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650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浙江大学吴健/郑树森等合作发现通过抑制铁死亡和抗肿瘤免疫来加速肝癌进展新机制

2023-04-08

近日,浙江大学吴健、郑树森和Chen Diyu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题为“Mitochondrial TSPO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through Ferroptosis Inhibition and Immune Eva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探索了线粒体转运蛋白(TSPO)在铁死亡和抗肿瘤免疫...

【Science子刊】靶向p53重大突破!上海交通大学团队首次在人体内实现抑癌蛋白靶向治疗

2023-04-07

2023年4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敏团队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了论文,研究团队在靶向p53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发现了390个活性可以被恢复的p53突变体,并且首次在人体中恢复了p53突变体的活性。这一研究为系统性地开发恢复p53突变体活性的创新疗法,实现癌症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路线图。 https:/...

【Cell子刊】浙江大学团队发现这一巨噬细胞可作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靶点

2023-04-06

2023年3月28日,浙江大学的包暄文、方维佳等合作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文章,对结直肠癌进行免疫代谢分型(IMS),根据不同的代谢和免疫特征分成3种IMS亚型。其中S100A9+巨噬细胞有助于C3亚型中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的形成,PD-1阻断+S100A9抑制显著提高免疫治疗的响应。 https://www.cell.com/cell...

【Cancer】新发现!加州大学合作发现微生物组或可助力胰腺癌治疗

2023-04-04

微生物组是一个用来描述微生物集合的术语。这里所说的微生物包括生活在人体上或体内的微生物,如细菌。长期以来,人们对胰腺癌长期存活患者的微生物群知之甚少。 新兴科学表明,胰腺癌存活患者的肿瘤中具有强大的免疫反应。且数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组可以影响免疫反应。 辛辛那提大学癌症中心医师兼研究员、加州大学医学院放射肿瘤学系副教授Kharofa及其同事最近在【Cancer】杂志...

【Cell】“抗癌斗士”还是“癌症元凶”,科学家揭示中性粒细胞在癌症中的“两面性”

2023-04-03

2023年3月30日,瑞士日内瓦大学、美国哈佛医学院和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在《Cell》 期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分析了中性粒细胞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发现中性粒细胞在癌症中的作用不止一种,中性粒细胞可以成为抗肿瘤免疫的重要参与者,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的疗效并确保治疗的成功。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

【Nature子刊】重磅!华盛顿大学王艇团队发现癌症免疫治疗新靶点

2023-04-03

近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王艇教授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an-cancer analysis identifies tumor-specific antigens derived from transposable elements"的文章。文章揭示研究人员在转座因子(TEs)中发现了一个潜在的癌症免疫治疗新靶点。 http...

【Science子刊】胡全银教授团队最新研究:通过招募抗PD-1偶联血小板,增强癌症免疫治疗

2023-04-03

近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胡全银教授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Active recruitment of anti–PD-1–conjugated platelets through tumor-selective thrombosis for enhanced anticancer immunotherapy ”的研究论文。通过启动肿瘤局部凝血信号级联,利用...

波士顿癌症研究所最新发现!这种蛋白成为结肠癌免疫治疗新靶点

2023-03-31

近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癌症研究所的PRATYUSHA  BALA 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berrant cell state plasticity mediated by developmental reprogramming precedes colorectal cancer initiation的论文,该研究使用小鼠模型和称为患者衍生器官的...

【Nature】张锋团队重磅研究!借助AlphaFold开发全新蛋白质递送系统,革新基因疗法和癌症治疗

2023-03-30

2023年3月29日,CRISPR基因编辑先驱张锋教授及其团队在《Natrue》期刊发表了题为“Programmable protein delivery with a bacterial contractile injection system”的研究论文。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张锋团队通过AlphaFold辅助蛋白质设计开发了一种蛋白质递送系统——改造、利用独特的细菌“注射器”...

【NEJM】 新发现!幽门螺杆菌引发胃癌的“帮凶”——致病基因变异体

2023-03-30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综合医学科学中心(IMS)的国际研究员进行的一项大型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携带某些胃癌遗传风险因素的人,如果他们也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患胃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这项研究如今已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期刊上,或可有助于开发用于治疗胃癌的定制基因组药物。 DOI: 10.1056/NEJMoa22118...

