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316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一种蛋白质两种功效!最新研究鉴定出影响肿瘤细胞代谢和免疫逃避的关键蛋白质

2023-02-15

近日,由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寻找既能调节癌细胞代谢又能影响肿瘤中免疫细胞的蛋白质,确定了可以同时消耗肿瘤能量并增强对它们的免疫反应治疗的潜在靶点。相关论文“Discovery of Targets for Immune–Metabolic Antitumor Drugs Identifies Estrogen-Related Receptor Alpha...

【Cell】麻省理工张锋研究:全面绘制人类所有转录因子图谱,让细胞命运调控变得可预测

2023-02-14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张锋研究组在Cell发表了文章,创建了一个包括人类所有转录因子不同剪接形式在内的条形码库,以单细胞分辨率绘制了每个转录因子在人体胚胎干细胞中过表达的表达谱。该图谱涵盖了所有三个胚层和滋养层细胞类型生成的转录因子,并且通过开发预测与验证平台可以检测不同转录因子组合的影响。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最新研究证实:新辅助免疫治疗显著改善对结直肠癌的长期疗效

2023-02-14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步升高。据统计,仅2020年,我国新患结直肠癌患者就为55万,占新确诊癌症人数的12.2%;而在所有的结直肠癌中,错配修复蛋白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结直肠癌约占10%-15%。如何提高这部分人群治疗效果、生存率等,一直是临床医学所聚焦的问题。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丁培荣、张晓实、潘志忠领衔的多中心团队在...

常喝酒,防痴呆?超393万人的全国性研究表明喝酒控制到这个量,可降低痴呆风险!

2023-02-14

近日,研究论文“Changes in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Dementia in a Nationwide Cohort in South Korea”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通过对超393万人的全国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与不饮酒的相比,轻度至中度的饮酒与罹患全因痴呆风险降低21%和17%有关,但重度饮酒则会增加痴呆症的发病率...

昆士兰大学脑研究所最新发现:猴头菇活性提取物可促进神经生长并增强记忆力

2023-02-13

研究背景  01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也称为狮鬃菇,是一种益智真菌,因其神经营养(neurotrophic)特征而闻名;然而矛盾的是,目前它们还是主要被用于治疗其他疾病,例如胃疼、作为癌症的预防性治疗等。(Kim et al., 2013)。已有一些研究报告了猴头菇强烈的神经营养作用,并鉴定了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糖、猴头菌素、猴头菌碱...

【Biology】情绪不佳?洗个冷水澡试试!新研究首次揭示冷“休克”后的大脑内部变化

2023-02-13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冷水澡或户外游泳来保持身体健康。有证据表明,短期浸泡在冷水中可以促进积极的影响,减少消极情绪。最近,有研究团队发现了其背后的神经机制。 近日,朴茨茅斯大学,伯恩茅斯大学和多塞特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在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Short-Term Head-Out Whole-Body Cold-Water Immersion Facilitates Positive Af...

【Nutrients】新研究表明,每天2到3杯咖啡,有明显降压效果!

2023-02-13

近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utrients 上发表了题为“Self-Reported Coffee Consumption and Central and Peripheral Blood Pressure in the Cohort of the Brisighella Heart Study”的研究。该研究经常喝咖啡与较低的外周动脉压和主动脉压,和最靠近心脏的动脉压有关,但与动脉硬...

【Cell】四川大学联合牛津研究:首次发现骨中存在淋巴管!

2023-02-13

近日,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四川大学陈俊宇为共同第一作者)在《Cell》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结合高分辨率光片成像和细胞特异性小鼠遗传学,证明了小鼠和人类骨中淋巴管的存在。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1574-4?_returnURL 研究背景  01  ...

别再吃外卖了!3.5万人研究表明:每天≥2次外卖,癌症死亡率增加67%!

2023-02-13

众所周知,经常在外吃对身体无益。爱荷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学者发现:与几乎不在外就餐的人相比,每天≥2顿在外就餐,全因死亡率增加49%,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8%,癌症死亡率增加67%!该研究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https://www.jandonline.org/arti...

