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 解密顶刊文章——时空组学驱动精准发现引擎
【直播】破卷之战:新修饰战队重燃科研创新力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38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解读《CVD合并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

2014-11-13

我国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CVD)的高发国家。2型糖尿病(T2DM)和冠心病(CHD)、高血压可互为因果,共同导致心血管事件,加重肾功能不全。由此,《CVD合并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OAD)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应运而生,共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实用性强,不仅推荐了CV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筛查流程、诊断标准、用药原则和治疗目标,还对糖尿病合并CHD、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JCO]专家亲历:胃肠道肿瘤新药的不良反应管理

2014-11-12

随着新药进入到转移性疾病治疗领域,肿瘤护理在指导患者当心药物副作用及报告不良事件方面显得尤为重要。Jessica Mitchell博士讲述了她管理胃肠道肿瘤新药的不良反应的亲身经历,相关文章发表在J Clin Oncol 上。 尼苏达州罗切斯特梅奥诊所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执业护士 Jessica Mitchell在近期接受的一次采访中强调:”事实上,让患者感觉到自己被完全知情且有权提...

Jonathan Rothberg:生物科技领域的史蒂夫•乔布斯

2014-11-11

  乔纳森·罗森伯格(Jonathan Rothberg)绝对堪称是生物界的风云人物。他早年分别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工学学士学位和耶鲁大学的分子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创立过五家健康和生物科学公司,为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且在过去七年间,他将自己创办的两家基因研究公司454 Life Sciences和Ion Torrent...

专家释疑:干细胞如何治疗糖尿病?

2014-11-10

  糖尿病主要分成两大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是因为胰岛β细胞受到自身免疫系统的破坏,无法分泌足量的胰岛素,需要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和控制高血糖。2型糖尿病则与胰岛素抵抗和(或)进行性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有关,通俗地说就是胰岛“变懒”了,分泌的胰岛素不够,所以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晚期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高血糖。   当然,除了使用胰岛素,还有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是在通过药物...

国际生命科学专家会聚龙岗讲述“基因的秘密”

2014-11-09

  一张张色彩鲜艳的图片,一个个鲜活的实验案例讲解,把与会者带入了基因的世界。11月5日下午,国际生命科学专家产业高峰会在龙岗区举行,3位国际知名专家为来自国内外医疗卫生系统及生命健康产业的企业代表等150余人讲述了“基因的秘密”。龙岗区副区长杨莉主持会议。   会上,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得主Craig Mello教授、麻省大学医学院基因治疗中心主任高光坪...

专家分析四中全会后食药监管未来走向

2014-11-04

  十八届四中全会用相当大的篇幅讨论一件事情:食品药品监管事权的改革和体制的重新调整。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或者说药品事权的划分会往中央集中,权力会往上收,食品事权的划分把更多的责任和权力往基层下放。简单归纳:药品往上收,食品往下放。   其他领域的改革都在讲简政放权,如何激发市场的活力,更多的调动企业积极性,为什么药品领域的改革权力要集中上收呢?这样一个改革往...

美国全球转化医学专家来张江分享成功案例

2014-10-29

  转化医学之----分子检测研究及研发成果新技术研讨会   在美国,尤其是在加州,人们对低成本、易于使用的个人监控或测试设备用于特定的病变----如阿尔茨海默氏症、癌症和中风有相当大的兴趣。广泛采用的保健(POC)设备会促进国家卫生保健系统的重视和提高这些系统的效率,尤其是减少去医院的次数及其相关医疗专业人员和医院资源的...

专家呼吁:我国医疗单位应尽快设立男科

2014-10-29

  长期以来,我国各大医院 (尤其是三甲医院) 均未设立独立的男科门诊,有关男科的疾病一般都归并于泌尿外科、内分泌科或生殖医学科等。在我国男性生殖健康状况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这种“缺科”现状显然不利于男性疾病的防治,因而专家呼吁,我国医疗单位应尽快设立男科,同时男性也应该重视自己的健康,有病及时就医。这是记者 10 月 18 日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男科...

治肝硬化有新招:日本专家用牙齿细胞治愈肝病

2014-10-28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近日,日本齿科大学的八重垣健教授和石川博准教授等人开发出了使用人类牙齿中提取的细胞来治疗肝功能衰竭和肝硬化的技术。该研究小组已通过小白鼠实验确认了相关技术的疗效,今后将在猪等动物身上进一步研究疗效及安全性,力争启动人类临床试验。   研究资料显示,牙髓中的干细胞可培养成各种各样的细胞。研究小组使用磁力将干细胞分离出来,...

