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 解密顶刊文章——时空组学驱动精准发现引擎
【直播】破卷之战:新修饰战队重燃科研创新力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6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降脂重大里程碑!全球首个PCSK9抑制剂Repatha获批!

1970-01-01

生物技术巨头安进(Amgen)近日在监管方面收获重大里程碑,该公司研发的PCSK9抑制剂Repatha(evolocumab)喜获欧盟批准,标志着全球首个新一代PCSK9抑制剂类降脂药成功诞生!不过,赛诺菲的PCSK9抑制剂Praluent极有可能在本周五获得FDA批准,成为美国市场中首个新一代PCSK9抑制剂类降脂药。 PCSK9抑制剂是一类单抗药物,靶标是一种...

适度的激素抑制疗法或足以治疗甲状腺癌患者

2015-07-20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J Clin Endocrinol Metab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适当抑制或许和极端的激素抑制疗法对患者所带来的益处一样,极端的TSH抑制往往会引发副作用的增加,比如骨质疏松症及心率不规则的发生。   研究者Bryan Haugen博士说道,在病人中,如果TSH水平升高,则患者甲状腺癌复发...

科学家阐明特殊分子或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发展

2015-07-17

  每一位父母几乎都知道一句老话“感冒多吃点,发烧多饿会”,然而在癌症中如何供给或者饿死肿瘤或许并不是那么容易确定的,近日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刊登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发现,一种名为14-3-3σ的普通分子或许可以帮助解释癌症的代谢,即肿瘤形成、生长以及死亡的过程。   研究者Mong-Hong...

糖尿病药物可抑制癌症生长

1970-01-01

   最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科学家确定了一种新的机制,可传输刺激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关键物质,这一发现为对抗两种最致命的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癌细胞需要大量的葡萄糖来生存和生长,长期的研究已经确定了被动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称为GLUTS,作为人体给肿瘤传输葡萄糖的主要方法。 但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一项为...

汤森路透:PD-免疫抑制剂继续主导肿瘤免疫领域

1970-01-01

小野制药和百时美施贵宝(BMS)合作开发的Opdivo (nivolumab)是作用于T细胞、祖B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受体PD-1(程序细胞死亡蛋白1)的抑制剂,近来在肿瘤免疫(IO)治疗中有积极的临床试验结果。PD-1及其配体PD-L1和2(程序细胞死亡1配体1和2)在免疫系统中起着抑制T细胞活化的作用。此类治疗性单抗通过抑制肿瘤PD-1的表达,使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从而对抗...

一种抗癌药可能会适得其反

2015-06-30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与多种细胞功能有关,比如细胞生长和增殖,大多数癌症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机制激活PI3K,从而使其成为研究人员非常感兴趣的一个治疗靶标,许多PI3K抑制药物目前都处于临床开发的各个阶段。然而,PI3K抑制剂只表现出温和的临床活性,接受这些药物治疗的患者存活率改善不大。   最近,美国Wistar研究所的一项...

Oncogene:黑色素瘤病人抵抗BRAF抑制剂新机制

1970-01-01

在过去十年中,靶向药物的开发显著提高了黑色素瘤病人的生存率,但由于这些治疗方法并不能杀死所有肿瘤细胞,癌症复发的情况比较常见,而存活下来的癌细胞会适应治疗药物并产生抗性。最近,来自美国moffitt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了导致黑色素瘤细胞抵抗靶向BRAF的抑制剂药物的新分子机制,并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oncogene上。 ...

NatureCommu:靶向细胞骨架抑制肿瘤转移新发现

1970-01-01

近日,来自美国的华人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利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发现了一些小分子能够特异性靶向参与肌动蛋白组装的关键蛋白--Fascin,同时证明抑制Fascin的活性能够阻断丝状伪足形成,抑制肿瘤的迁移和侵袭。 肿瘤转移的一个关键步骤是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细胞内细胞骨架蛋白的...

阻断特殊组蛋白或可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的发展

2015-06-18

  一项刊登在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奈山医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黑色素瘤患者机体中控制促生长基因表达的蛋白如果处于较高水平,那么这些个体或许更不易生存下去。   文章中,研究者表示,这种名为H2A.Z.2的蛋白质可以促进黑色素瘤细胞的异常生长,从而使其不易于治疗;H2A.Z.2同时也是包装基因的染色体结构的一部分,其可以开启或关闭基因的表达,该...

