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44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IH将筹建肿瘤细胞培养样本库项目,有望加速癌症研究
为通过国际合作加速癌症研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在与三个欧洲组织展开合作,以为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供更好的肿瘤样本。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NIHqixia的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与英国癌症研究基金会(Cancer Research UK)、桑格研究所(the 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和Hubrecht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创立...
运用细胞防御程序进行扩增,突变线粒体基因介导疾病发生
变化多端的线粒体病在不同的个体中展现的形式有很大的不同。 做为细胞中必含的细胞器,线粒体产生维持细胞运作的绝大多数化学能。迄今为止,线粒体功能障碍已经被确认与诸多疾病有干系,包括自闭症、阿尔兹海默症、精神分裂症、痴呆症、帕金森氏病、癫痫症、癌症、慢性疲劳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等。 目前发现有许多的因素会影响线粒体发挥正常的功能,其中,线粒体DNA(mtDNA)突变会引起...
Nature Materials:界面几何形状会促进癌细胞转移!
癌症是目前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恶性肿瘤组织内部松散,一些细胞很容易逃逸出来,渗透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转移到其他器官甚至遍布全身组织,并在新位点处形成新的肿瘤,这也就是谈之色变的癌症转移。当前的抗癌疗法主要目标还是除去癌细胞,如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和化疗等,均可破坏恶性肿瘤及其生长微环境,不过,这些治疗方案都需要面对肿瘤转移和复发的问题。在肿瘤转移和复发过程中,占比非常小的肿瘤干细胞(Cance...
李宝军:隔空操控细胞的人
不接触细胞但又能对细胞实现灵活精准地捕获和操控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其意义是在不接触人体皮肤的情况下对皮肤下面毛细血管里面的各种细胞进行操控,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阔地应用前景。 在该研究领域,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以及德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在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成立知识产权管理中心
就在不久前,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洪国藩院士自主研发的一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让人惊讶的是,去年5月,这一专利尚未通过审查之时,就已经以1000万元的合同金额被成功转化。 今年5月,该所惠利健教授团队研发的生物人工肝技术以2100万合同金额转化。 看似寻常的两...
非小细胞肺癌个性化治疗新探索
由南医大二附院肿瘤科主任王朝霞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及预后预测新靶标miRNAs筛选及临床应用》曾获江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肺癌发病率死亡率 均排恶性肿瘤首位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高,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恶性肿瘤的首位,且仍呈上升趋势。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新型补牙填充物刺激牙齿干细胞 有望使受损牙齿自愈
据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近日报道,美国和英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补牙填充物,可以刺激牙齿中干细胞的生长,从而修复受损的牙齿,使牙齿自愈。 牙医在治疗龋齿时,需要用牙钻去除牙齿龋坏的部分,并填充材料,修补缺损的牙体。但10%至15%的补牙会失败,需要进一步治疗牙髓,根管填充,严重时甚至需要拔牙。 美国哈佛...
Nature:干细胞or祖细胞,谁是癌症的起源细胞
科学家们第一次确定了最常见的皮肤癌形式——基底细胞癌的“起源细胞”,及随后导致这些侵袭性肿瘤生长的一连串事件。 我们的皮肤通过不断地更新,脱落死亡的皮肤细胞, 以新细胞代替之来维持健康。这一过程是由“祖细胞”进行维持,这些干细胞的后代细胞通过分裂并“分化”为全功能的皮肤细胞来补充死亡的皮肤。这些细胞转而获得了一个更小的“干细胞”...
Nature:重大突破!let-7缺失是神经母细胞瘤产生的关键
2016年7月11日,人们已在治疗神经母细胞瘤上取得巨大进展,其中神经母细胞瘤是在婴幼儿中最为常见的癌症。然而,晚期神经母细胞瘤经常是致命性的,而且存活下来的儿童经常面临着终生的与他们的治疗相关的体能挑战和智力挑战。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医学院和德国科隆大学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作let-7的microRNA...
线粒体如何促进肿瘤细胞扩散?
作为细胞的动力室,线粒体对于每一个生物体都十分关键,因为它们能够产生能量,同时也控制生存,但是,它们在癌症中的功能仍然不完全清楚。这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肿瘤细胞增殖速度超过正常组织,科学家们推测,保存线粒体功能的机制,是支持肿瘤扩张的原因。 现在,美国Wistar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肿瘤细胞中的线粒体内有一种特...
路透社:Juno开发的CAR-T细胞疗法JCAR017等其他产品将不受本次试验暂停所影响
美国监管机构叫停了Juno Therapeutics Inc实验性癌症药物JCAR015试验,该试验已经导致两名白血病患者死亡。 Juno周四收盘报40.82美元,盘后该公司股价大跌30%,报28.50美元。 Juno首席执行官Hans Bishop在电话会议中指出,第三名受试者在5月份死亡。上述三名患者都是20多岁。J...
