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28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德国卢森堡大学研究人员因数据造假被撤稿
据Retraction Watch网站消息,由于论文的第一作者被调查出有学术不端的行为,《致癌基因》(Oncogene)准备撤销德国卢森堡大学一研究小组的的一篇论文。 该论文主要研究某基因在乳腺癌细胞入侵时发挥的作用。该论文于2010年发表,2012年就经调查确认论文第一作者Guillaume Vetter博士学术不端,但直到现在该稿件还未被撤销。对此,卢森堡大学生...
复旦大学发表全球第一个脑膜脓毒黄杆菌 全基因组完成图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陈力课题组在国际上第一次获得了完整的脑膜脓毒黄杆菌全基因组序列,为该菌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研究成果于2015年6月25日发表在最新一期Genome Announcements(基因组通报)杂志上。文章的主要作者有,孙桂芹,王蕾,策力木格和陈力等。 脑膜脓毒黄杆菌,学名为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
香港理工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揭示癌症基因关系
23日从香港理工大学获悉,该校癌症基因组的大数据分析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建立一个创新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分析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在癌症中基因网络的失控机制。 这项突破是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讲座讲授翁一鸣、陈颖志和黄思铨联同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专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所取得的成果。 研究团队还发现诊断及治疗慢性骨髓细胞白血病的潜在标靶基因——核磷蛋白(NPM1)及...
专业解读:东京大学宣布可利用新型纳米胶囊准确攻击癌细胞
昨天,一则题为“东京大学宣布可利用新型纳米胶囊准确攻击癌细胞”的新闻报道发表在新华视点微博,然后迅速在各大媒体相互转载。该新闻简要提到了东京大学一个课题组开发出了可以精准定位癌细胞的纳米胶囊,或许能够在五年内上市。该新闻极大鼓舞了人心,有的人甚至觉得是发现了癌症的万灵药,癌症的治愈指日可待,对于癌症未来我们不用忧虑。 然而,癌症,作为一种存在着诸多形式的疾病...
为向人类“头移植”发出终极挑战 哈医大学者将尝试猴脑移植
18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悉,哈医大二院任晓平教授宣布,将带领他的团队尝试首例灵长类动物脑部移植,进而向医学最前沿的人类“头移植”发出终极挑战。 1999年,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任晓平参与完成了世界首例人体手移植手术。2012年,任晓平回到故乡哈尔滨,并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转化医学中心及附属第二医院组建了他的科研团队,开始尝试小鼠、猴动物头移植。2013年,在...
同济大学王启刚教授团队取得多功能纳米生物探针研究重要进展
纳米凝胶,即纳米尺寸的凝胶,是高分子通过化学/物理交联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纳米颗粒,广泛应用于在药物传输、生物成像应用中。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凝胶既有凝胶体系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点,又能结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功能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最近,同济大学化学系王启刚教授团队在多功能纳米凝胶基生物探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最新研究成果...
中山大学Nature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G蛋白偶联受体(GPCRs)重要调节蛋白β-Arrestin1通过炎症介导的Akt信号推动了肝细胞癌变。这些研究成果发布在6月16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吴斌(Bin Wu)教授和陈规划(Guihua Che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
厦门大学PNAS表观遗传学新文章
来自厦门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证实,热休克蛋白HSP70精氨酸甲基化调控了维甲酸介导的RARβ2基因激活。这项研究发布在6月16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厦门大学药学院的刘文(Wen Liu)教授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Michael G. Rosenfeld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刘文教授主要从事表观...
屠呦呦获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
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官方公布获奖信息 2015年6月4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公布2015年度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的授奖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员因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获此奖。同获此奖的还有纽约医学院从事抗疟疫苗研究的露丝(Ruth S. Nussenzweig)和维克多(Victor Nussenzweig)两位教授。该奖将于今年10月1日...
清华大学Cell子刊发表表观遗传学新成果
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决定着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学景观。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能共同起作用调控基因的表达,但人们并不清楚它们在作用机制和功能上的具体关联。 清华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改变DNA甲基转移酶的组蛋白识别区域会影响表观遗传学景观和小鼠的胚胎干细胞。这一成果发表在六月十一日的Molecular ...