曹雪涛院士权威期刊发表miR-92a抑制抑癌基因p21的表达

1970-01-01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采用一种体内方法鉴别出了计算机算法无法预测到的目标miRNA,证实在肝癌中miR-92a作为一种致癌miRNA抑制了抑癌基因p21的表达。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6月10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曹雪涛(Xuetao C...

上海生科院等通过抑制Nodal信号获得外胚层前体细胞

1970-01-01

5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景乃禾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Ectodermal progenitors derived from epiblast stem cells by inhibition of Nodal signaling。该论文...

FDA专家组13:3支持PCSK9抑制剂Praluent上市

1970-01-01

今天FDA专家组以13票赞成、3票反对的投票结果支持赛诺菲/再生元的PCSK9抑制剂Praluent上市,明天将讨论安进的同类药物。虽然Praluent获得压倒性支持,但适用人群至少暂时不会太大。多数专家只支持极高风险人群如家族性高血脂症(14:2)和高CV风险人群(9:7),而反对在他汀不耐受人群使用(7:9)。再生元股票没动,赛诺菲下滑0.17%,安进躺着中枪下滑1%。&n...

细菌毒素蛋白或可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

2015-06-09

  创伤弧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其分泌的毒素会引发肝脏疾病个体发生致死性的感染,然而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创伤弧菌分泌的毒素或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这或为后期开发新型的癌症靶向疗法提供希望。   文章中,研究者Karla Satchell表示,创伤弧菌分泌的一种多功能自动处理重...

Naturecommunication:E3连接酶抑制ERK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干性

1970-01-01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缅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一种E3泛素连接酶在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囊胚的内细胞群,能够进行自我更新同时具有多能性,具有分化成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胚胎干细胞的强大分化能力广泛应用在发育过程研究及细胞治疗开发等重要用途上。...

抑制乳腺癌转移的法宝

1970-01-01

   最近,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人员,将精雕细琢的纳米粒子与大自然一种有效的干扰物相结合,来阻止小鼠模型中三阴性乳腺癌的扩散。 目前,这种高侵袭性的肿瘤亚型难以管理,FDA也没有批准的靶向治疗。但是,最近在《Cancer Research》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使研究人员乐观的认为,他们握有颠覆三阴性乳腺癌“游戏规则”的法宝。 这...

Genes&Devel:科学家鉴别出可抑制致死性脑瘤癌基因表达的小RNA分子

1970-01-01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Genes & Development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miR-182的小RNA分子可以抑制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小鼠机体中的促癌基因的表达,而GBM是一类致死性难以治愈的脑瘤。 目前标准疗法药物主要是通过损伤DNA来阻断癌细胞再生,而新型方法则会阻断产生癌细胞的来源,即过表达特定蛋白的基...

Nature Reviews Cancer:联合免疫疗法:对肿瘤的三重打击

2015-04-30

尽管单一的免疫检验点抑制剂作为肿瘤免疫治疗,显示出了的好的前景和希望。然而,最近有数据显示,将这些抑制剂联合使用,可能再加上其他的治疗方法,例如,放疗,将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Nature杂志上报道,Minn和其同事们发现,联合抗体(分别靶向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配体1(PDL1)介导的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介导的免疫检验点)和放疗,可以通过不同的,...

基因激活疗法可抑制小鼠肝损伤

2015-04-28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化学家Hsian-Rong Tseng 说:“这是一项非常令人兴奋的工作,这将使转录因子传输到另一个不同的领域。”   我们的细胞产生超过一千个独特的转录因子,它们每一个都会结合到DNA的一个特定区域来提示基因的转录:从DNA创建 RNA模板来合成新的蛋白质。改变这些因子的活性将会增加...

Ecancermedicalscience:姜黄素或可有效抑制和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的口腔癌

2015-04-26

  刊登于国际杂志ecancermedical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研究者表示,姜黄素,一种在印度和亚洲人家中烹饪常见的黄色调味料,其或许可以有效治疗和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的口腔癌。   文章中,研究者表示,姜黄素对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HPV是一种可以促进宫颈癌和口腔癌发生的病毒,目前并...

Stem Cells:科学家揭开抑制肺癌干细胞活性的分子机制

2015-04-09

  肺癌是常见的第二大癌症,而且其也是引发患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估计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5.8万人死于肺癌;很多科学家们都认为靶向作用肺癌干细胞或许可以完全清除肺癌组织,而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Stem Cell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Moffitt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揭示了一种新型机制,其或许在肺癌干细胞的维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癌症干细胞是肿瘤中的一组细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