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 解密顶刊文章——时空组学驱动精准发现引擎
【直播】破卷之战:新修饰战队重燃科研创新力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228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免疫疗法无效可能是少了“它”?华盛顿大学最新研究提供针对多种癌症免疫疗法的新方法

2023-02-17

今天,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发表论文“CD5 expression by dendritic cells directs T cell immunity and sustains immunotherapy responses”,结果发现利用DC上的CD5可能是提高针对多种肿瘤的免疫疗法疗效的有希望的途径。 https://www.s...

【重磅成果转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鼎晶生物达成“乳腺癌多基因检测”技术成果转化战略协议,助力乳腺癌精准治疗

2023-02-17

乳腺癌的诊治已迈入精准医学时代,综合患者的基因检测报告有望制定个性化的诊疗计划并提升疗效。精准检测是实施精准治疗的前提,如何开发中国人群特异的精准检测方案并实现临床转化是制约精准医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实现肿瘤的精准预防、精准诊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浙江绍兴鼎晶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围绕 “乳腺癌多基因检测”技术成果开展转化合作,签约总价高达310...

非小细胞肺癌最长随访结果发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表明纳武单抗新辅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2023-02-16

2月15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所属期刊《临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了题为“Five-Year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Neoadjuvant Nivolumab in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的论文;其5年临床随访结果显示,...

颠覆认知!密歇根大学最新研究攻克“不可成药”的抗癌靶标,成功实现体内肿瘤消退

2023-02-16

通过利用细胞垃圾处理功能,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可以从细胞培养物和小鼠中消除STAT5,为癌症治疗的潜在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论文“A selective small-molecule STAT5 PROTAC degrader capable of achieving tumor regression in vivo”近日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  ...

越甜蜜越危险!牛津大学11万人研究发现,糖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正向关联!

2023-02-15

近日,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BMC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s between types and sources of dietary carbohydra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UK Biobank participants”的研究。该研究评估了膳食碳水化...

【Science子刊】南京大学殷武教授课题组揭示非小细胞肺腺癌免疫逃逸新机制

2023-02-15

2023年2月10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殷武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围绕肾上腺产生的内分泌激素物质-内源性哇巴因( EO)的新生物功能展开研究,通过大量的临床样本检测与生物学功能确认,发现EO是一种能促进NSCLC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新内分泌激素物质。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最新研究证实:新辅助免疫治疗显著改善对结直肠癌的长期疗效

2023-02-14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步升高。据统计,仅2020年,我国新患结直肠癌患者就为55万,占新确诊癌症人数的12.2%;而在所有的结直肠癌中,错配修复蛋白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结直肠癌约占10%-15%。如何提高这部分人群治疗效果、生存率等,一直是临床医学所聚焦的问题。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丁培荣、张晓实、潘志忠领衔的多中心团队在...

昆士兰大学脑研究所最新发现:猴头菇活性提取物可促进神经生长并增强记忆力

2023-02-13

研究背景  01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也称为狮鬃菇,是一种益智真菌,因其神经营养(neurotrophic)特征而闻名;然而矛盾的是,目前它们还是主要被用于治疗其他疾病,例如胃疼、作为癌症的预防性治疗等。(Kim et al., 2013)。已有一些研究报告了猴头菇强烈的神经营养作用,并鉴定了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糖、猴头菌素、猴头菌碱...

【Cell】四川大学联合牛津研究:首次发现骨中存在淋巴管!

2023-02-13

近日,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四川大学陈俊宇为共同第一作者)在《Cell》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结合高分辨率光片成像和细胞特异性小鼠遗传学,证明了小鼠和人类骨中淋巴管的存在。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1574-4?_returnURL 研究背景  01  ...

南方科技大学等团队:低浓度纳米塑料颗粒即可诱导人体肝脏和肺细胞功能障碍

2023-02-11

纳米塑料对关键细胞器产生影响  01  直径小于0.1μm的纳米塑料(NPs),已作为工程纳米材料被广泛用于各类产品中——尤其是用于诸多个人消费品中(例如含有微珠的洗发水、磨砂膏等个人护理产品)。此外,人类活动也排放出大量的塑料废弃物(约9,900万吨),这些塑料废物在紫外线辐射、水解过程、机械性磨损以及生物过程的作用下,会不断降解释放出二次NPs(secondary...

