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83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习近平在江苏调研 指出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问题

2014-12-15

  13日中午,在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后,总书记先后到镇江和南京,走进基层卫生院、农业示范园和农民家庭,来到电子物流企业及科研单位,就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考察调研,同当地干部群众进行深入交流。   习近平:一些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的状况需要改观   总书记在镇江世业镇卫生院了解基层...

艾滋孕妇瞒病情 血染医生伤口

2014-12-14

12月11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生李晓霞(化名)使用艾滋病紧急预防用药已经停药一个多星期了。一个多月以前,她接诊了一位患有艾滋病的急诊孕妇,需要紧急助产。因为时间紧迫,输血全套的检查结果要第二天才能出来,她来不及等待结果,必须马上开始手术。而此时,家属和患者都隐瞒了患者的艾滋病病史。 手术期间,羊水和血液污染了李晓霞的脚,而恰巧她的脚上又带有伤口。她为此服用了28...

无线网络大“风”起 吹来医疗“云医院”

2014-12-14

“我把互联网比作一场风,‘大风起兮云飞扬’,那被风吹来的朵朵五彩祥云,正说明了在这场大数据颠覆医疗的时代,‘云医院’所开启的医疗服务新模式。”这是11月28日,以“变革的力量”为主题的2014东软解决方案海口论坛上,一位从事移动互联网“云医院”的专家所进行的形象描述。事实上,问诊不用到门诊等候,缴费不需排队,只要通过网络视频或语音电话就有医生为自己看病,所需药品通过网购可以送到家中,对高血压...

专业医疗剧:医生拍电影 治疗医患痛

2014-12-14

《医缘》,一部展现当下尖锐医患矛盾及年轻医务人员内心面临挣扎的电影,编剧兼导演名叫曹钟强,是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的一名资深麻醉科医生,该电影真实地还原了医生的工作场景,既经得起医生的检验,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医生。 近日,电影《医缘》首映式在上海影城举行。 与其他同类型题材电影不同的是,本片的导演兼编剧,是一名现实中的医务工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东...

年轻医生确保无纠纷的30条金标准

2014-12-14

凡患者拒绝之检查,须病程记录描述并由患者或其家属签字加带“后果自负”。我不止一次见过没钱治病的患者和家属拍着桌子喊:“谁让你替我省钱,我要的是人,是治好病。现在你们没治好,我要告你们。”---血的教训啊 01、 门诊的诊断须谨慎,尽量全面但模糊,留回旋余地,如“黄疸原因待查”等。(推荐) 02、 住院部收治后再次详细问诊及查体,莫以门诊为准,门诊诊断...

青壮年医生频频倒下,劳心劳力是主因

2014-12-12

  32小时连续手术,医生累瘫在手术台边;连续工作3个日夜,医生崩溃坐在地上大哭……最近,医务人员劳累昏倒甚至过劳死的事件频发,再次引发人们对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关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周祥勇在接受《医学界》杂志采访时,一连说出了9个倒下同行的名字,其中5人年龄仅30岁左右。 &emsp...

2014医改“深水区”,啃下哪些“硬骨头”?

2014-12-12

2014,深化医改第5年,会拿出怎样的成绩单? 取消政府制定的药品最高零售价,向药价形成机制“动刀”;民资、外资“进军”医疗迈开更大步伐,倒逼公立医院改革;严惩6类涉医违法行为,探索医疗纠纷处理法治化路径……2014年,深化医改下大力气啃“硬骨头”。专家分析指出,相比前几年完善基本医保、基本药物制度等工作,2014年的医改已触及更深层次的矛盾和机制。 ...

SCI,请淡出医生评价体系

2014-12-12

许多年来,“看病贵、看病难”的呼声响遍全国,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政府拿出许多钱来进行了一系列医疗改革,如:创建了许多新医院、老医院不断扩容、社会资本被允许进入医疗体系、医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等等,看病贵、看病难有了明显缓解。然而,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老百姓的病仍有很多没看好,很多病人还是不满意。如,我国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疗效几十年来没有根本改善,5年生存率在低水平徘徊,伤害医...

2015年医药电商会逼死医院吗?

2014-12-12

  据报道,食药总局目前正在召开内部会议,最后一次集体讨论《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出台前事项,如无意外,该《办法》最快将于2015年元旦后颁布。   马云的电商医药梦或许要成真了。此前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他抛出令医药行业人士心惊胆战的观点:“30年以后让医生找不到工作,让药厂消失!”   马云没有光说不...

挖个医生有多难?

2014-12-11

无论是外资医院还是民营医院,挖医生一直是最难的事情,而医生的能力决定了医院是否能吸引客流并做大品牌。这并不是多点执业,甚至自由执业就能撬动的。只要市场大环境不变,公立医院仍然是客流集中地,公立和私立医院给医生提供的职业机会仍然不对等,即使高薪也很难挖走名医。 从港大深圳医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港大深圳医院运营2年了,亏损严重,门诊量一直难有突破。打包付费加...

