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79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自然》: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科技超级大国!

2017-02-17

此前早些时候,全球著名科学学术杂志《自然》的记者和编辑们,共同评选出了10名来自中国的“科学之星”。并在其发表的文章中写道:他们的成绩不仅仅在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关注,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在令中国进一步成为科学领域的“ 超级大国”。    科 学 之 星 “从古老的DNA到中微子和神经科学,中国的顶尖研究者们正在发挥巨大的影响——并提升着他们的祖国在全球科学界的地位。” ...

癌症治疗新思路!针对基因的拷贝数靶向给药?

2017-02-16

   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和摩尔肿瘤中心(Moores Cancer Center)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用于分析拷贝数变化的新工具。基因的拷贝数变化可能是癌症发生与疾病进展的关键所在,而却往往被癌症遗传学领域的研究所忽视。这一新工具的开发可能为卵巢癌和其他恶性肿瘤新型治疗方法的开发铺平道路。   “当大多数人思考癌症遗传学这一命题时,他们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诸如BRCA基因的...

PLOS:男性脱发竟然是因为母亲?!新研究阐明脱发新模型

2017-02-16

  未来的基因组学能够帮助广大男性预防或者治疗脱发吗?当然,全世界各地的人们肯定希望如此。近日,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若干与男性遗传性脱发密切相关的遗传因素,这些研究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好地预测可能发生秃顶的人群并进一步进行预防或治疗。虽然以前关于男性型秃发的研究发现了与该性状相关的一些基因,但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总共鉴定了超过200个与秃顶相关的遗传区域。   “我们确定了数百个新...

跨国药企发布2016成绩单,强生稳坐第一!

2017-02-16

新年新气象,又到了对过去的一年总结盘点的时间。目前,各大跨国药企陆续发布2016年财报。各大跨国制药巨头在过去的一年营收情况如何?又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 ▍2016年业绩普遍提升 通过对已经公布2016年财报的部分跨国药企进行的整理,发现尽管当下还有一些制药企业并未公布2016年的业绩,已公布的各大跨国药企2016年的业绩普遍提升,且2016年营收均达到百亿美元以上...

第四届全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学术会议 第二轮通知

2017-02-16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第四届全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学术会议 第二轮通知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应用与精准医疗研究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各种海量组学数据,这不仅对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提出了新挑战,也对计算分析的软硬件提出了新的挑战。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是应对这种挑战的最好综合交叉学科,同时也得益于高通量测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生物医学领...

北大肿瘤医院吕有勇教授做客百迈客云直播|聊聊精准医疗那些事儿

2017-02-16

点击图片观看吕有勇教授讲座视频 精准医疗已成为时下耳熟能详的话题,中外企业雄心勃勃地开始收集基因组大数据,研究医疗解决方案,2017年或将是精准医疗繁荣发展的一年。 顺应精准医疗发展浪潮,百迈客云大家讲坛第二期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吕有勇教授,就基因组大数据智能分析与精准医疗的风险评估进行交流。吕有勇教授从事肿瘤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30余年,主要进行...

来自爸爸的“印记”:爸爸化学物质暴露史影响孩子药物敏感性!

2017-02-16

     根据一项最新发表在Elife上的研究,父代使用尼古丁对后代患病风险有显著的影响。来自马塞诸斯州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博士Oliver J. Rando及其同事在这项新研究中发现长期暴露在尼古丁中的父代小鼠生出的小鼠会遗传更强的药物耐受性及药物清除能力。这项发现为探索父代环境暴露史如何遗传给后代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长期暴露在尼古丁中的雄性小鼠产生的后代不仅可以耐受尼古丁的...

人类基因编辑基本原则发布 就其研究的科学、伦理及监管问题提出框架

2017-02-16

历时14个月研究之后,人类基因编辑研究委员会今天正式就人类基因编辑的科学技术、伦理与监管向全世界发布研究报告。 人类基因编辑研究委员会中唯一的中国学者、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说,2015年12月召开的人类基因编辑峰会对中国在人类基因编辑研究方面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峰会充分肯定了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伦理合理性。今天发布的报告为...

重磅丨张锋与MIT在CRISPR世纪争夺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2017-02-16

美东时间2月15日,美国专利局审查与上诉委员会作出裁决,判定张锋及MIT和Harvard的Broad Institute所申请的CRISPR基因编辑专利,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ougna和欧洲合作者Charpentier的CRISPR发现,并不存在冲突,"no interference in fact"。也就是说,两家发现并不重复,张锋与Broad Institute得以保留其CRISPR专...

