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3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TheAnalyst:仅用单一指纹就可以测出个体是否吸食可卡因

1970-01-01

近日,来自英国萨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The Analyst上刊登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的检测手段,其仅通过单一的指纹就可以检测可卡因,而这种指纹方法也是首次被用于确定个体是否进行了可卡因的摄入。 文章中研究者利用了多种化学分析技术,比如质谱法,分析了参与药物治疗服务的病人的指纹,同时研究者对患者的唾液样本也进行了检测来确定是否这...

JBiotechnol:“微型药物工厂”或可有效攻击肿瘤

1970-01-01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Norris Cott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典型的化疗方法往往会给患者机体带来常年的系统性毒性问题,而开发一种包含纳米多孔胶囊的治疗性细胞或可分泌抗肿瘤分子来有效杀灭肿瘤细胞。 研究者Gimi说道,目前我们已经通过工程化操作成功地对细胞进行了改造,使其可以...

Natue系列综述:线粒体蛋白酶在人类健康衰老和疾病中的新作用

1970-01-01

近日,来自西班牙的科学家Carlos López-Otín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了一篇综述性文章,就线粒体蛋白酶在人类健康,衰老和疾病中的新作用进行了总结讨论。 作者在文中指出,最近一些关于线粒体生物学的研究发现调节线粒体功能的蛋白水解酶存在高度多样性和复杂性。科学家们将线粒体蛋白酶根据其功能和细胞内定位进行了归类,将人类基因组编码的人类线粒体降解组定...

NatureNanotechnology:DNA环状分子的自主复制

1970-01-01

生物系统中存在很多的自主复制的例子。然而,人工制造这样的生物系统的自主复制系统却是相当困难,这是因为生物系统很复杂。在其他领域,人类可以创造某些自我复制系统,比如磁场系统以及模块化机器人等等。我们很少将这些人造的自我复制系统和生物系统中的自我复制系统进行比较。因而,如果能从理论上将人工的自主复制系统和生物细胞系统中的复制进行比较,这对于设计新型自主复制系统具有很大意义。其中,...

上海医药与京东建云健康平台 做大医药电商蛋糕

1970-01-01

面对医药电商领域的巨大市场前景,上海医药(601607)日前与京东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以期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共同做大医药电商“蛋糕”。 上海医药今日披露,5月15日与京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该协议为基础共同开拓相关市场机遇和商业机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战略、资本、业务等三个层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上海医药与京东本次战略合作主...

50亿估值,Fitbit即将成为首个IPO的运动追踪可穿戴公司?

1970-01-01

Fitbit是一家标志性的可穿戴公司,在近几年里在全球范围内Fitbit的运动追踪系列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占据了极大的市场份额。5月7日,这篇文章就带你深入分析这家先锋企业进行IPO的台前幕后。 从去年年初开始,关于Fitbit收入的小道消息就开始在业内流传。投资者们对于这项数字的反应不一,有的认为数字有蹊跷,也有人认为它的真实性颇高或有所保留。Fitbit的崛起是一...

男性过晚生育容易导致后代血癌发生

1970-01-01

一项研究指出,年纪大的男性生育的子女将来患血癌的风险会相对较高,尤其是独生子女。这项研究在今年5月11日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杂志上。 这项研究中对于"年长-年幼"的定义相对较松散,仅针对生孩子时男性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上与生孩子时男性年龄位于25周岁以下的群体。 "由于目前已知的血癌的致癌风险...

Nature:基因组与临床数据整合,推动癌症领域精准医疗

2015-05-19

  10个月前,来自新泽西的一位76岁尿道癌晚期患者的医生们决定为她尝试一种非传统疗法。几周前,他们把这位患者的肿瘤样本发给威尔康奈尔医学院(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精准医疗研究所。基因测序数据显示,她拥有比正常人更多的HER2基因拷贝。   经过多年的手术、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治疗失败后,医生...

将影响人类发展的10大科技因素(生物技术排首位,修改人类胚胎基因榜上有名)

2015-05-19

  科技在近10年来发展十分迅猛,并且仍旧以惊人的速度进步着。美林(Merrill Lynch)备受尊敬的投资研究团队的首席投资策略师哈内特(Michael Harnett)及其团队在一项新研究中指出,全世界,尤其是美国,已经进入了被他们称为“加速创新”的阶段。该团队列举了当下超级创新“hyper innovation”的三个巨大的驱动力:物联网、共享经济以及线上服务。下面列出了为什么世上万物都即...

既可杀癌细胞又无毒性的抗癌分子

2015-05-18

  飞秒激光光谱学传统上用于研究发生在分子水平的化学反应。在分子发生反应和结构改变时,激光可拍摄一系列“快照”。该项称为“飞秒医学”的技术是卢教授开发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旨在将超快激光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   卢教授利用该工具对DNA(脱氧核糖核酸)受损时刻的细胞癌化分子机制,及放疗和化疗,特别是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的顺铂化疗的工作机理进行了研究。   卢教授称,DNA损伤是第一步,...