走进自杀医生的世界

2014-12-11

在美国,每年有400多名医生因自杀而死去(每年都折损一整个医学院的医生数),自杀率是普通人的2-3倍。而中国医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近8%,医学院入学照上的一些年青的脸庞,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为何我们将20来岁时、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用来学医?这一定是有缘由的。我们想做出一点改变,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想要拯救生命。但为什么最后,有些医生却为自己执...

作家沈从文与若墨医生的故事

2014-12-11

医患关系一直是国内存在的敏感话题。近日热播剧《青年医生》以及综艺节目《因为我是医生》都试图在缓解这一矛盾。沈从文有过一位非常好的医生朋友,名叫若墨医生。让我们看看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若墨医生事业有成,政治信念坚定,喜欢辩论,另有烟斗不离嘴的嗜好,却对女人没有兴趣。他说:“未来谁知道?医生就从不能断定未来的。且看现在罢,要明白将来,也只有检察现在。现在正像一个病人,只要热度不增加到发狂眩瞀程度...

“洋医生”在中国 不同的体验与感悟

2014-12-11

“看,我儿子长得像不像亚洲人?”吉昂扎古里(Guillaume Zagury)医生一面从钱包里抽出自己中国妻子和儿子的合影,一面用流利的中文问道。 从1995年第一次踏足中国至今,法国人扎古里曾在包括上海、苏州、天津、福建等多个城市和地区工作、生活。3年前,他来到北京明德医院做全职医生。 “和20年前相比,中国的医疗已经进步太多。”他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

“湘雅名医”龙剑虹:耐心是人生的一部分

2014-12-11

2014年11月1日下午,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牵头研制的2013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正式发布,并对分支学科进行了排行和提名。复旦版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被誉为针对中国最顶级专科和医院的评选,在这份刚刚出炉的榜单上,湘雅医院仅成立4年的整形外科获得学科提名,跻身于国家队的二级方阵。 4年来,从当初70多个平米的偏隅一室,搬入新医疗大楼占地1200平米的全新整形美容中心;医生从烧伤...

医生过劳死频发催动立法

2014-12-11

近一段时间以来,因为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精神长期过度紧张而导致医务工作者健康严重受损甚至猝死事件屡屡发生,而在麻醉界问题更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已经有十多位中青年麻醉医生因为过劳而猝死。就在12月2日,在手术台上倒下并昏迷了近40天的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医师昌克勤离世。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超负荷工作状态,仅靠缅怀、抱怨和呼吁是远远不够的,医生自己的组织能为改...

中国好医患:一次生死相托的手术

2014-12-11

在医患关系紧张而敏感的当下,上海第三人民医院最近遇到的一个病人堪称“中国好病人”——不仅向医生承诺,手术即便失败也不怪医生;相反,还要把遗体捐给三院。 令人欣喜的是,这个“80%-90%可能下不了手术台”的高风险手术成功了。但回头想,如果没病人的表态,医生有没有可能去闯这个难关? “80%-90%下不了手术台” 今年6月25日,对蒋阿姨来说很...

尊重生命 从保障医护人员不被打做起

2014-12-11

“我不能说我们有多高尚,只是想说工作中难免有漏洞,有失误,但我们在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时候,谁来保护我们的安全?”昨日,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一名护士在微博上写道。12月6日,她值夜班时,急诊科抢救室医疗设备被打砸,人员被打伤。12月5日,该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出诊时遭暴力袭击,一名怀有身孕护士也被打伤,出现流产征兆。连续出现暴力伤医事件,引起信阳社会各界热议,纷纷谴责...

真实记录:福州医生的一天

2014-12-10

从医27年,总共做了15000多台膝关节置换手术,平均每天4台,两条腿上都套着厚厚的黑色束腿袜,这是长期站着手术落下的病根——静脉曲张,现在小腿肿得厉害,但每天都有病人等着做手术,没办法歇下来,只能一年四季穿着束腿袜。试问,这是社会的幸运还是不幸呢? 近期连续发生多起医生猝死事件,悲剧接连上演,医生的“过劳”现象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上个月,在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

医院里的女汉子:巾帼不让须眉

2014-12-10

在医院里,我们总能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足以反映医院的工作强度。有些女大夫不用“当”,她们行事犀利勇敢,总冲在医疗最前线,无论吃苦之能耐,还是抗压之能力,甚至超过男大夫。这群人,大伙送她们高大上、华丽丽三个字,她们对此似乎也无比自豪和热爱。   没错,她们就是医院里的“女汉子”。  &ems...

图说北京医生的一天:走近爱“心”大使

2014-12-10

  中国是全世界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有近120万新生儿有出生缺陷,其中只有极少数可以获得及时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被称为新生儿的“头号杀手”。但先心病只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儿也能和健康儿童一样健康成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   记者带你走进国内综合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