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83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呜呼哀哉!半月内三名医生倒下
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两家全国顶级的医院里,就有三位医生倒下了! 10月12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张普柱医生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5岁; 10月24日,阜外医院麻醉医生昌克勤在手术室内突然昏迷,发现时已无呼吸,抽搐,CT示脑干出血30ml。宣武天坛会诊认为预后极差,据其医生同事介绍,目前处于中度昏迷,在宣武...
走近麻醉医生:疲惫,不该是学科标签
10月2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医生昌克勤倒在了工作岗位上。麻醉医生被称为手术中的“生命护航员”。据不完全统计,近2年来,全国已有约15名麻醉医生猝死,大部分是青壮年医生。仅今年媒体报道的麻醉医生猝死案例就超过5例。在为昌克勤祈福的同时,有关麻醉医生过度劳累的问题也引发业内外热议。有医生在微信中感言:“大家为昌大夫落泪,不仅仅是因为他,也是为自...
医生观点 | 《因为是医生》解读世界最忙人
二〇一四年四月底,暮春,心内科三线夜班结束,我从协和医院老西门走出,转王府井,赶在新华书店九点半开门的一刻踏进,买下这本《因为是医生》。 在回家的地铁上,我翻开了第一页,随即和书中四个内科总住院医师一起再次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临床历险、一次又一次的生命重托、一次又一次的感情激荡……直到和他们一起站在舒雪娴——一位罹患晚期肿瘤...
“医学新青年”——夜空中最闪亮的星
编者按:本篇是北京协和医院一名医生的投稿。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协和人所特有的才情和风流:家国梦交织着小清新,未来希望渗透着历史感悟,有放眼世界的胸怀也有偏居一隅的自恋。在这座号称帝都的城市里,本文作者和他的那些心怀慈悲,同心同德,共赴远大前程的医学新青年们,走到一起,共同关注青年医生成长,致力于打造一座有温度的人文医学之城,反映当代青年医生思潮,引领对未来医疗的思考和探索。这...
走进病理科,揭秘“医生的医生”
医生在检查储存的切片 医生在观察切片,进行分析。 核心提示提起病理科,不少市民或者患者都不太清楚这个科室到底是做啥的,有人会有误解,这是不是专门管理病历的科室?昨日,记者走进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为您“揭秘”病理科大夫们的工作:所有手术中切除的各种类型组织,都会送达这里,医生通过十几道程序...
放弃休息抢救患者,回家途中被撞受伤
一场车祸,让我们的目光注视到一名普通外科医生身上。家常便饭式的加班加点,为了患者放弃休息,在工作岗位上超负荷“运转”,没时间陪伴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在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当下,也许通过杨勇医生的经历,我们更能了解一名医护人员所处的工作、生活状态,也让我们对医护人员这个群体,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 23日夜里11点半,刚刚加班...
院长眼中的护士长应是啥样?
当前护士长管理队伍的现状 一是虽尽心尽职,但能力跟不上。有些护士长工作很认真,经常加班加点,忘我工作,但总感觉“使不上劲”,力不从心;工作中也是抓不住重点、有时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总是不见成效。自己很累,也很想把事情做好,但苦于找不到出路,终究原因还是能力的问题,缺少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缺少对事物的权衡和把握度,这是管理能力的缺失。这种能力...
美国医院如何用管理工具管理医生
医生作为自由职业者,一直以来是高度自律的团体,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名医的理念和意志。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向读者介绍了伟大医生把自己的理念和理想通过建立伟大的医院进行传承的故事,其中包括梅奥诊所,麻省总医院,约翰霍普金斯等伟大的医院。医生在千百年来执业的过程中,在希波克拉底誓言(Hippocratic Oath)的督促下信守着济世安民的承诺。医生的自律性比起用工具管理医生更为重要...
不后悔,当医生是会上瘾的!
北京协和医院心外科医生花苏榕,17小时坚守在手术台上,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当他凌晨2点回到住所,让倪萍好是心疼,连忙煎蛋煮夜宵犒劳他,并发问“后悔当医生吗?”花苏榕一脸笑容:“不后悔,因为有一份患者对你的感激,这种心里的满足是别的所有的工作都不能给我的,当医生是会上瘾的!” 浙江卫视在“明星真人秀”的浪潮里另辟蹊径,将目...