12家跨国药企声誉排行榜:拜耳居首,诺华垫底!

2015-05-18

  当谈到大型制药公司的声誉的时候,“一般”足以说明了一切。但是最近全球领先的声誉管理咨询公司声誉研究所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将主要的制药公司长期以来定位在了其评分表中间的位置。换句话说,制药公司的声誉为C级。   不信,你看,制药公司中声誉得分最高的拜耳仅为68.4(按百分计),与过去四年的评分基本吻合。制药业前12强公司的平均分为65.7,与201...

Nature:个性化免疫疗法新突破

2015-05-18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美因兹约翰尼斯古腾堡大学的癌症研究员Ugur Sahin教授。相关研究结果发布在近期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不同于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癌症免疫疗法利用了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Ugur Sahin教授说:“我们现在知道了,我们的免疫系统自身能够识别癌症,并采取措施来对抗它。不幸地是,它通常无法控制住肿瘤。因...

上海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精彩回顾

2015-05-18

随着生物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渗透,精准医疗和大数据将成为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沿。为积极推动上海千人计划创业园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上海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于2015年5月16日在奉贤联合举办“上海市大健康产业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暨上海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大健康专委会成立仪式”。本次论坛围绕“精准医疗、引领创新”这一主题,邀请健康产业领域知名科研机构、生产企业、服务机...

王晟: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检测或将成为下一个临床转化热点

2015-05-18

问:王晟博士您好!感谢您接受采访。贝瑞和康本次会上展示的以NextSeq CN500测序仪为核心的高通量测序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看起来非常具有可操作性,那么这套系统是否已经在临床实验室成功运行? 答:是的,贝瑞和康以NextSeq CN500基因测序仪为核心的高通量测序目前已经在全国多家大型产前诊断中心正式运营。事实证明,NextSeq CN500具有非常好的临床...

MIT2015十大创新技术:液态活检和 DNA互联网榜上有名

2015-05-18

自2001年以来,美国的《MIT技术评论》每年都评选出十大技术榜单,关注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创新性技术。去年的评选结果包括农业无人机、脑图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神经形态芯片、微型3D打印技术等。近日,该刊评选出了2015年最激动人心的十大创新技术: -- Magic Leap虚拟现实技术:传统的3D成像技术会引起人的眩晕,而Magic Leap公司的最新成像技术直接将影像投射到视网膜上,带来令人...

辽宁省着力构建新型医学转化协同创新体系

2015-05-18

  日前,辽宁省科技厅决定在儿科疾病、精神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3个疾病领域,依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新批准组建3家辽宁省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截至目前,辽宁省已在15个疾病领域批准组建了30余家省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各转化中心建设进展良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具有东北区域影响力的新型医学转化协同创新体系。 &emsp...

苹果抢滩登陆基因检测产业 万亿蓝海渐行渐近

2015-05-18

  有海外媒体日前报道称,苹果正在与美国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开发应用,收集并整理用户的基因数据。这些应用将向一些iPhone用户提供机会,帮助他们进行基因检测。其中,许多人将是首次进行基因检测。这些新应用将基于苹果的ResearchKit。这一数据整合平台可以收集来自用户设备的信息,将信息进行打包用于医学研究。医院和其他研究人员可以连接至ResearchKit平台,从而迅速获得大量...

快速验血可知所受辐射是否致命

1970-01-01

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如何快速确定被辐射者遭受的辐射强度是一个难题,因为辐射再严重,也不会立即有症状出现。美国研究人员5月13日说,他们开发出一种快速诊断工具,在受辐射24小时内通过验血便可知哪些人受到的辐射致命,应立即予以治疗。 研究人员当天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从微RNA(核糖核酸)入手,研究不同辐射剂量引起的血液微RNA变化。...

抗癌药紫杉醇精准用药新指标锁定

1970-01-01

哈医大遗传学教研室周春水课题组联合美国哈佛医学院专家在一项基础医学研究中,发现PDCD4蛋白表达水平与紫杉醇的敏感性呈正相关,由此为紫杉醇的个体化用药提供了精确指标。相关学术论文在线发表最新一期美国《蛋白组学研究杂志》上。这是记者5月13日从哈医大获悉的。 作为一种常用的一线抗癌药物,紫杉醇由于其独特的抗癌机制,被临床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

苏州纳米所基于特异性结合多肽的肺癌干细胞研究获进展

1970-01-01

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是肿瘤起始、生长、复发、转移、耐药性产生的根源。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有效治疗、预后监测具有革命性的指导意义。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朱毅敏课题组以筛选肺癌干细胞特异性结合多肽为基础,建立了一种不依赖于分子标志物的肺癌干细胞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