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我的2022】晶能生物总经理邹晓文:拥抱变化,敢于担当,确保样品检测数据按时交付,分担疫情风险

找到约24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中国学者973项目发表Nature子刊文章:肝癌干细胞

1970-01-01

肝癌是我国最严重的肿瘤之一,也是世界上五大常见癌症之一,因此,揭示肝癌发病机制具有迫切性和重要临床意义。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学说受到了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可塑性潜能,在启动肿瘤形成和生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现有的治疗措施尚无法针对肿瘤干细胞发挥作用,这可能是导致肝癌复发和耐药的主要原因。肿瘤干细胞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和转移特征,因此,针...

绿茶的又一大功效:逆转肝脏损伤

1970-01-01

肝癌在人类往往是致死性的,因为它往往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但是,在动物模型中,一项新的工作发现了一种肝癌的潜在诊断生物标记物,以及一种潜在的方法来逆转已有的肝脏损伤。这项研究在费城举行的2015AACR年会上被报道。 Georgetown Lombardi综合癌症中心的Ying Fu博士讲解了这项新的工作,“肝细胞肝癌,最常见的一种肝癌,由于缺少早期诊断的生物...

军事医学科学院Hepatology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靶向干细胞样肝癌细胞

1970-01-01

   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一种叫做miR-125b的小RNA分子可通过SMAD2和Smad4来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MT),靶向干细胞样肝癌细胞。该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权威杂志Hepatology(影响因子11.665)上。 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的裴雪涛(Xue-Tao Pei)教授和岳文(Wen Yue)研究员是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裴雪涛主要从...

科学家揭示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分子机制

1970-01-01

    肝癌是我国最严重的肿瘤之一,也是世界上五大常见癌症之一,因此,揭示肝癌发病机制具有迫切性和重要临床意义。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学说受到了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可塑性潜能,在启动肿瘤形成和生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现有的治疗措施尚无法针对肿瘤干细胞发挥作用,这可能是导致肝癌复发和耐药的主要原因。肿瘤干细胞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和转移特征,因此,针对...

PNAS:肝癌早期诊断获突破

1970-01-01

   最近,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开发出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的方法,可诊断早期肝癌和肝转移,以及其他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五月十三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资料显示,每年有超过700,000人被诊断为肝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导致每年超过600,000人死亡。在美国,由于...

科学家揭示癌症发展新机制 为肝癌诊断及治疗提供新靶点

2015-05-0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消息,该校科学家与中山大学、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在营养匮乏条件下,癌基因cMyc诱发的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激活,对于癌症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临床肝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著名期刊《细胞研究》上。 &e...

汪国真去世真相

2015-04-28

导读 据媒体报道,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书画家汪国真于4月26日因肝癌不治去世,享年59岁。如此英年早逝,更是令人扼腕惋惜。实际上,根据世卫组织的报告显示,我国肝癌的发病率为25.7/10万,居全球之首,每年新发和死亡患者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 汪国真的最后时刻:病房里依然热爱生命 汪国真生前因病所住的是一间普通的单人病房,位于走廊最里面。穿着病号...

每天三杯酒精类饮料或可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咖啡则相反

2015-03-29

  近日,来自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研究人员发布的一项报告表示,每天喝三杯甚至更多酒精类饮料或许会增加人们患肝癌的可能性;但每天喝咖啡却会降低个体患肝癌的风险,这对于那些java编程爱好者来说或许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会经常喝咖啡来提神。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全球范围内参加34项研究的820万人的研究数据进行了追踪分析,在所...

HCV会螯合肝脏中的microRNA

2015-03-15

  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报道称:最新的数据显示乙型肝炎病毒(HCV)在肝脏中扮演着螯合肿瘤抑制microRNA的角色,这为解释HCV与肝癌的关系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线索。   MiR-122是一种特异性存在于肝脏中的miRNA,它与脂肪与肝脏的新陈代谢相关,但是它也被证明是HCV复制所需要的宿主因子。具体来说,病毒会富集R...