广东网络医院上线在家可看三甲医院专家

2014-10-27

  候诊两个钟,看病3分钟?今后有条新路子再不用这样。10月25日,广东省网络医院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正式上线启用,这是全国首家获得卫生计生部门许可的网络医院。三甲医院的医生在线问诊后,可开出处方,或帮患者预约面诊、医学检查检验。   66岁的涂姨,三天前在所住的天河区一社区药房里体验了一把网络就医,成功拿到了治慢性骨关节炎的处...

肺癌病理及分子生物标记物 ESMO 专家共识

2014-10-23

  日前,Ann Oncol 发表了 ESMO 肺癌会议共识,专家们就肺癌(主要是非小细胞癌)诊断有关的病理学和分子生物标记物做出如下推荐:   推荐1:组织处理指南   样本处理   推荐使用10% 中性福尔马林缓冲液(4% 甲醛溶液)进行标准固定 [V, ...

人民网:专家号不该成了“白菜价”

2014-10-21

  医疗服务价格严重扭曲,已经成为深化医改的一大障碍。如果再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恐怕会极大地挫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最近,青岛 6 家医院的知名专家号从 9 元涨至 100 元。此项改革引发不小争议,很多网民认为价格偏高。   一个专家号 9 元,合理不合理?不久前,笔者家里马桶堵塞,物业公司派工人...

【专家】廖新波:医生像什么?

2014-10-20

  【导读】一代名医张孝骞说过,“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高尚的医德更是为后人所敬仰。他和他的名言反映出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品德、科学和严谨,而这句话的真髓精神,也许是经过磨练的老医生最懂。然而,今天,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反映的却是一种外部环境的变化,使更多的医生感觉到……   医...

心理健康从良好睡眠开始 且听专家如何讲述

2014-10-20

  医学论坛网讯 (驻地记者徐平鸽 通讯员张灿城) 2014年10月10日是第2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对于我们来说心身健康同等重要。而且,心理健康也是躯体健康的保证,而合理睡眠则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现代人饱受各种睡眠障碍的困扰,如失眠、入睡困难、过度清醒、早...

【专家指南】中国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

2014-10-20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肿痛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至20%,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肿瘤患者发生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风险比非肿痛患者高数倍。住院和接受积极治疗的肿痛患者是VTE发生的高危人群。国外循证医学研究发现,肿瘤患者伴血栓形成风险升高4.1倍,而化疗则升高6.5倍。在所有VTE患者中,肿瘤患者占20%,其中接受化...

北京各大医院依旧难挂号 专家号被炒至 1500 元

2014-10-15

  挂号难,一直是让人揪心的话题,日前,人民财经记者接到反映称,虽然各大医院采取了诸如电话挂号、114 挂号,网上挂号等措施,然而挂号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对此,人民财经记者调查发现,挂号难愈加剧烈,个别医院的专家号甚至被炒至 1500 元。挂号难的原因除了医疗资源的不足,“号贩子”炒作和扰乱市场,也让挂号难一直难以解决。   下午 5 ...

Nature:华科大教授联合美法专家发现“干扰素”两面性

2014-10-15

  干扰素分泌得少会不利于人体抵抗病毒,可干扰素分泌过多对健康也不是一件好事。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张贤钦和美国、法国专家共同领衔的相关研究揭开了这一奥秘。12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张贤钦介绍,干扰素对人体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以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干扰素分泌减少对抗感染的影响,而他们的研究发现,干扰素持续过量分泌对健康也...

雾霾侵袭人体免疫细胞 专家推荐吃什么?  

2014-10-14

  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严重。近期,健康专家通过研究又语出惊人,雾霾的巨大危害不仅在袭击人类的呼吸系统和皮肤。最可怕的,雾霾竟是人体白细胞的重磅杀手,它通过肺部直捣人体免疫系统进行破坏。为此专家给出新的解决方案是要外部防范,更要内部调节。换句话说,其实人们更应该从吃什么下手。    除去戴口罩、减少外出、经常清洗鼻口外,专家提出也可通过进补来...

美专家称抗击埃博拉正陷入“五个误区”

2014-10-13

  第69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库泰萨10日说,埃博拉疫情可能成为全球性危机,各方应加紧从资金、人员等方面继续为抗击埃博拉提供支持。世界卫生组织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日,全球7国累计发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8399例,其中死亡4033人。世卫组织官员相信,真正死亡人数可能比这一数字要高许多。   从事全球卫生...

复旦医学专家首度发现青光眼与基因变异“关系密切”

2014-10-13

  青光眼是全世界首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上海复旦大学13日披露,该校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专家孙兴怀领衔的青光眼遗传学研究小组与四川省人民医院、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等合作,经近3年研究,首次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与体内ABCA1基因变异存在显著关联。   校方表示,该成果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药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