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医生的侮辱
导语: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花钱可以买来任何商品,但买不来生命和健康。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医生是生命的保护神,如果连医生都没有尊严,这个国家就算不上一个文明国家。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在我国,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
美国首位感染埃博拉亚裔女护士已经康复出院
中新社休斯敦 10 月 24 日电 (记者 王欢)首位在美国境内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达拉斯女护士范妮娜 (Nina Pham),最新病毒测试结果呈阴性,被获准于 24 日从马里兰州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 康复出院。 26 岁的范妮娜是越南裔美国人,在美国本土首例埃博拉病患、利比里亚人邓肯 (Thomas Eric D...
卫计委主任李斌: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事关医改全局。今年国家确定了 34 个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各省可结合实际选择扩大省级试点城市范围,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医疗卫生资源,推动机制建设,尽快取得突破。 推动破除“以药补医”、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取得新突破。今年,参与改革试点的公立医院都将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由此减少的收入,通过理顺医药价格、增加...
再见吧,以论文评职称!
近日安徽省卫计委出台了一个大快人心的政策:调整卫生系列高级职称的评审标准,降低论文数量要求,重视实践与医疗安全以及动手能力;对于县级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人员晋升副高职称更是取消了论文要求。 说起论文,不少医务人员满眼都是泪。职称和收入、地位、职位挂钩,若想晋级职称,不管是社区医生还是教学医院的医生,科研论文是必须迈过的...
一段夭折的企业医院集团筹建历程
当前,投资医院如沐春风,作为筹建某大型央企医院集团的见证人之一,笔者在各类医院集团不断涌现的当下感慨良多。特撰写系列文章,关注企业医院规划在新医改中的走势。 2008年新医改前夜,关于新医改的八个版本引发业界议论纷纷,各种观点甚嚣尘上。当时,我在一家央企下属医院供职,在院长带领下,也欲牵头联合集团内其他地区的几家医疗机构...
医生在西方缘何地位高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医师职业用它非凡的仁慈区别于其他职业。”这是著名现代医学大师、加拿大医生威廉·奥斯勒(1849-1919)的一句名言。其实在中国,“医者仁心,医者父母心”的说法也为人们耳熟能详。但近期接连爆出的恶性医患冲突让很多人产生疑问:中国的医生和患者何以从“救助关系”沦为“致命关系”?此类“白色暴力”让人同情医生的遭遇,但不间断出现的各种负面...
南京将试"诊间结算" ,看完病直接付钱
到医院看病,不少人最头疼的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排队,经常是排队时间远超过就诊时间,看一次病花掉半天甚至一天的情况并不少见。不过,以后可能就不需要如此“麻烦”了。10月22日,记者从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与南京日报新媒体中心等单位主办的南京“智慧医疗·智汇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南京将试点诊间结算,患者看完病在医生诊室里就可以完成缴费。第一家试点医院是南医大二...
读《因为是医生》|你知道内科“住院总”多少?
二〇一四年四月底,暮春,心内科三线夜班结束,我从协和医院老西门走出,转王府井,赶在新华书店九点半开门的一刻踏进,买下这本《因为是医生》。 在回家的地铁上,我翻开了第一页,随即和书中四个内科总住院医师一起再次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临床历险、一次又一次的生命重托、一次又一次的感情激荡……直到和他们一起站在舒雪娴——一位罹患晚期肿瘤的孕妇,为避免腹中胎儿受...
拆穿“医界良心”:近藤诚的癌症理论真相
最近在网上看到《大河报》、《沈阳晚报》在连载介绍日本放射医生近藤诚的理论和他的书。《大河报》的报道文章的题目是“可怕的不是癌症本身,而是‘癌症的治疗’”,并介绍由广东科技出版社翻译出版的他的畅销书《不要再上癌症的当》。因为题目很有冲击力,又迎合了民众对癌症和癌症治疗的恐惧心理,非常吸引眼球,引起强烈反响。书的封面将近藤诚称为日本最权威癌症专家,更是让普通民众深信不疑。 ...
三国演医——美国、日本和中国的行医比较(上)
我在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工作,有幸在实习期间参观过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和东京大学医学部,又在住院医期间到美国UCSF(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o)进行数月的交流。与国内行医比较,感触颇深,在此撰文,虽不免管中窥豹,但愿意与大家分享我所瞥见的那一“斑”。 先看装束 在美国...
李斌、尹蔚民在人民日报同日同版发声 医改要有新动作?
编者按: 《人民日报》10月23日第6版同时刊登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的文章。推动医改两大关键部委的“巨头”同日同版发声,他们到底说了什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下一步又有什么新动作?请参看健康界精心准备的“合集”。 最值得关注的可能还是医保整合问题。 李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