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5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两校教授合作破解肿瘤细胞维持基因组稳定之谜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很快,其基因组“质量”却相当稳定——它们是怎么做到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希克森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沈华浩团队通过合作研究,首次发现肿瘤细胞在细胞分裂的多个阶段都存在DNA复制行为,并指出这是肿瘤细胞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关键。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一个完整的细胞分裂周期分为:复制前期(G1)、DN...
首例体内细胞基因编辑即将实现 有望治疗血友病
首例体内细胞基因编辑即将实现。这项技术将被试用于治疗B型血友病—— 一种能够导致自发性内出血的凝血功能紊乱病症。 这次临床试验的消息在近日于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上宣布。此次会议主要聚焦于一项叫作CRISPR的革命性基因工程技术,尤其是其在人体上的应用。 基因编辑是指删除、增加或改变一个基...
【重磅】美国前总统卡特脑部癌细胞消失,PD-1免疫疗法再受世界瞩目!
对神奇药物Keytruda的开发公司默沙东而言,这将是无价的代言!是最棒的圣诞礼物!2015年12月6日,美国各大主流媒体纷纷隆重报道,美国第39届总统吉米·卡特于6日发表声明说,医生在给他做完最近一次脑部磁力共振扫瞄后,没有发现此前在他大脑中出现的黑色素瘤(melanoma)或新的癌细胞。 卡特总统1924年10月1日出生...
【盘点】2015年度Nature杂志重磅级研究一览
时光飞逝,2015年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年里科学界有什么重大研究发现呢?本期小编就盘点了2015年Nature杂志的一些突破性研究。 【1】Nature:乳腺癌研究的4大热点问题 2015年11月18日Nature在线发表专家观点,系统性阐述目前乳腺癌治疗和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新的问题,展望未来乳腺癌研究的可能的进展。 1、...
美使用基因检测技术为珍珠港事件阵亡官兵找回身分
当地时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幸存者(左起)Clark Simmons,Armando Gallela和Aaron Chabin在纽约港无畏号航空母舰博物馆上参加纪念“珍珠港事件”74周年的活动。 中新网12月9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74年前经历日本偷袭珍珠港而大难不死的几十个美国老兵,于当地时间7日聚集在原地纪念当年阵亡的战...
普生携手美基因检测公司 攻精确医疗
国内伴随式诊断大厂普生昨(8)日宣布与美国基因检测公司Veritas Genetics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普生将与Veritas Genetics在基因检测业务上进行多面向合作,全面布局全球精确医学市场商机。 普生表示,此次双方合作,一方面由普生代理Veritas Genetics既有myBRCA等基因检测產品,另一方面将由普生在肝...
重磅:无创基因检测写入我国教科书,为历史开篇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临床医学越来越多地与基因组结合,显示出有别于传统医学的巨大优越性。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成本不断降低,让这种优越性得以大规模地应用到临床上。 无创基因检测被写入我国教科书 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概念计划,标示着个性化治疗方案将通过基因组学技...
【盘点】2015年度Cell杂志突破性研究一览
转眼间,2015年就剩不到30天了,2016年马上就要向我们敞开怀抱,那么科学界在2015年有什么重大研究发现呢?本期小编就盘点了2015年Cell杂志的一些突破性研究。 【1】Cell:用阿司匹林阻断癌细胞逃生之路 根据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在癌症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有可能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疗效。 Cr...
人民日报:“诺奖效应”能推动中医走多远
85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开启了诺奖之旅。北京时间12月7日晚,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大厅,屠呦呦用中文发表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10日,她还将出席颁奖典礼,实现中国大陆科学家诺奖零的突破。 屠呦呦获得诺奖,使一向被质疑“不科学”的中医,终于吐气扬眉、为国争光,更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医药这个伟大宝...
Alphabet推出Google生命科学部门Verily
在Verily网站最新的视频介绍中,Google宣布了其生命科学部门的新名字。该名为Verily的部门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Google生命科学部门在此前为人类健康做出了相关的研究,曾经是Google [x]的一部分。此次并入Alphabet的Verily将继续进行之前的研究项目。而目前,该公司在两年前研制的智能隐形眼镜也在新的网站页面中显示。在Veri...
曹雪涛院士:期待医学家和工程师深度融合
医学家和工程师,这两种看似差别很大的职业,正在融合和交叉的道路上越来越近。12月5—6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大会召开,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齐聚北京,全面展示了这个领域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当选为新一届理事长。 “生物医学...
山东德州实施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扩面项目
在我国,乳腺癌、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农村妇女由于受经济条件、医疗条件、健康意识等因素的制约,许多患有妇科疾病的妇女无法得到及时检查和救治。 ”市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科科长王斌介绍,通过“两癌”筛查,可以将宫颈癌、乳腺癌这两种危害女性健康的癌症,尽早地筛查出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两癌”发病率高,通过筛查...
关于细胞的10条信息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无论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生命形式,所有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并赖以细胞维持生命正常功能。科学家估计,我们的身体包含75到100万亿个细胞,且我们体内的细胞还有成百上千种不同的类型。细胞组成生命体的结构,提供稳定的能源,也是一种实现生命体生殖的手段。 以下10条信息,将为您提供关于细胞众所周知的事实,也可能是鲜为...
突破:上海交大新发现7项胃癌血清标志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炳亚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陶生策课题组进行合作,利用蛋白质芯片平台,筛选出7个新的胃癌血清标志物。相比于传统的标志物及其联合,新发现的胃癌血清标志物无论是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对于胃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这一研究成果于近日在蛋白质组学专业杂志...
屠呦呦领诺奖演讲全文:中国医药学是伟大宝库
12月7日下午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演讲,介绍了自己获奖的科研成果。 演讲全文如下: ===============================================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
什么样的人最易患癌?
导语: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是谈“癌”色变。强大的社会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让癌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一不小心,癌症就可能发生在你身上!这让很多人觉得恐怖,但并非完全不能从它的魔爪下逃离。癌症早期到底有哪些信号呢?饮食注意什么才能有效防癌?本期名医有话,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肺癌中心主任兼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和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的乳腺肿瘤科主任江泽飞教授谈癌症是可...
一步式的新型肿瘤检测芯片
最近,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UT-Arlington)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癌细胞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芯片表面癌细胞行为的实时跟踪。一种合成的RNA分子被涂覆在芯片表面上,以识别癌细胞。这个表面上“平静和安定”的细胞,在它们的膜受体与表面RNA分子相匹配时,就表现出有趣的舞蹈行为。研究人员使用有趣的图像处理技术,对这种行为进行了量化。...
Cell子刊:癌转移必须先征服环境
癌细胞扩散(又称癌转移)能够侵袭更多的人体组织,最终导致整个机体发生崩溃。在许多癌症中,癌细胞扩散才是最致命的威胁。人们往往可以通过手术、药物、化疗或者放疗成功治疗原发瘤,然而一旦癌症扩散到机体的其他器官就很难再进行遏制。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阻断癌细胞的转移途径,但目前成效并不理想。 Francis Crick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
Cell综述:肾细胞癌基因全景图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 是成年人原发性肾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最新一期(12月3日)Cell杂志的“SnapShot: Renal Cell Carcinoma”这篇文章总结了目前关于这种癌症基因全景图中的几个关键特征,主要途径,肿瘤演变和异质性等多方面内容,并且也介绍了肾细胞癌的相关治疗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