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246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双创周启动仪式总理与燃石医学CEO汉雨生一起就坐第一排!

2015-10-21

  2015年10月19-23日主题为创业创新·汇聚发展新动能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 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隆重举行。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该活动,并考察主题展区。   燃石医学走在创新创业浪潮的最前端,经过行业内各类竞争的洗礼,得以快速发展壮大,此次更是从上万家参选企业中脱颖而出,作为行业内的创新型示范单位在双创活动...

身价45亿美元的80后美女CEO,是传奇还是骗局?

2015-10-21

  80后、斯坦福退学、19岁创业、身价45亿、福布斯封面、美女……这些当下的热门标签都汇集到了Elizabeth Holmes的身上。在大众纷纷抱怨“明明可以拼颜值,还要靠实力”的时候,她却遇上了麻烦。近期,美国华尔街日报爆料称,她所经营的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深陷技术窘境,涉嫌虚假宣传。这到底是传奇,还是忽悠人的骗局?   在...

拿自己做人体实验!美生物技术公司CEO用基因疗法“逆转”衰老

2015-10-20

  使用基因疗法对一个人的DNA进行永久修饰能减缓衰老吗?一名西雅图的女性称,她已经开始尝试这件事情了。据MIT Technology Review网站报道,一名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CEO宣称,她将成为全球首个接受基因治疗“逆转”衰老的人。   Elizabeth Parrish,BioViva公司的CEO,44岁。据称,上个月,她在一个...

Cell:两位学者详解CRISPR“中心法则” 一图解读CRISPR系统

2015-10-19

  2007年,来自丹尼斯克公司(一家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食品添加剂公司,目前被杜邦公司收购)的科学家找到了一种能增强细菌防御噬菌体能力的方法。之后2013年,四个研究团队报告了这一被称为CRISPR的系统,自此CRISPR技术红红火火的发展了起来,许多科研团队利用它来删除、添加、激活或抑制人体、老鼠、斑马鱼、细菌、果蝇、酵母、线虫和农作物细胞中的目标基因。   近期来...

Science发布端粒酶重大发现

2015-10-16

  端粒酶在衰老和大多数癌症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直到现在都无法清楚地看到端粒酶结构的许多方面。   现在,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以比以往更高的分辨率生成了端粒酶的图像,提供了有关该酶的一些重要新认识。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15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有可能最终将人们带入新方向治疗癌症及预防早衰。...

Cell子刊:HIV研究大多搞错了对象?

2015-10-16

  Gladstone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源自血液的T细胞能够抵抗HIV感染中的主要死亡通路。对HIV最敏感的其实是淋巴组织T细胞,正是这些细胞的死亡导致HIV感染发展成艾滋病。   虽然98%的CD4 T细胞存在于淋巴组织,但HIV研究大多使用血细胞。研究人员在Cell Host & Microbe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血细胞...

谢晓亮院士Science子刊:开发先进肿瘤检测技术

2015-10-16

  来自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可以采用定量受激拉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SRS)显微镜来检测人类脑肿瘤浸润。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10月14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哈佛大学谢晓亮(X. Sunney Xie) 教授和密歇根大学的Daniel Orr...

华大基因宫斗落幕,前CEO王俊等四高管出走

2015-10-16

  对于此次离职原因,王俊并未向外界透露太多,但据华大基因一离职员工透露,此次四位高管是以王俊为核心的,王俊离职,其他三人(华大科技CEO李英睿、前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吴淳、原华大基因首席信息官黎浩)跟随其出走。而王俊此次离职主要是其与汪建之间的分歧有关。   15日上午,在第二届网易科技峰会的主论坛上,原华大基因CEO王俊以深圳碳元...

原华大基因CEO王俊宣布创业

2015-10-15

  10月15日消息,今天,第二届网易未来科技峰会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在上午的主论坛上,原华大基因CEO王俊宣布创办深圳碳元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联合创始人还包括原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吴淳、首席科学家李英睿及首席信息官黎浩。公司目前正在深圳注册,将于10月27日正式成立,现公司创始人为主要股东。   王俊告诉网易科技,这个创业项...

范德堡大学同BioReference实验室合作开展肿瘤测序研究

2015-10-14

  今日,美国范德堡大学大学医学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表示,他们将同BioReference实验室合作开展癌症患者肿瘤特性分析研究。   根据多年的合作协议,合作双方将开发出一种针对肿瘤和恶性血液病的新一代测序检测板,并且使其在2016年在临床肿瘤研究中投入使用,这种检测板预计将包含超过300个基因,同时还可以靶向SN...