曾拍下512地震“敬礼娃娃”感人一幕 摄影记者杨卫华因肝癌逝

2015-02-27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敬礼娃娃”新闻图片的作者杨卫华,因患肝癌在绵阳中心医院与世长辞。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杨卫华拍下“敬礼娃娃”感人一幕。   2015年情人节“敬礼娃娃”郎铮探...

患肝硬化和肝癌 慢性丙肝是重要诱因

2015-02-09

  据魏来教授介绍,除因干扰素禁忌症而无法开始治疗的患者外,在开始治疗的患者中大概有十分之一不能耐受干扰素治疗;除此之外,还有干扰素治疗无应答、复发的患者,都无法从干扰素治疗中获益,他们目前都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   目前现有的慢性丙肝标准治疗方案,在基因1型患者中治愈率仅为44%至70%。而且该治疗可能带来的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和溶血、肾...

卢煜明教授PNAS揭示肝癌新发现

2015-02-05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发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患者血浆中存在异常伸长和缩短的DNA分子。这项研究发布在了2月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Y. M. ...

精油主要成分萜烯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2015-01-20

  精油主要成分萜烯可抑制不同类型癌细胞的生长。德国鲁尔大学Hatt博士领导的研究人员就萜烯对肝癌细胞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在对其中1类萜烯即 (-)-香茅醛进行研究后,阐明了萜烯类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此外,研究人员证实了嗅觉受体OR1A2分子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未来嗅觉受体OR1A2将有可能作为肝癌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靶标。  ...

精油的主要成分萜烯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2015-01-20

精油的主要成分萜烯类化合物可以抑制不同癌细胞的生长。研究人员Hanns Hatt 教授详细地分析了肝癌细胞中的这一过程。他们阐明了导致肿瘤细胞停止生长的分子机制,在使用过阴性香茅醛后,他们证明了嗅觉受体OR1A2就是导致肿瘤细胞停止生长的关键分子。未来,嗅觉受体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肝癌的目标。研究人员将有关内容发表在《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杂志》上。 ...

或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蛋白分子

2015-01-10

  近日,曼彻斯特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了一种能调节肿瘤发展的蛋白质并发现它能抑制肝癌生长。   为了开发新的抗癌治疗方法,研究人员需要鉴定负责控制肿瘤生长的目标分子。这两种分子是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38,它们均能调节细胞增殖和细胞死亡。   在这个新项目中,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曼彻斯特学院...

PLoS Med: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患肝癌风险

2014-12-31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接种可有效降低中国年轻人肝癌及其它肝脏疾病的发病风险。   文章中,研究者报告了启东乙肝干预研究的长期研究结果,这项研究是一项在江苏启东市从1983年至1990年开展的一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随机控制实验...

Nat Commun:揭示罕见肝内胆管癌的发病机制

2014-12-26

  近日,来自西蒙弗雷泽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引发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遗传突变,ICC是一种影响亚洲国家人群的高致死性肝癌,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人员在文章中鉴别出了影响驱动ICC发生的基因及信号通路的遗传突变,该研究或为开发准确的诊断技术及疗法、提...

Nature最新专题:聚焦肝癌

2014-12-05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2012年报道的肝癌病例就达到近80万。由于肝癌起病隐袭,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中晚期。晚期肝癌治疗棘手,死亡率高。   最新一期(12月3日)的Nature杂志以“Outlook: live cancer ”为题,以九篇文章的形式专题介绍了肝癌的发病率及性别差异...

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

2014-12-03

在许多医学中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已成为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治疗方案。 传统的TACE常用碘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栓塞。但是,这种方法存在2个主要缺陷:①碘油乳剂的局部沉积有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化疗药物对肿瘤组织的细胞毒效应也随之下降;②传统碘油-化疗药乳剂虽然较传统全身化疗大大降低了全身不良反应,但仍会导致部分化疗药物进入全身循环系统,增...

肝癌恶化关键因子被识别

2014-11-24

肝细胞癌是肝癌最为常见及恶性的形式,近日,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参与肝细胞癌发生和进化的关键因子,即AXL受体可以促进成癌过程并且减缓癌症抑制因子的作用,该研究或为未来开发新型靶向疗法提供希望,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Hepatology上。 在西方国家,代谢性疾病和丙肝感染是引发肝细胞癌(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