哈佛大学超9万人研究表明:每天一罐可乐,肝癌风险增加78%!

2023-02-10

南卡罗来纳大学、哈佛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证明每天喝一罐以上的含糖饮料的女性,相比每月喝不超过3罐含糖饮料的女性,肝癌风险上升78%!该研究发表于《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 https://academic.oup.com/cdn/article/6/Supplement_1/259/6606794 ...

每天一个鸡蛋,降糖又降压!波士顿大学最新研究表明每天一个鸡蛋可降低28%糖尿病风险,32%高血压风险

2023-02-09

近日,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营养学期刊《Nutrient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Egg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s of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in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 Adults "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每周吃五个或更多鸡蛋的人...

【Cancer Research】果糖促癌!中山大学庄诗美教授团队揭示其促进肿瘤生长及转移机制

2023-02-07

2023年1月30日,中山大学庄诗美团队在《Cancer Research》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果糖代谢通路中的多个调节因子,果糖转运蛋白 SLC2A5 和果糖代谢酶己酮糖磷酸激酶 (KHK),在肝细胞癌 (HCC) 肿瘤内皮细胞中表达上调,饮食果糖增强了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转移。 https://doi.org/10.1158/0008-5472.C...

【Nature子刊】瑞士巴塞尔大学团队找到驱动T淋巴细胞耗尽的基因,提高细胞免疫治疗有效性

2023-02-05

一场艰苦的战斗需要耐力。对于白细胞——尤其是参与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的T淋巴细胞或T细胞——而言也是如此。然而,在与癌症的战斗中,T细胞可能会筋疲力尽。近日,瑞士巴塞尔大学生物医学系及巴塞尔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驱动T淋巴细胞耗尽的基因,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https://www...

最新抗癌疫苗!西北大学院士团队研发球形核酸疫苗,既可以高效持久抗癌,又可以可提高多种疫苗效力

2023-02-04

近日,美国西北大学国际纳米技术研究所 Chad A. Mirkin 院士团队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研究论文“Multi-antigen spherical nucleic acid cancer vaccines”,开发了一种显著提高多种癌症疫苗效力的新方法。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

【Cell子刊】类器官领域重大进展!复旦大学夏明宇团队成功建立首个具有功能性突触的耳蜗类器官!

2023-02-03

近日,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夏明宇团队首次通过分期3D共培养系统建立了具有功能外周听觉环路的耳蜗类器官,并通过一系列形态学和电生理学检测,证实了类器官内细胞和突触的功能,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研究提供了复合类器官研究平台。该研究发表在《Stem Cell Reports》上。 https://www.cell.com/stem-cell-reports/...

一口含糖饮料一撮发!清华大学最新研究,揭秘含糖饮料与脱发之间的联系

2023-02-03

近日,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营养学期刊《Nutrient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and Male Pattern Hair Loss in Young Men "的研究论文。研究显示,摄入的含糖饮料越多,中国年轻人的男性型脱发风险越高。而且,与不喝含糖饮料的人相比,每周饮用超过7次(>3500毫...

【Gut】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发现YTHDF1可增强结直肠癌的抗肿瘤免疫并增强抗PD-1的疗效

2023-02-01

1月30日,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在《Gut》杂志发表题为“Targeting m6A reader YTHDF1 augments antitumour immunity and boosts anti-PD-1 efficacy in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YTHDF1通过m6A-p65-CXCL1/CXCR2轴损害抗肿瘤免疫,促进结直肠癌,作为免疫检查点...

新加坡国立大学为现有药物注入新活力,对抗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023-01-31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癌症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现有药物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抗一种称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T-ALL的血癌。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着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治疗策略,但疗效却远不及B-ALL。同时,T-ALL还有着更易诱导化疗失败和早期复发的特点,复发后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 增强子活性的小分子  0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

【NAT CELL BIOL】加州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对胰腺肿瘤启动至关重要的新分子途径

2023-01-30

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Pancreatic cancer cells upregulate LPAR4 in response to isolation stress to promote an ECM-enriched niche and support tumour initiation”的研究。该研究发现,胰腺肿瘤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