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 解密顶刊文章——时空组学驱动精准发现引擎
【直播】破卷之战:新修饰战队重燃科研创新力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94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预示危重病人长期肾脏损伤及死亡风险的生物标志物

2015-01-15

  近日,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危重疾病早期两种尿液生物标志物的较高水平和急性肾损伤(AKI)病人的长期预后不良结果直接相关,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上。AKI是一种经常影响重症监护病人的疾病,而且其往往在严重感染及术后会持续病症数小时至数天。 &e...

“2014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候选名单 生物医药领域19人

2015-01-13

  曹雪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28岁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的医学教授,40岁时成为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41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在,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的院长,他没有显示出脚步放缓的迹象:当选《细胞》杂志新一届编委;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又“发现”RNA病毒逃逸人体天然免疫机制,提出...

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美国AKESOgen公司就跨国基因组学服务达成合作协议

2015-01-12

  2015年1月13日,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BC)与美国AKESOgen公司就跨国基因组学服务达成企业战略合作联盟。   通过本次合作,可集成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基因组学和生物标志物领域的专业服务优势与AKESOgen公司在测序、基因分型、甲基化检测、表达检测、PCR、qPCR、拷贝数检测以及核酸抽提等方面的专...

饱受争议的DNA激光打印,激发创造新生物的可能性

2015-01-12

  在我们的帮助下,这个星球上任何人只要有点钱就可以创造新的生物了。玩法大变,我们将会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Austen Heinz 是生物科技创业公司Cambrian Genomics的 CEO,这家只有 11 人团队的小公司已从 120 多位投资人那里融到 1000 万美元。他们目前主要为大医药公司打印 DNA,如...

一位美国生物教授谈教授之路:艰辛!

2015-01-10

  在今年六月美国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协会会刊上,比尔 苏利文(Bill Sullivan,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教授)发表文章 Road To Professor,谈了他教授之路的辛苦,以及眼下美国科研界的弊病,此文在美国引起广泛反响。   读后感慨良深。这是一封虚拟的写给父母的信,陈述了当代科研工作者的抱负,奋斗,所受到的不公正,和为...

7种有趣的生物识别技术

2015-01-09

  生物识别一直被认为是将来身份认证的重头戏,它可以取代/补充那些所谓的私密信息——密码,个人认证码等等,将其转变为直接的身体认证。不过尽管在此领域已经存在很多先进技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黑客们已经能够绕开某些生物认证技术比如指纹认证和人脸识别等,但仍然有还无法破解的更加高级的认证方式。有些专家甚至由于其太精细而担心这些技术的可靠性...

Moderna融资4.5亿美元,掌握颠覆性生物制药技术

2015-01-09

  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 Therapeutics在本周早些时候宣布,该公司在新一轮融资中募集4.5亿美元,其投资者包括维京全球投资(Viking Global Investors LP)、Invus、RA资本管理(RA Capital Management)、威灵顿管理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 Company, LLP)...

2015生物医药研发领域5大趋势

2015-01-09

  在生物技术领域,预测未来趋势是很难的一件事。药物研究的风险无处不在,行内人士常说,如果整个医药产业市场得了感冒,那么生物技术产业就会昏迷。但反过来,如果整体市场有了一丝春风,生物技术产业将会扬帆前进。明年这一领域将延续今年的趋势,当药企巨头继续为销售下滑发愁时,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却踌躇满志地在新药研发上前进,并获得持续的资金投入。因此,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生物技术产业仍将一片光明。药物研...

上海市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所在中山医院成立

2015-01-09

  上海市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成立和学术研讨会于12月22日在我院召开。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教处张勘处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包志宏副院长、我院朱同玉副院长参加会议。会上,张勘处长宣布了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成立“上海市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决定和任命。   上海市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挂靠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FDA专家14:0投票推荐山多士生物仿制药上市

2015-01-08

  美国FDA药物评审中心的评审员已经指出山多士公司的EP2006(在欧洲商品名:Zarzio)和安进的Neupogen相比没有发现“有意义的临床差异”。也就是说Zarzio和Neupogen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因此FDA评审员建议批准Zarzio用于治疗原研药Neupogen批准的所有五个适应症。笔者今天旁听了FDA专家小组(ODAC)的会议,第一时间获取了ODAC专家...