CAR-T细胞疗法再突破!哈佛研究团队揭秘促使癌症免疫疗法个性化的潜在机制

2023-02-12

近日,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Enhancing CAR-T cell functionality in a patient-specific manner”,研究证明,在生产过程中个性化CAR-T细胞刺激可以显著提高所得CAR-T细胞产品的一致性和效力。 https://www.nature.com/articl...

运动即良方!复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这样运动1年,糖尿病风险降低50%!

2023-02-11

2023年1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小英教授团队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了研究,该研究证实,12个月高强度或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计划可在糖尿病预防方面为中心性肥胖人群带来长期有益作用,与非运动组人群相比,中等/高强度运动组人群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可降低近50%!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

【Cell子刊】“盐”多必失?研究发现,吃太多盐破坏免疫细胞,加速疾病进展

2023-02-11

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Cell Metabolism》上发表文章“Sodium perturbs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and induces dysfunctional Tregs”,报道了盐可以通过损害其能量代谢来破坏称为调节性T细胞的关键免疫调节因子。这可能为探索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提供新途径。 https://d...

【Nature子刊】全球首个!研究人员开发出具有免疫系统的人类肠道类器官

2023-02-10

近日,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In vivo development of immune tissue in human intestinal organoids transplanted into humanized mice”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在具有人源化免疫系统的小鼠肾包膜下移植HIO来生成含有免疫细胞的HIO,为未来研究感染或过...

哈佛大学超9万人研究表明:每天一罐可乐,肝癌风险增加78%!

2023-02-10

南卡罗来纳大学、哈佛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证明每天喝一罐以上的含糖饮料的女性,相比每月喝不超过3罐含糖饮料的女性,肝癌风险上升78%!该研究发表于《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 https://academic.oup.com/cdn/article/6/Supplement_1/259/6606794 ...

以“毒”攻“癌”,近90%的患者两年内无复发!最新研究迎来癌症治疗新局面?

2023-02-10

2月9日,一种涉及溶瘤病毒的抗癌新疗法“Oncolytic T-VEC virotherapy plu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non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 phase 2 trial”发表在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分享了溶瘤病毒 T-VEC联合标准化疗治疗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每天一个鸡蛋,降糖又降压!波士顿大学最新研究表明每天一个鸡蛋可降低28%糖尿病风险,32%高血压风险

2023-02-09

近日,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营养学期刊《Nutrient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Egg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s of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in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 Adults "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每周吃五个或更多鸡蛋的人...

【Cell子刊】降低心脏代谢死亡风险!哈佛等最新研究揭示肝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2023-02-08

2月7日,来自慕尼黑蒂宾根大学和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的Norbert Stefan,以及哈佛医学院的Morris F. White及其同事从细胞代谢的角度出发,确定了具有不同胰岛素抵抗病理机制的脂肪肝患者的亚型,并且这一对肝因子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将来发现其他脂肪肝亚型。相关研究论文“The role of hepatokines in NAFLD”发表在《Cell Metabolism》上。 ...

【Nature子刊】研究发现全新细胞死亡类型——双硫死亡,打开癌症治疗新大门!

2023-02-07

近日,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甘波谊教授和陈俊杰教授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Actin cytoskeleton vulnerability to disulfide stress mediates disulfidptosis”的研究。该研究详细介绍了一种以前无法解释的细胞死亡类型——Disulfidptosis(双硫死亡),可能为新的癌症治疗策略打开大...

发现NK细胞过继治疗新靶点!中科大田志刚课题组等最新研究提供免疫治疗新策略

2023-02-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志刚教授、孙昊昱教授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毕嘉成副研究员为该文的通讯作者,毕嘉成副研究员同时是该文的第一作者。 https://jitc.bmj.com/content/11/2/e006002 NK细胞耗竭  01  NK细胞是一种固有免疫细胞,它们通过杀伤靶细胞、诱导靶细胞凋亡或分泌...

【Nature】破解50年谜团!威尔康奈尔研究人员揭示影响细胞抗病毒防御的关键因子

2023-02-07

2月1日,由来自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期刊上发表题为“mRNA ageing shapes the Cap2 methylome in mammalian mRNA”的研究论文,表示他们发现了信使RNA(mRNA)含有对细胞的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的化学标记。这一发现解开了50年来有关这些化学修饰的目的之谜,并表明错误的mRNA修饰可能是一些自身免疫和炎症疾病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