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eq V4 PE125 测序有些什么新应
自Illumina在2014年6月正式把HiSeq V4 PE125的测序试剂推上市,至今已有3个多月,各家主力测序服务公司也已把自己的主力测序平台调整到 V4 PE125上来。
美吉生物入围第三届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行业赛
上海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经过初赛和复赛的层层选拔,上海赛区共产生98名优胜队,其中团组队35名、企业组63名。美吉生物成为上海赛区企业组(销售额3000万以上)进军全国行业赛的10名企业之一。
中国遗传学会产业促进委员会成立 专家云集 共话
根据中国遗传学会九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设立生物产业促进委员会的决议,中国遗传学会生物产业促进委员会已正式成立。
中国科技研发人员总数世界第一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国家创新蓝皮书》指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25.3%,超过美国研发人员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17%),居世界第一。 蓝皮书指出,2011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6300万人,其中,获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2740万人;2011年投入研发活动的劳动力人数达到401.8万人,...
易科学线下沙龙:基因信息解读
本次活动是2014年3月份易科学参与主办“基因测序技术”主题沙龙活动的后续活动,聚焦在“基因信息解读”,邀请来自科学界,企业界,临床医生和投资界的朋友华山论剑,共谋基因产业的发展。
饶毅:为什么认为杨焕明是流氓企业家?(王俊VS
2012年10月27日(星期六)上午,北大研究生组织的交叉学科论坛,请了北大毕业生、在华大基因公司的王俊。我在论坛上,对杨焕明和华大基因的工作有评论。有人传到网上标题改为我质疑王俊是否是科学家。我从来没有质疑王俊是否科学家,因为我此前没有足够注意。为了避免误传,在此写下我实际看法。 我认为杨焕明是企业家,因为迄今看来华大基因公司运行了多年,好像企业(至少表面上)是成功的,所以,称之为企业家,...
华大基因王俊:在微博上积极回应饶毅 欢迎饶毅起
看到饶老师的博文,有些感想。因为针对华大,故回应一下。 1)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作为一个国内知名的科学家,任何假说论断应该有数据基础。这种毫无理由,不加考证的造(传)谣是对华大的伤害,更是对你自己的伤害。对此,我对饶科学家如此表现,作为北大人,很失望。 2)生命科学由实验科学正向理论科学转变。大数据,大科学研究思路必然会导致生命科学的变革。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饶毅VS王俊续集4:饶修改了博客,质疑“公私同
原文转发自饶毅博客: “公私同行”的疑问 — 基因组所和华大基因公司 2003年至2007年,杨焕明同时任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和华大基因公司董事长。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是国家事业拨款单位,其所长不仅是国家正规行政体系的厅局级,而且是法人。华大基因是盈利性私人企业,杨焕明也是其法人。 公私两个机构做同一件事情:基因测序 对“公私同行”现象有...
饶毅VS王俊续集5:王俊针对饶毅的华大基因“公
王俊在微博上质疑内容如下: 首先表扬饶同志知错就改的态度,在提供不出事实依据的基础上删去了上一篇博文; 又观这篇博文,转入对杨院士如何思考判断的猜测和批判了。对于这篇博文连反驳的必要都没有。先劝饶同志修修历史课,还原历史! 第二,告诫饶同志不要以已度人。华大是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成长起来的,但这种关心绝不像饶同志想的那么龌龊!试问: 为什么华大人就不能有远大抱负和理想?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同...
饶毅:西方刊物对中国运动员道歉 为海内外中国学
国际顶尖科学刊物《自然》对中国游泳运动员叶诗文的道歉(详情),完全是海内外中国学生以理服人的结果。 2012年8月初《自然》新闻部分发表其记者Callaway报道的问题,被国外和国内一大批学生指出其中事实的错误,以及选择性省略事实后的歪曲误导。其中,Lai Jiang(宾州大学化学系)、Zhenxi Zhang很快提供了详实资料和论理,王立铭(伯克利加州大学)和他联系的一群...
药明康德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基金结果揭晓 11个
药明康德出资设立了“药明康德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基金”,以全球领先的Hiseq X10为测序平台,依托药明康德2万多例的人类样本测序及生物信息学的经验,对那些可能改善人类健康的项目加以资助。
基因测序开放试点申请 Illumina CEO
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因基因缺陷切除乳腺催热的“个人基因诊断”概念还在持续。 昨日,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检测设备供应商Illumina的CEO Jay Flatley来到中国,并表示看好中国基因测序市场发展。 事实上,我国基因测序仪器市场长期以来都被外资垄断,Illumina在中国市场就处于主导地位。不过,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CF...
阵痛:23andMe健康基因检测服务仍未被FD
自美国生物科技创业公司23andMe同意停止销售所有与健康相关的基因检测服务(health-related genetic tests)以来,已经过去4个月了。虽然公司已向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以下简称“FDA”)提交了重新审核的申请,但前景似乎并不明朗。 23andMe近日在公司网站上发布通告,称公司高管仍在与FDA官员进行沟通,不过短期...
Bio-Rad:收购测序技术开发商GnuBio
Bio-Rad公司上周宣布,它已经收购了美国一家新一代测序技术公司GnuBio,以加强它在NGS市场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临床应用。具体的交易金额未透露。 GnuBio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私人持有公司,主要开发基于液滴的DNA测序平台。此平台的核心技术“picoinjector”由哈佛大学物理实验室的David Weitz开发。美国...
金融界力荐生物潜力股:达安基因
1、IVD指数和行业指数运行情况截至本周收盘,IVD行业指数报收于2786.09点,本周累计上涨0.01%;同期,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1.56%;中小板指数累计上涨3.27%;创业板指数累计上涨1.22%;SW医药生物指数累计上涨0.19%。IVD指数跑输大盘和行业。SW医药生物二级子行业方面,前期大幅上涨的医疗服务板块继续领跌医药行业,本周跌...
栏目推荐
第三届微驭万物-单 |
破卷之战:新修饰战 |
微驭万物-第二届单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