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广医大干细胞转化医学中心揭牌

2015-01-07

  广东新闻网广州1月6日电 (许青青)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与广州医科大学共建的干细胞转化医学中心,近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揭牌。按照协议,广州生物院负责技术支持,广州医科大学负责干细胞成果的临床转化和提供研究场所。中心地点设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双方共同配置和利用现有科研及临床资源,促进基础研究成果临床的应用转化。 &...

类比分析:生物制药产业的北上广

2015-01-06

  制药工业即将开始2015年的精彩博弈,今天作为热身我们谈点轻松的话题,拿生物制药和大家有切身体会的房地产做个比较。   过去20年中国最好的投资无疑是大城市如北上广的房地产,比如北京的学区房过去20年涨了30倍。所以早期的买房者无不庆幸当年的英明决定,而看走眼的人则追悔莫及。现在房地产的大潮似乎已经过去,再想在房子上20...

科研临床的百宝箱——生物银行

2015-01-05

  生物样本库,又称生物银行。据权威市场分析人士分析,2015年全球生物银行市场可达239亿美元。生物银行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则是:帮助科学家进行疾病研究和治疗,促进人类健康。正如英国生物银行首席科学家和执行官罗瑞·考林所说,生物银行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庞大和详细,希望科学家能够使用它们"。   生物样本库是重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GEN:2015年生物医药十大趋势

2015-01-04

  1. 大数据   如今,大家都在谈论大数据的挑战。生物统计学家和生物信息学专家正在解决难题,并开发复杂的解决方案来处理海量的信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大数据将在2015年变得更大。   2. 生物仿制药   Frost & Sullivan公司预计,生物仿制药的市场规模将从2013年的12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230亿美元。截至11...

生物大数据研讨会聚焦前沿问题

2014-12-30

  首届中国生物大数据统计方法研讨会近日在重庆举行。会议围绕大数据统计方法与传统统计方法的关系、生物大数据的特征与分类、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功能与运用等前沿问题展开专题报告和自由研讨。   会议由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统计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

Nat Commun:科学家发现可以控制生物钟的关键分子

2014-12-24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圣路易斯大学(Saint Loui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可以控制生物钟蛋白质的关键小分子,这就为控制机体的昼夜节律来有效治疗和昼夜节律相关的机体异常,比如睡眠障碍或焦虑症等提供一定的研究数据。   昼夜节律...

中源协和1.187亿元收购北科生物13%股权

2014-12-24

  12月23日,中源协和发布公告称,决定溢价20%,以1.187亿元收购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3%股权。中源协和表示,此次收购将在在国家政策重新规划和确定后,第一时间实现干细胞产业化转化。   资料显示,北科生物拥有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数据最全面的体细胞临床研究安全性及有效性数据库(已超过8万人/次)和一体化产学研体系。据了解,北科生物已申报专利技...

2014年生物医学重要事件回顾

2014-12-23

  总体上说,2014年的生物医学是个小年,重大的突破性的进展比较稀少,分量也不够突出,但坏事和闹剧却不少,影响也恶劣,尤其是干细胞领域比较多。神经科学领域今年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也算是最大赢家。从热点程度上看,今年当属于干细胞、基因编辑、非编码RNA、表观遗传学、抗衰老因子、好脂肪酸分子、大便药丸、肠道菌群和新遗传密码字母等领域。   干细胞领域首先是关于STAP细胞的闹剧,日本年轻...

研究病原体?《自然》杂志认为须对微生物和宿主共同分析

2014-12-20

  19世纪80年代末,“病原体”这个术语开始被用来指代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从那以后,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中造就其致病能力的特质。一些重大发现如各种细菌和真菌毒素在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已经产生。的确,那些最久远和最可靠的疫苗诸如白喉和破伤风疫苗,通过促使人体产生让细菌毒素失效的抗体来抵御疾病。   然而,如果没有宿主,细...

《科学》预测2015年科研热点(生物类)

2014-12-19

  Science杂志公布了2015年值得关注的科研热点,也就是在未来一年内有可能出成果的研究方向。这包括北极海冰,复合免疫疗法,干细胞制备等。   联合免疫疗法 COMBINED IMMUNOTHERAPY   两年前,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将榜首颁给了癌症免疫疗法,在这两年内癌症免疫疗法持续升温,目前一大焦点就是联合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