钟南山:复旦大学已研制出MERS病毒抗体
钟南山:据我所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研究团队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合作,联合开发出一种针对MERS冠状病毒的超强活性全人源中和抗体M336,动物实验非常有效,希望能尽快进行临床试验。MERS病毒在体内有很高的病毒载量,靠抗体杀死病毒比较有效,比研制抗MERS病毒要快得多。 对话人物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目前担任广东省...
南通大学附院医生跳楼身亡:一个月两起医疗人员自杀事件
一个月来两起医务人员自杀事件 今天凌晨,本市虹桥路上怡安花园小区2X幢,一名中年男子从顶楼跳下,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据了解,死者姓仇,45岁左右,是南通大附院放疗科的一名副主任医生,其妻子也是一位医疗工作者。他家住在五楼,凌晨他从顶层阁楼跳下。 仇某早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2003年南通大学硕士毕业,刚刚又获得博士学位,事业有成,平时对...
哈佛大学教授因数据有误撤销《感染与免疫》论文
据Retraction Watch网站消息,由于数据出现重复利用,哈佛大学医学院Samithamby Jeyaseelan教授撤销了发表在《感染与免疫》(Infection and Immunity)上的论文。 该论文主要研究NOD2基因应对大肠杆菌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所起的作用。《感染与免疫》发布通告称,论文发表后,有读者发现...
广州中医药大学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斌参加了在悉尼举行的中国(广东)―澳大利亚经贸合作交流会。黄斌代表学校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在中澳合作交流会结束后,黄斌一行应邀访问了该校,就合作开办教育项目、开展健康科学和相关领域研究等事宜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确定了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回访的时间。 在此期间,黄斌一行还访问了位于悉尼的澳大利亚中医学会,与该学会会长韦国...
浙江大学Nature子刊癌症干细胞研究重要发现
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色氨酸代谢物可通过抑制Oct4转录调控干细胞样癌细胞的增殖分化。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6月10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王英杰(Ying-Jie Wang)研究员。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胞内外信号调控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核心干性转录因子在肿...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刊登权威杂志
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长度为18―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它主要通过与靶标基因3’UTR的完全或不完全配对,降解靶标基因mRNA或抑制其翻 译,从而参与调控个体发育、细胞凋亡、增殖及分化等生命活动。在人类疾病包括癌症中显示了异常的表达模式和功能异常,有实验证据表明,miRNA 可以担任抑癌基因或者癌基因,与肿瘤的形...
清华大学团队研发精神健康卫士“懂你”——人类寿命有望延长15%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进步,人们开始注意个人生理卫生,人的寿命比100年前延长了50%,各种身体监测的设备应运而生,然而心理健康领域的监测设备依然匮乏。最近10-20年来,很多富有的人因为压力过大,负面情绪过高而英年早逝。有关专家研究发现,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将导致人的寿命至少缩短15%。 其实心灵上的创伤也是需要治愈的,这是非常简单...
中国科技大学Nature子刊干细胞研究重要发现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中科院的研究人员证实,线粒体E3连接酶March5通过抑制ERK信号维持了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的干性。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6月2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中国科技大学的吴缅(Mian Wu)教授、梅一德(Yide Mei)教授和安徽医科大学的Lin Mia...
楚天科技与国防科技大学合作研发医疗机器人
日前,深交所“践行中国梦・走进上市公司”活动中,楚天科技(300358)董事长唐岳面对90多名投资者的到访,如此描述行业和公司未来的“智能化”蓝图:“未来机器人将成为制药装备的一个普通工具,届时智能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迅速放大,公司面临产业转型升级、扩大体量的绝佳时间窗口和机遇期。” 借助医药装备4.0的布局,唐岳希望公司成为全球行业领军企业之一,“2025年,公司...
中国药科大学柳军博士PNAS发表免疫研究新成果
来自威斯康星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Norris Cotton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免疫检查点蛋白VISTA和PD-1非重复性调控了鼠类T细胞反应。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5月11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威斯康星医学院的助理教授Li Wang博士,中国药科大学的柳军(Jun Liu)博士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