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42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M1“灭癌”病毒下周猴子活体实验
下周,新型溶瘤病毒M1将注射到灵长类动物猴子的体内进行安全测试。昨日,中山大学医学院颜光美课题组就《新型溶瘤病毒M1研究成果》举行新闻发布会。从目前的实验数据看,MI对抗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三种癌细胞的杀伤力达到1:10,即1个M1病毒可以杀死10个癌细胞。记者获悉,课题组正在同步研发M1增效剂和M1复燃剂,以提高M1“杀伤”效率。外界热议有望拿诺奖?颜光美淡定,“能不能...
ASCO:现代肿瘤学5大进展出炉
作为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50周年庆典活动的一部分,ASCO列出了在重要里程碑时间轴上、最重大的临床肿瘤进展 ,之后邀请医生、患者以及公众投票选出他们认为的过去50年里最有意义的5项现代肿瘤学进展。目前ASCO公布了投票结果 。ASCO主席Peter Yu在声明中谈道:“所有这些进步都标志着癌症医疗的重大进步 ...
BMJ:新型诊断技术可帮助医生选择治疗卵巢癌的最佳疗法
刊登在国际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帝国理工学院和鲁汶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测试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卵巢癌诊断并且针对患者选择最合适的癌症疗法。成功的疗法往往部分依赖于对肿瘤类型的鉴别,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非常困难,许多患癌女性经常得不到最专业外科的诊治从而导致病情延误。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个性化卵巢癌疫苗
卵巢癌疫苗在老鼠试验中已获得初步成功,将在2014年末开始临床测试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识别癌细胞中蛋白质的突变,该新方法已被用于开发个性化治疗卵巢癌患者的疫苗。 Pramod Srivastava博士是康涅狄格大学the Carole and Ra...
Nature子刊:乳腺癌的“致命要害”
最近,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组成的一个领先研究团队发现,“关闭”两种蛋白质,可降低乳腺癌存活和生长的能力。 这项研究受到了乳腺癌研究慈善机构Breast Cancer Campaign的资助,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一种“致命要害”的方法,可能在许多类型的乳腺癌中起作用,并可能有助于找到一种方法来预防治疗后肿瘤的复发,增加这种疾病患者的存活机会。 &...
PNAS:优化纳米药物的尺寸用于高效杀灭癌细胞
纳米药物是由携带靶向药物的纳米颗粒组成,其可以将药物运输至特殊的组织和细胞中发挥药效,对于癌症及其它疾病的治疗非常关键,理解纳米药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生物反应对于未来开发靶向治疗癌症的新型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Jianjun Cheng教授说道,为了开发下...
前列腺癌手术后PSA的升高可能不会导致癌症的转移
最近的研究发现,一些前列腺癌患者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升高,并且在前列腺癌发生转移以前这些患者的死亡往往与前列腺癌无关,因此以治疗癌症复发的方式来治疗这些患者可能是无效的,表明前列腺癌手术后PSA的升高可能并不会导致癌症的转移。本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主办的杂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 &ems...
津贴帮助或可更好地帮助个体利用激素疗法治疗乳腺癌
近日,在出席波士顿临床肿瘤护理质量研讨会上,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Alana Biggers表示,实际现金支出是乳腺癌女性患者进行激素疗法的主要屏障,降低激素疗法的成本或许可以真正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尤其是低收入的乳腺癌患者的机体健康状况。 乳腺癌是引发癌症相关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乳腺癌的生存比率却因个人的种族及社会经济...
美国:乳腺癌基因检测纳入医保覆盖范畴
BioTheranostics公司今天宣布,其乳腺癌基因检测项目已经通过商业保险公司的评估,正式纳入到医保报销覆盖项目。 该项目是通过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来评估妇女在5年之内患乳腺癌的风险。通过检测雌激素信号通路中的两个关键基因HOXB13和IL17BR,来判断肿瘤组织的发生和增殖情况。同时该项检测还可以为后期激素治疗提供指导方案。 &e...
Hepatology:揭示癌细胞在肝脏中扩散转移的分子机理
为了成功入侵机体健康组织,肿瘤细胞会脱离肿瘤母体组织进入血液或者淋巴系统,为了完成这一目的,肿瘤细胞会利用特殊的酶类-蛋白酶类来破碎肿瘤周围环境中的组织,随后就肿瘤细胞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血液或者淋巴系统中;为了抑制这种特殊蛋白酶的产生,机体会产生抑制剂,比如蛋白质TIMP-1,其可以有效阻断蛋白酶类的功能。 在肿瘤发生转移期间,机体抑制剂的控制功能非但没有起到正向作...
