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71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 子刊】北京大学沈琳/彭智等合作发现肠道微生物组在胃肠道癌症耐药中的重要作用
1月8日,北京大学沈琳、彭智以及深圳未知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人员共同通讯在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在线发表题为“Multi-omics of the gut microbial ecosystem in patients with 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hig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resistant ...
第二篇!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合作再取进展
2024年1月9日,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在 Nature 子刊《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Branch Site Proofreading by Human Spliceosome”的最新研究论文。研究报道了人源17S U2 snRNP复合物和剪接体pre-A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
【直播倒计时1天】Twist合成生物学产品在AAV发现和优化方面的应用|网络研讨会
您还没有报名吗?快来注册参加由译码基因总经理、赛业生物基因治疗总监任盛博士及Twist公司资深现场应用科学家熊真珍,于2024年1月11日为您带来的「Twist合成生物学产品在AAV发现和优化方面的应用」网络研讨会,共同探讨如何高效快速低成本筛选合适的AAV载体,提高以AAV作为递送载体的基因治疗药物的成药性。 研讨会要点 ● 如何高...
首轮嘉宾阵容!众多领域内大咖出席第三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暨空间组学前沿论坛!
论坛背景 为了加强国内外单细胞和空间生物技术学术交流,促进单细胞&空间组学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三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暨空间组学前沿论坛”将于2024年3月1-2日在中国·上海召开。 为推动我国单细胞组学技术更快、更优的解决临床问题,转化医学网联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等多家...
突破!陈赛娟院士团队最新研究或可降低“CAR-T疗法”致死风险、缓解不良反应
2024年1月8日,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转化医学国家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院士和糜坚青教授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Neutrophil activation and clonal CAR-T re-expansion underpinning 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
再取进展!华中科技大学等发文揭示癌症最新治疗靶点
1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研究人员和北京市卫生服务与输血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共同通讯在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上在线发表题为“CLIC3 interacts with NAT10 to inhibit N4-acetylcytidine modification of p21 mRNA and promote bladder cancer progress...
Predicine宣布与美国强生公司(Janssen)合作,开发针对局部性膀胱癌的CDx伴随诊断检测方案
Predicine Announces Collaboration with Janssen to Develop PredicineCARE™ as a Companion Diagnostic Assay in Localized Bladder Cancer Collaboration Utilizing PredicineCARE™ Urine cf...
重磅延续!【我的2023】年度人物思考分享第二周来袭,探索思考,塑造未来力量!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年光阴转瞬即逝。2023年对于生物医药人来说充满了挑战,在岁末年终之际,我们何不稍稍停下脚步,回望过去一年走过的时光,做一次回顾与思考,从收获中积蓄前行的动力,在挫折中总结宝贵的经验。生活的酸甜苦辣,最终会经过时间的沉淀酿成一杯佳酿,散发出睿智的芳香。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2023故事,有着一份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年终总结”。我们相信分享的力量,...
【Nature子刊】 破解百年难题!研究发现尿液是黄色的潜在机理
2024年1月3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江晓芳及马里兰大学Brantley Hall 共同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题为“BilR is a gut microbial enzyme that reduces bilirubin to urobilinoge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BilR是一种肠道微生物来源的胆红素还原酶,可将胆红素还原为尿胆原(urobilinoge...
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南京医科大学发现新型抗癌靶点
1月5日,南京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上在线发表题为“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PTPRO represses lung adenocarcinoma progression by inducing mitochondria-dependent apoptosis and restraining tumor metas...
技术问答|第四期: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科普视频!
小伙伴们,大家好!小新准备了新一期科普视频。 提到自免让我想起“敌我不分”这个成语,那为什么我们的免疫系统会敌我不分?它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我们通过小视频来为大家介绍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问题吧!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湖北新纵科) ...
曹雪涛院士团队发文:揭示调节中性粒细胞功能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近日,曹雪涛院士研究团队在《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上发表研究成果“The RNA m6A demethylase ALKBH5 drives emergency granulopoiesis and neutrophil mobilization by upregulating G-CSFR expression”,研究定义了 ALKBH5 通过 m...
最新!卞修武院士团队发文:揭示肿瘤联合疗法新策略
2024年1月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文超、卞修武及安徽医科大学张爱丽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Stabilization of Pin1 by USP34 promotes Ubc9 isomerization and protein sumoylation in glioma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USP34稳定Pin1促...
重要发现!厦门大学发现去甲基化酶PHF8促癌新机制及靶向PHF8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
2024年1月2日,厦门大学药学院刘文教授研究团队与吴振教授研究团队于PNAS在线发表题为“Targeting the PHF8/YY1 Axis Suppresses Cancer Cell Growth Through Modulation of ROS”的研究成果。研究强调了PHF8的共阻遏蛋白作用,该作用在表观遗传学上许可ETC(电子传递链)基因转录和mROS(线粒体活性氧)的产生,...
【STTT】探索PCSK9的20年之旅!复旦大学全面回顾“明星靶点”PCSK9的前世今生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鲍旭辉研究员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综述性论文“Targeting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 (PCSK9): from bench to bedside”,介绍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作为一个与胆固醇调节紧密相关...
首次证明!清华大学发文:揭示黑色素瘤进展机制和最新疗法
1月2日,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在线发表题为“A novel PDPN antagonist peptide CY12-RP2 inhibits melanoma growth via Wnt/β-catenin and modulates the immune cells”的研...
创新视角!上海交通大学李斌等团队:揭示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1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李斌教授/李鹤成教授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潘璠教授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FOXP3+ regulatory T cell perturbation mediated by the IFNγ-STAT1-IFITM3 feedback loop is essential for anti-tumor immun...
【STTT】新型致癌基因!浙江大学最新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潜在治疗策略
1月5日,浙江大学杨波、何俏军、朱虹共同通讯在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在线发表题为“Josephin domain containing 2 (JOSD2) promotes lung cancer by inhibiting LKB1 (Liver kinase B1) activity”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证明了JOS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