗肿瘤,在经历了不断的尝试之后,却一直未能有大的突破。但是,人类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尽管道路艰难,癌魔肆虐,却从未放弃过利用免疫能力来征服肿瘤的希望。就这样又...

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四大值得关注的趋势

2018-06-26

标准化和验证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可以检测免疫治疗的疗效,辅助确定从现有治疗获益的患者。然而,恶性肿瘤的内在特征,如异质性,可塑性和多样性为生物标志物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研究人员在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研发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以下四个趋势值得关注。 应用最新技术研发生物标志物 目前已经发现成千上万个生物标志物,但是仅有一小部分作为FDA批准药...

罗氏关闭基因测序子公司,逐步解雇所有员工 | 复星医药4亿元购入械企迪会信28%股权,丰富诊断业务【最·新闻0625】

2018-06-26

6月22日,罗氏宣布关闭旗下基因测序子公司NimbleGen,并裁员79名全部员工,被裁员工大多数是科学家、技术人员和工程师;6月20日复星医药公告称,拟现金出资人民币4.06亿元,收购迪会信28%的股权,进一步丰富其医学诊断业务经营模式,拓宽诊断产品销售渠道。 01 【人事】波科大中华区总经理王俭入职半年离任,职务暂由大中华区CFO代管 ...

全球首个基因致病潜力评估指南公布

2018-06-26

基因变异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即基因致病性的问题,是当前全世界最前沿、最重要的25个科学问题之一,且被列为第4个科学大问题。而关于基因及其变异是否致病,如何对其致病性进行评估,目前全世界尚无统一的方法和评判标准。 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癫痫中心廖卫平教授团队近日在《Nature》杂志子刊《Genetics in Medicine》(IF:8...

FDA今日批准首款大麻提取物新药,治疗严重癫痫

2018-06-26

今日,美国FDA宣布批准GW Pharmaceuticals的Epidiolex(cannabidiol)口服液上市,治疗两类罕见而严重的癫痫。这是首款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的含纯化大麻提取物的新药。 Dravet综合征与Lennox-Gastaut综合征是两类罕见的癫痫疾病,前者在患者出生后的第一年发病,会出现伴随有发烧的癫痫发作。随着年龄增长,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