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科院上海神经所所长蒲慕明:竞逐脑科学 中国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将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称为“兵家必争之地”。近日,来自多国的60多名神经科学家齐聚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讨论开展脑科学的全球合作,力图推动“国际大脑空间站”的建设。今年10月,还将在联合国举行国际脑科学大会。
1分钟看你的肝是否健康
随着肝病患者的逐渐增多,肝癌的患者也渐渐增多。现在肝癌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第二大癌症,仅次于肺癌。这种癌症常表现为消瘦,乏力,并且伴有剧烈的疼痛。一旦患病,治愈的机会较小,所以生活中要注意,远离肝病,远离肝癌。
CSCO发布我国首部《二代测序技术应用于临床肿
2016年4月23日,CSCO2016指南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同时发布了中国第一部《二代测序技术应用于临床肿瘤精准诊治的共识》,目前,中国肿瘤患者数目庞大,基因诊断和检测需求巨大,但由于准入门槛低、缺乏业界公认的指导规范,可能存在检测质量低下、结果准确性差、解读不专业,甚至盲目追求基因检测结果等现象。
中国首例试管婴儿升级当爹 系自然怀孕
23日,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卢光琇对外宣布,罗优群成为目前中国已经公开身份的试管婴儿中,自然怀孕生育的第一人。
世界首例抗衰老基因治疗引争议
上周(4月22日)在其网站上,BioViva报道了Parrish第一个治疗的结果:她的白细胞的端粒变得更长,从2015年9月的6.71 kb到2016年3月的7.33 kb。现在的问题是:这意味着什么?
“测序神器“Illumina X10持续进入中
近日,频频传出国内公司购买“大杀器”HiSeq X Ten的重磅消息。惹得业内惊呼:“测序界的军备竞赛就这样开始了?”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哪些公司已经购买了HiSeq X Ten。
认床,你知道为什么吗?
来自布朗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最新报道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释这种“第一晚效应”,他们发现大脑中的一半脑半球会比其它时候更为活跃。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21日的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中国首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共识出台
肿瘤的精准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管理多个环节,均以精准的肿瘤基因检测为基础。生物技术的进步使得探索具有临床意义的基因异常变得可能等。
跑步为何让你头脑清晰?神经科学家告诉你
好好地跑步一次,有时会让你感觉像是一个全新的人。不仅如此,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感觉也许是真实的。三十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已经确认了有氧运动和随后的认知清晰度之间的强大关联。
关于睡眠的10个误区
你也许认为人类现在睡得很科学了,但事实上许多人仍然睡得很糟。问题在于我们已知的有关睡眠的知识已经过时。让我们揭开睡眠的真相,说说人们对于睡眠的10大误区。
“加湿器杀人事件”刷爆韩国朋友圈 致死239人
最近,韩国人被一则五年前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刷爆朋友圈——“加湿器杀菌剂致死事件”。韩国检方等部门传唤涉事人员并展开正式调查,相关涉事企业相继对韩国公众道歉并提出赔偿计划,媒体议员专家市民团体等各界人士提出要严厉问责追查到底……
日本认可人类受精卵基因编辑研究 但不允许将其用
日本生命伦理专门调查委员会22日宣布,允许日本相关机构在基础研究中“编辑”人类受精卵的基因,但出于安全和伦理方面的考虑,不允许将该技术应用到临床和辅助生殖中。
医保哪些能报销,哪些不能报销?怎么报?看看这个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中国首批试管婴儿迎来健康第二代
4月23日上午,我国首例供胚移植试管婴儿、28岁的罗优群接到了当年把他从实验室带到人间的卢光琇教授亲手送来的万元大红包,祝贺他当上父亲。
栏目推荐
| 第三届微驭万物-单 |
| 破卷之战:新修饰战 |
| 微驭万物-第二届单 |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 |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