沉睡 35 年癌症地图更新
黎均耀 今年 8 月,科技部启动了“《中国癌症地图集》编制”项目,预计在未来 4 年内,经过全面的数据搜集和研究,重新绘制中国癌症地图,呈现当下中国癌症的“家底”。 三十五年前绘制的“中国癌症地图”终于宣告在未来 4 年内更新,这份过度陈旧的数据已经落后于现实,中国癌症研...
两面性基因SIRT6:能抑制部分癌症,也能促进某些癌症
SIRT6蛋白是一种能够抑制肝癌和结肠癌生长的蛋白质,但发表在《Cancer Research》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SIRT6蛋白能促进皮肤癌的发生,这是因为SIRT6蛋白能激活一种酶,这种酶能增强日光引起的皮肤癌细胞的炎症反应、提高癌细胞的生存和增殖能力。 以前认为:SIRT6蛋白是七种蛋白组成的长寿蛋白里的一种,能帮助调节基因组的稳定性、阻止一些与衰老有...
New Oncology公司和Gustave Roussy癌症中心合作鉴定癌症基因变化
德国分子诊断公司New Oncology今天宣布与巴黎的Gustave Roussy癌症中心合作进行基因检测以鉴定癌症基因治疗相关的变化。 协议表明,New Oncology,即基因组分析公司Blackfield的分子诊断子公司,将用到其名为Neo的专利性诊断平台。Neo可快速处理样品,并且与日常临床常规及标准材料(如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F...
靶向捕获让ctDNA无处遁形—— NimbleGen序列捕获技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DNA测定
循环肿瘤DNA(ctDNA)是一类具备广泛应用前景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肿瘤发展及预后状态的无创测定。现有的ctDNA检测方法要根据每位癌症患者的情况来制定繁琐的检测步骤,且敏感度低,难以适用于广泛的临床应用。近期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1,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全新的ctDNA检测技术:癌症个体化深度测序分析方法(CAPP-Seq,cancer per...
JCI:对NCoA2的抑制或能治疗前列腺癌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Jun Qin等人发现,雄性激素阻断诱导的NCoA2促进了转移性及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表明对NCoA2的抑制可能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靶点。该研究成果发表在2014年10月8日的《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 前列腺癌(PCa),是世界范围内男性常见的第二大肿瘤,分为前列腺上皮内瘤、PCa...
BMC Medicine:5种健康生活助你远离肠癌
近日研究发现,采用五个相结合的健康行为或可降低患肠癌的风险。德国波茨坦人类营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量化多个相结合的健康生活方式,观察这些生活方式对患肠癌风险的影响,他们发现这种影响对男性比女性要强。 Krasimira Aleksandrova表示:“这些数据给个人提供额外奖励,医疗专业机构和公共卫生当局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投...
图表汇总:肺癌靶向治疗及化疗药物
2014年10月11日,一场“精品”肺癌学术会议--“肺癌多学科治疗高峰论坛暨全军第六届肺癌规范化诊断治疗学习班” 在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隆重召开。 在这场肺癌“大腕”云集的会议中,全场爆满、站立的听众水泄不通就是对学术价值的最佳肯定。会议受到了每位参会者的喜爱和认可,引用一位医生的总结:这是一场很有干货的高质量学术会议。现将会议中专家报告的关于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及...
抗癌促癌 硬币的正反面
曾经的抗癌明星紫杉醇亦会促癌 所谓肿瘤简单来讲就是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和代谢等生物学特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转化成了长在身上的“异物”。在正常情况下,抗癌往往意味着维持平衡,在病理情况下,抗癌则意味着逆转生长、增殖、迁移和代谢等异常的肿瘤特性。另一方面,促癌往往意味着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和代谢。然而,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和代谢往往...
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对依维莫司疗法产生抗性
依维莫司是一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的抑制剂,能有效作用于mTOR途径导致的肿瘤转移。一个转移性甲状腺未分化癌病人在接受依维莫司治疗18个月后产生了抗性,但它产生抗性的途径现在还是未知的。 病人是一位57岁的女人,在2010年发现脖子左边有肿瘤迅速过大。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在嗜酸性瘤细胞变体中发现了3.8cm的未分化甲状腺肿瘤。在手术3周...
PLoS ONE: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的摧毁癌细胞的化合物- EBC-46
近日,来自QIMR伯格霍夫别墅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一种热带雨林植物的种子制成的实验性药物在前期临床试验中成功地治愈了实体瘤,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 文章中,研究者Glen Boyle表示,单一剂量注射药物EBC-46会明显抑制许多人类肿瘤模型中肿瘤的生长,该药物很有可能后期将应用于病人机体的研究;将EBC-46直接注射入黑色素瘤及头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