医学“枪手”合法化?3大医学作家协会联合定义“医学作家”

2017-02-15

现在一提起论文代写,就很容易和学术不端联系在一起。不过在国外,专业医学“枪手”可是也有职业操守的。近日,美国医学作家协会(AMWA),欧洲医学作家协会(EMWA)和国际医学出版专家协会(ISMPP)联合发布了声明,描述了专业医学作家在医学和科学出版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包括: 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出版文章和补充内容(例如,多媒体摘要); 在科学会议上传播摘要,海报和口头报告...

论文被撤:地域偏见?国际惯例?

2017-02-15

最近,国际学术期刊《国际肝杂志》决定,撤销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郑树森等人在线发表的一篇与肝移植有关的论文,并或将终身禁发该论文作者的论文。   《国际肝杂志》主编Mario Mondelli对《中国科学报》记者回应称:“撤稿原因并非论文数据造假,而是缺少563例肝移植器官来源的伦理证明。”   被撤论文将刊登于下一期...

CFDA发布五大激励措施,哪些企业可享受审批“绿色通道”?

2017-02-15

        2月14日,CFDA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对税务等领域信用A级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实施联合激励措施的通知》,计划对连续三年在食品药品领域无违法违规记录的和在税务等领域信用A级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实施联合激励措施。   通知称,对于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税务等行业主管部门确认的联合激励对象,可根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

2017-02-15

国办发〔2017〕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7年1月22日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

基因检测市场发展综述

2017-02-15

一、市场现实需求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中国为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在每年约1600万的新生儿中,先天性致愚致残缺陷儿童总数高达90万。 仅唐氏综合征一项,中国各地政府每年就要支付82亿元左右的经费,用于患儿的医疗和社会救济,存活下来的出生缺陷儿童多为终生残疾或智力障碍,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所造成的心理负...

人类胚胎编辑被认可,是争议的结束还是开始?

2017-02-15

2月14日,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工程与医学研究院的一项报告总结声明:科学家应该被允许编辑人类胚胎以预防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或囊胞性纤维化症的毁灭性遗传疾病。Science、Nature、纽约时报等多家杂志及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2015年12月,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等联合组织的首次人类基因编辑峰会于美国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伦理学家,法律专家和患者团体参加了...

CFDA发布五大激励措施,哪些企业可享受审批“绿色通道”?

2017-02-15

2月14日,CFDA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对税务等领域信用A级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实施联合激励措施的通知》,计划对连续三年在食品药品领域无违法违规记录的和在税务等领域信用A级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实施联合激励措施。 通知称,对于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税务等行业主管部门确认的联合激励对象,可根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责,在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监督检查、产品检验等事项中依法依...

Science妥协,盖茨基金会研究论文可公开获取

2017-02-15

如果研究的资助者希望能够开放他们所资助研究的阅读权限,那么刊登这些研究的期刊会允许吗? 本周,科学出版集团声明表示,只要研究的资助者与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拥有一样的影响力,他们便会同意开放这些研究的出版版权。 近日,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全球卫生慈善机构已与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达成合作,共同实施一项长达一年的“扩大获得高质量科学出版物协议”的计划。该计划...

肠道菌和老年痴呆也有关系?益生菌或可用于治疗!

2017-02-15

  一项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肠道细菌可以加速阿尔兹海默症的发展。根据研究人员所说,这项研究为预防和治疗阿尔兹海默症带来了新的机遇。   因为肠道细菌主要通过与免疫系统、肠道黏膜及饮食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我们,因此研究如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的研究人员对肠道细菌的组成很感兴趣。而我们肠道细菌的组成与我们基因组成、出生及饮食中的接触的细菌相关。   通过研究健康和患病小鼠,研究人...

Geneformics联手明码生物科技为全球基因组学大数据“瘦身”

2017-02-15

明码生物科技将整合Geneformics基因数据技术,优化基因组测序数据的存储、归档和传输能力,改进技术解决方案,惠及全球合作伙伴 美国加州森尼韦尔市,2017年2月14日——Geneformics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Geneformics”)宣布携手药明康德集团企业明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码生物科技”),正式将Geneformics世界...

饱腹感也有基因?控制肥胖又有新招!

2017-02-15

澳洲莫纳什大学(Monash)和丹麦的研究人员在蠕虫中发现了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可以帮助抑制因暴饮暴食和运动不足而导致的肥胖。 该团队发现了一种能够引起饱腹感的基因,以及进食后需要睡眠的基因。 在人中发现了相似的基因,开辟了开发一种新药物的潜力,其可以通过减少食欲和增加运动的欲望来帮助控制肥胖。 该团队由Monash 生物医学研究所的Roger Pocock副教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