Science:科学家研发出新型艾滋病疫苗

2015-10-14

  (HIV的gp120蛋白(棕色三角形结构)结合在CD4受体(灰色手指状结构)表面   自从1984年免疫缺陷病毒(HIV)是造成艾滋病的原因以来,已经有超过100次艾滋病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然而皆以失败告终。Robert Gallo在国家癌症研究所工作时在《science》上发表了4篇文章利用严格的数据论证...

华人学者Cancer Cell:首张人类癌症非编码RNA综合图谱

2015-10-14

  随着对重要但知之甚少的基因组部分——“DNA暗物质”的认识日渐增加,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家们研究疾病的方式。人类基因组中包含有大约2万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占总数的不到2%),而70%的基因组被转录为非编码RNA(延伸阅读:Cell惊人发现:谁说非编码RNA不编码? )。但当前仍尚未系统地调查过这些称作为长链非编码RNAs (lncRNAs)的片段以及它们发...

盘点!2015诺奖得主Cell论文TOP26(可免费下载)

2015-10-13

  10月7日下午5点45分,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瑞典、美国、土耳其三位科学家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本届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三位科学奖将平分奖金。   诺贝尔评奖委员会表示,三位科学家在分子水平上描绘了细胞修复受损的DNA并进行遗传信息维护...

Science:父亲“原罪”之表观遗传

2015-10-10

  如果你患有糖尿病、癌症或甚至有心脏问题,或许你应该将其归罪于父亲或甚至祖父的行为或环境。近年来,科学家们已证实甚至在母亲怀上后代之前,父亲的生活经历包括食物、药物、暴露于毒性产物、压力等都可以影响他的孩子、甚至孙子的发育和健康。   然而,尽管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已开展了十年的研究工作,对于延续数代传递环境记忆的机制却知之甚少。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及瑞士的合作者们认为,他...

Cell子刊:癌症研究的八大问题

2015-10-08

  最近,Cell出版社推出旗下新子刊《Trends in Cancer》,作为创刊号的一部分,该杂志邀请世界领先的癌症研究学者,列出了目前癌症研究领域所面临的八大问题。   1、对于致癌突变的了解,如何才能指导治疗?   科学家们花了几十年时间,来了解可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的精确基因突变。现在癌症患者可以通过自己肿瘤...

搜狗CEO王小川对话科学家李英睿:互联网+基因应该怎么玩儿?

2015-09-30

  生命可以私人定制吗?年轻是否可以保存?基因与人类的关系,就如同0和1与计算机的关系,神秘又有迹可循。近日搜狗CEO王小川做客央视财经频道《一人一世界》栏目,与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家李英睿对话,揭开“互联网+基因”的神秘面纱。   王小川的“极客”的身份已被外界熟知,但基因科技研究者的身份却一直被隐藏。据王小川介绍,他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

张锋Cell:新一代CRISPR基因组编辑系统

2015-09-29

  在发表于《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哈佛-麻省理工Broad研究的张锋(Feng Zhang)及其同事们报告称发现了一种不同的CRISPR系统,其有潜力实现更简单、更精确的基因组工程操作。他们描述了这一新系统一些出乎意外的生物学特征,证实可以操控它来编辑人类细胞基因组。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领导者之一、Broad研究...

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CETTIC)基因健康管理师南京站顺利结束 学员收获满满

2015-09-28

  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CETTIC)基因健康管理师南京站顺利结束 学员收获满满   50个课时,23位全国范围聘请讲座的老师,来自北京,广州,新疆,海南,西安和华东本地的学员们,经历5天的高强度连续培训,顺利完成了北京寄来的试卷考试,在融融的中秋月下回到家中,收获了新的基因健康知识伴着亲人的问候笑嫣,迈上基因健康事业的...

华人学者Cell:靶向CDK7,杀死癌细胞

2015-09-28

  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可能会为罹患侵袭性乳腺癌类型、当前少有治疗选择的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法。来自哈佛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了这些癌细胞中可以被靶向抑制剂利用的分子弱点。   尽管三阴性乳腺癌细胞遗传复杂,由许多不同的突变所驱动,科学家们报告称发现它们都对主要调控因子CDK7控制下的一群基因“上瘾”。   当研究...

Science解决细胞衰老的长期争议

2015-09-28

  老化或受伤的细胞会进入衰老状态,出现细胞周期停滞。细胞衰老被许多人视为人体退化的原因,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老年病有关。了解这一过程背后的具体机制,对促进人类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对细胞衰老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这一过程的关键控制机制,解决了该领域的一个长期争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