两篇Nature Medicine发表:衰老如何影响干细胞再生
衰老会影响骨骼肌的功能和再生能力。正因如此,老年人在受伤或手术之后恢复得很慢。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发现,蛋白β1-integrin是肌肉再生的关键。靶标这种蛋白有望对抗肌肉衰老和治疗相关疾病。这项研究发表在七月四日的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肌肉干细胞是受伤后肌肉再生的主要源泉。这些成体干细胞在肌肉组织中...
比iPS安全性更高——细胞重编程
图中绿色的心肌细胞是天然细胞。橙色的是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可以直接重编程,转化成心肌细胞。 直接将成熟细胞转化为另一种类型细胞的方法能大幅推动再生医学的发展。 当一个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后,它到死都只会是个皮肤细胞——至少科学家们以前是这么以为的。过去10年,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细胞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激活特定程序进行改写的。如今,再生医学领域面...
让人“又爱又恨”的干细胞,近期研究如何?
真核生物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人类在母亲体内孕育之初就是一颗受精卵,也可以称之为一个全能干细胞。这颗受精卵经过分裂增殖,再分化,最终形成一个个器官和组织,最终成就我们自己现在这副模样。干细胞在生物界一直都是神奇的存在,人类对它的研究从不曾停止,当然干细胞带来的震撼也是鼓励科学家持之以恒研究的原因。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联合博雅干细胞运用干细胞治疗手段为一位14岁早衰症女...
【重磅快讯】科技部官网:中国科学家在爱尔兰取得干细胞研究重大突破
在爱尔兰戈尔韦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的刘敏博士,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从皮肤干细胞培养出同步跳动的心脏细胞。这将有望开发出能够治疗心脏疾病的新方法,治疗心脏衰竭、心律失常和儿童心源性猝死等疾病。 这种心脏细胞是取自皮肤活检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培养而来的,IPSC是通过对成体细胞基因进行重新编辑,将其转换成能够发展成不同类型细胞的多能性细胞。...
干细胞疗法治疗“渐冻症”具备安全性
日前,一项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病人进行的Ⅱ期临床试验表明,将人类干细胞移植到病人的脊髓中已经具备安全性,但是其疗效还不确切,需要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样本量验证干细胞疗法治疗ALS的效果。该研究已经发表在6月29日的《神经学》杂志上。 ALS是脑和脊髓运动神经元退化导致的一种神经紊乱疾病,也被称为“渐冻症”。据官方统计,每年约有5000名美国人被诊断为ALS。没有人知...
北医三院利用博雅干细胞新技术拯救早衰症女孩
日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联合博雅干细胞运用干细胞治疗手段为一位14岁早衰症女孩,实施治疗并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成为国际首例胎盘干细胞治疗早衰症的病例,也是干细胞技术在临床应用领域的全新突破。 事件的主人公桐桐,是一个14岁的女孩,却拥有一副80岁老人的衰老身体:眼窝凹陷,骨瘦如柴,并且完全失去了听力。这是一种世界罕见的疾病——科凯恩氏综合征(早衰症),发病率为百...
癌症新疗法2小时可消灭肿瘤 只针对病变细胞
癌症是很多人的梦魇,主要遏制病情的化疗及电疗为癌症病人带来不少副作用。据香港“东网”7月4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全新治癌疗法,声称可以在2小时内消灭肿瘤,一次疗程便能增加患者生存率一倍,为惨被癌魔折磨的病人带来曙光。 德州大学生物学教授格多温(Matthew Gdovin)用老鼠做实验,暂时主要针对乳癌做研究。 &ems...
“量化活细胞的蛋白质水平非常重要”——新工具帮科学家看到活细胞蛋白质
生物物理学家Joerg Bewersdorf说,2006年是荧光显微镜学的奇迹之年。而与之相媲美的另一个年份是1905年,当时爱因斯坦以相对论、量子论和原子物理学变革了物理领域。而这场显微镜学革命,则是由3篇论文组成的,科学家首次能窥见细胞内部并追踪单个分子的行为。 “每个分子是一台机器,一台纳米机器。”Bewersdorf说。其中,蛋白质是尤为复杂的分子,它们以多种方式弯曲缠绕,执行细胞新...
抗癌“神药”诞生:精准消灭癌细胞
在第一次化疗结束后,一般缺乏针对性治疗方法和药物。更为尴尬的是,第二次化疗往往不能产生理想效果,因为癌细胞已经经历一次考验,掌握了逃避化疗药物的生存技巧。 最新药物Niraparib是在第一次化疗结束后使用,结果神奇的是,有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第一次化疗后,如果保持每日口服Niraparib一次,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