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蕴渝院士:求索生命系统的奥秘
施蕴渝,我国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她深入开展了与蛋白质分子设计及药物设计有关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学的研究,包括酶与底物,药物与靶分子结合自由能的计算蛋白质稳定性的计算机模拟蛋白质分子的随机动力学模拟蛋白质静电相互作用研究,以及酶作用机理的计算机模拟。
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首例国产经皮心室辅助装置支持
首例国产经皮心室辅助装置支持的冠心病介入手术成功。8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1例由国产经皮心室辅助装置支持的特殊冠心病介入手术(PCI)。研究团队在这例复杂高危(CHIP)74岁的男性患者PCI术前经左侧股动脉预先送入SynFlow3.0提供心室辅助。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历经波动,最终成功实现了再血管化治疗,整个手术持续2小时。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并于29日康复出院。PCI手术的成功,预示着我国在pVAD领域已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必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康复的机会。
健康中国:专项支持一类新药获批上市达80个,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人民生命健康,中国不断提升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涌现出一批重要科技成果,为人民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的处置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钇90微球技术: 肝癌治疗迎来新“武器”
8月22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举行的钇90微球介入治疗肝肿瘤项目启动会上,该院微创介入科主任朱康顺介绍,除了传统的“灌”“堵”“烧”“照”方式外,医院还引入了新型“武器”——钇90微球技术,希望为更多的肝癌患者、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提供新选择。
赞! 98岁王振义院士:奋斗一线,教书育人
王振义,我国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他曾经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教育功臣等荣誉。他用“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和“国之大者”的奋斗身影书写着“与国同行”的壮阔人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精准医学破译生命奥秘
用聪明的分子,将癌细胞准确识别出来,进而精准用药治疗,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为攻克癌症设定的目标。在谭蔚泓院士成为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所长、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后,医学科研与临床的相融合,让这位蜚声国际的中国科学家有了更强的使命感,他不遗余力地奔走在推动癌症早防早治的路上,并持续用科学的力量去推动目标实现。
高分国人友刊Wiley期刊CTM,5篇高被引文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CTM)是国际知名Wiley出版公司出版的开放获取医学期刊
海思医疗招募精准医疗产品推广合作伙伴,诚邀您的
海思医疗专注于药物基因组学业务,持续高速发展,与众多代理商、合作伙伴在基因组学临床应用领域一路前行!
栏目推荐
第五届单细胞技术应 |
【快讯】翌圣生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