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8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中外合作!复旦大学合作加利福尼亚大学共同发现结直肠癌患者单基因体细胞突变标志物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烨、胡欣和加利福尼亚大学Liying Zhang团队合作在《Gastroenterology》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Profiling Provides Clinical Insights into Targeted and Immunotherapies as well as Colorectal Cancer Progn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
癌细胞“重男轻女”竟是真的!耶鲁大学最新研究揭示了精准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靶点
4月20日,耶鲁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Redox Biology》发表研究论文“Discovery of decreased ferroptosis in male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KRAS mutations”,研究发现在具有某种基因突变的男性中发现结直肠癌表现出与其他患者不同的代谢。这些肿瘤的一个关键区别是细胞死亡倾向降低,这一发现可能揭示了...
“利器”出击!“复旦肿瘤”团队开启结直肠癌MRD监测新时代
4月20日,复旦大学蔡国响及上海交通大学王争合作在《JAMA Oncology》发表了题为“Early Detection of 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for Stage I to III Colorectal Cancer via Circulating Tumor DN7A Methylation”的研究论文...
最新突破!上海交大房静远/陈萦晅/熊华发现色氨酸分解代谢物介导他汀类药物对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
4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房静远、陈萦晅及熊华共同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题为“Microbiota-derived tryptophan catabolites mediate the chemopreventive effects of statins on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衍生的色氨酸分解代谢物介导他汀类...
【Nature子刊】上海交通大学研究:花生四烯酸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促进结直肠癌进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徐庆、薛寒冰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张雪莉、张志刚、李军等人近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文章,阐明了FADS1-AA轴通过调节革兰氏阴性菌的肠道微生态促进CRC发展的新机制,揭示了肿瘤细胞和肠道微生态学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并提示FADS1-AA轴或可作为CRC治疗的潜在靶点。 https://www.na...
北京大学联合华西医院研究:肠道组织内共生菌可促进肿瘤免疫监视,抑制结直肠癌
近日,《Cell Host and Microbe》(if=31.316)最新发表了来自中科院微生物所王硕、北京大学夏朋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亿与团队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在癌症患者中,某些毛螺菌科的共生菌能通过降解肿瘤中的代谢物溶血甘油磷脂,促进CD8+ T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从而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 https://www.cell.com/cell-host-m...
【Cell子刊】浙江大学团队发现这一巨噬细胞可作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靶点
2023年3月28日,浙江大学的包暄文、方维佳等合作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文章,对结直肠癌进行免疫代谢分型(IMS),根据不同的代谢和免疫特征分成3种IMS亚型。其中S100A9+巨噬细胞有助于C3亚型中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的形成,PD-1阻断+S100A9抑制显著提高免疫治疗的响应。 https://www.cell.com/cell...
四川大学罗奎团队:通过破坏肿瘤代谢可塑性治疗结直肠癌,新型纳米药物做到了!
近日,四川大学罗奎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IF=32.086)上发表文章,开发了一种稳定的金属-酚基聚合物纳米药物,通过破坏肿瘤代谢可塑性,从而抑制结直肠癌。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300548 纳米科学和肿瘤学 01&nbs...
中山大学李孟鸿团队揭示丁酸梭菌在结直肠癌中的治疗潜力
中山大学的李孟鸿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文章,发现丁酸梭菌(C.B)通过调控MYC等关键信号因子,重新编程结直肠癌中增殖、迁移、干性和肿瘤生长,增加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响应,为C.B用于肿瘤治疗提供参考。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9490976.2023.2186114 ...
最新!上海交大房静远教授团队首次揭示肠道菌群失调调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机制
2023年3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团队在著名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发表重要研究。研究成果为干预结直肠腺瘤-腺癌进程提供了潜在的诊断、预警及治疗靶点。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3)00081-5?rss=yes 研究背...
中科院王硕等发现肠道内的这种共生菌可促进肿瘤免疫监视,抑制结直肠癌!
近日,中科院微生物所王硕、北京大学夏朋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亿等在Cell Host & Microbe上发表了题为“Tissue-resident Lachnospiraceae family bacteria protect against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 by promoting tumor immune surveillance”的研究。该研...
【ADV SCI】少吃红肉!新墨西哥大学揭示铁促进结直肠癌发展的机制!
近日,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Transferrin Receptor-Mediated Iron Uptake Promotes Colon Tumorigenesis”的研究。该研究描述了转铁蛋白受体(TFRC)基因在结直肠癌肿瘤生长中所起的作用。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207693 ...
【Nature子刊】代谢重编程促癌!中山大学兰平、何真发现结直肠癌进展的调控新机制
3月7日,中山大学兰平及何真在《Cell Discovery》在线发表题为“Reprogramming of palmitic acid induced by dephosphorylation of ACOX1 promotes β-catenin palmitoylation to drive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ACOX1去磷...
新进展!研究人员发现了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近日,外国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Long-term platinum-based drug accumulation in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and resistance to therapy”,研究表明铂类化疗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最新研究证实:新辅助免疫治疗显著改善对结直肠癌的长期疗效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步升高。据统计,仅2020年,我国新患结直肠癌患者就为55万,占新确诊癌症人数的12.2%;而在所有的结直肠癌中,错配修复蛋白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结直肠癌约占10%-15%。如何提高这部分人群治疗效果、生存率等,一直是临床医学所聚焦的问题。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丁培荣、张晓实、潘志忠领衔的多中心团队在...
【Gut】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发现YTHDF1可增强结直肠癌的抗肿瘤免疫并增强抗PD-1的疗效
1月30日,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在《Gut》杂志发表题为“Targeting m6A reader YTHDF1 augments antitumour immunity and boosts anti-PD-1 efficacy in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YTHDF1通过m6A-p65-CXCL1/CXCR2轴损害抗肿瘤免疫,促进结直肠癌,作为免疫检查点...
重磅!南开大学刘定斌/许晨发现可作为结直肠癌非侵入性诊断和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的细胞外囊泡 (EVs) 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的非侵入性诊断和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这一发现是基于两个跨膜蛋白CD 147和A33对粪便衍生的EVs(fEVs)的识别,这两种跨膜蛋白与CRC存在内在关联。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上。 https://onlinelib...
【Nature】新研究首次发现导致结直肠癌转移复发的残留肿瘤细胞!
2022年11月9日,西班牙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一项题为“Metastatic recurrence in colorectal cancer arises from residual EMP1+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了隐藏在肝脏和肺部中的残余肿瘤细胞,并揭示了这些残余细胞如何演变为肝肺器官中出现的转移瘤。 https://doi.org/...
CTC检测在结直肠癌动态监测的临床应用
CTC检测在结直肠癌动态监测的临床应用液体活检标志物在肿瘤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越来越接受和认可CTCs检测的应用价值,包括预后预测、复发转移监测、疗效评估、辅助诊断及高危筛查等多方面应用。本文分享3篇基于CTCBIOPSY系统检测的CTCs在结直肠癌中的疾病动态监测临床应用。 文献一:ROS/PI3K/Akt and Wnt/β-catenin signalings a...
【NEJM】8万人10年随访,结直肠癌筛查金标准遇挑战
目前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技术包括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结肠CT成像技术、粪便潜血筛查(gFOBT和FIT)等,但对于最佳筛查策略仍缺乏高质量证据:迄今只有乙状结肠镜检查和粪便潜血筛查经过了“证据等级金字塔”——随机试验的考验,得到积极结果。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结直肠癌筛查指南/专家共识所推荐的筛查金标准是结肠镜检查——结肠镜筛查或许比乙状结肠镜检查更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