【Cell子刊】减肥的同时还能防癌!科学家发现这种药物分子能够实现且无副作用

2023-03-29

2023年3月28日,《Cell Reports》上发布了一项研究。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发现一种潜在的药物分子,它可以完全实现防止体重增加、变胖的功效,甚至还能降低因此患癌的风险。即使小鼠每天都进食高脂食物,只要同时获取了这种小分子药物,它一生都不会变胖,并且也不会产生肝副作用。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fullt...

复旦团队再突破!邵志敏、江一舟、王中华基于亚分型的平台指导预处理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精准医疗

2023-03-29

3月28日,复旦大学邵志敏、江一舟及王中华在《Cell Research》(IF=46)在线发表题为“Subtyping-based platform guides precision medicine for heavily pretreated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he FUTURE phase II umbrella c...

四川大学罗奎团队:通过破坏肿瘤代谢可塑性治疗结直肠癌,新型纳米药物做到了!

2023-03-28

近日,四川大学罗奎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IF=32.086)上发表文章,开发了一种稳定的金属-酚基聚合物纳米药物,通过破坏肿瘤代谢可塑性,从而抑制结直肠癌。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300548 纳米科学和肿瘤学  01&nbs...

【Nature子刊】重磅综述:“癌症之王”胰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策略

2023-03-28

什么是新辅助治疗  01  什么是辅助治疗?什么是新辅助治疗?通俗的说,辅助治疗就是手术切除肿瘤后,还需要再接受抗肿瘤治疗,包括辅助化疗、辅助放疗、辅助靶向治疗等。而新辅助治疗,则是在手术前接受抗肿瘤治疗,再进行手术。新辅助治疗最初用于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中。在其他肿瘤,特别是胰腺癌中,一般认为新辅助治疗主要用于可切除或临界可切除手术的患者,对于一些局部进展期和远处转...

中山大学李孟鸿团队揭示丁酸梭菌在结直肠癌中的治疗潜力

2023-03-27

中山大学的李孟鸿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文章,发现丁酸梭菌(C.B)通过调控MYC等关键信号因子,重新编程结直肠癌中增殖、迁移、干性和肿瘤生长,增加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响应,为C.B用于肿瘤治疗提供参考。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9490976.2023.2186114 ...

【Nature子刊】新发现!一种对抗衰老和预防癌症的新方法

2023-03-27

但这的确是事实。近日,德国科隆大学衰老研究中心衰老和疾病基因组稳定性研究所主任Björn Schumacher博士在Nature Structural&Molecular Biology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DREAM complex functions as conserved master regulator of somatic DNA-repair capacities的研究论...

【PNAS】重磅!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揭开癌症基因的“欺骗”面纱,提供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2023-03-27

MYC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失调癌基因之一。近日,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发表研究论文“MYC-driven synthesis of Siglec ligands is a glycoimmune checkpoint”。研究发现MYC因果调节癌细胞表面的糖基化,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免疫逃避。使用M...

最新!上海交大房静远教授团队首次揭示肠道菌群失调调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机制

2023-03-27

2023年3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团队在著名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发表重要研究。研究成果为干预结直肠腺瘤-腺癌进程提供了潜在的诊断、预警及治疗靶点。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3)00081-5?rss=yes 研究背...

谁给了癌细胞不死之身?《Nature》重磅研究揭示癌症化疗失效的关键调节因子和机制

2023-03-26

3月22日,一项由WELBIO研究员,Cédric Blanpain教授等领导的研究“RHOJ controls EMT-associated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研究发发现一种名为RHOJ的蛋白质通过刺激化疗引起的DNA损伤的修复,使EMT的癌细胞能够抵抗癌症治疗。 https://www.nature.com...

“癌症之王”的元凶!迈阿密联合哈佛等研究确定中性粒细胞是胰腺癌治疗耐药性的罪魁祸首

2023-03-24

3月22日,由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西尔维斯特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领导进行的研究“Cell-autonomous Cxcl1 sustains tolerogenic circuitries and stromal inflammation via neutrophil-derived TNF in pancreatic cancer”,发表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期刊《Cancer Re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