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 解密顶刊文章——时空组学驱动精准发现引擎
【直播】破卷之战:新修饰战队重燃科研创新力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5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马斯克和霍金获得“阻碍科技创新奖”

2016-01-21

伊隆-马斯克   你或许不认为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和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是技术恐惧者,毕竟马斯克的特斯拉促进了电动汽车市场的繁荣,而霍金则是物理学的泰斗级人物,但他们二人却因为担忧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获颁2015年“卢德奖”。   这个奖项每年由IT与创新基金会评选,专门颁发给那些试图...

2016年的四个医药健康行业发展趋势

2016-01-20

     想象一下智能手机作为互联网产业革命性发展的一个片段,刚刚问世8年的iPhone如今已经成为全球百万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前所未有地将他们与信息世界紧密相连。   医疗健康行业错过了这次历史性的革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行业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自己却没有因得到互联网时代的一点好处。相反的,医疗健康...

美国科学界激辩基因修饰技术英雄榜

2016-01-20

  1月14日,Cell杂志发表了Eric Lander一篇关于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发现历史的综述。三天之后,Jennifer Doudna公开驳斥这篇文章。美国科学界关于CRISPR的纷争的讨论再次升温。   编者按:   绝大部分科学家并非像宣传文章里说的不计名利,更不是有些人假扮的清心寡欲、高风亮节,而是...

【盘点】基因检测发展现状及未来

2016-01-20

  “基因检测”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还是个高端词汇,经常在一些科技、医疗栏目看到。尽管文章上 将基因测序夸得如何神乎其技,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贵!日常医疗检查花销已不少,岂会花这些“冤枉钱”?那么,基因检测当真遥不可及,是富人的高端体检服务?并不。据统计,我国基因检测价格已从两年前的8万下降至1万,仍有下降趋势。   基因检测自...

【盘点】饮食方式与多种疾病发病关联性研究汇总

2016-01-20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摄入的食物种类也开始变得多样化起来,人们对食品的追求也越来越多,而不少人在尝试不同食物的同时,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甚至有时候会摄入较多的垃圾食品,从而引发肥胖和其他代谢性疾病。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疾病和饮食的关系至少是40%,甚至是60%,而现代医学界认为几乎100%的疾...

CrossChx:指纹就医时代全面逼近

2016-01-20

     创业公司 CrossChx的300多个健康系统为超过4000万人提供着服务,使用该系统登入就医手续就如同解锁iphone一样简单。你需要做的事情仅仅是动动你的右手食指,将它按在签到桌的指纹识别器上,你的个人信息就能得到确切核实。   在使就医变得简单的同时,CrossChx的服务也有效杜绝了医疗诈骗。...

复旦大学王磊课题组揭开人类卵子成熟障碍之谜

2016-01-20

  2016年1月21日国际顶级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以原创论文(Original 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PI王磊课题组的科研论文“TUBB8基因突变致人类卵子减数分裂阻滞”(Mutations in TUBB8 ...

首批孩子通过英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获得诊断

2016-01-20

  首批通过十万人基因组计划(100,000 Genomes Project)获得基因诊断的孩子在Great Ormond街区医院收到了他们的结果,这家医院属于北泰晤士区NHS基因组医学中心的一部分。   Georgia Walburn-Green和Jessica Wright在加入这个计划时,都患有无法确诊的罕见遗传病。全基因组测序精确定位了引起她们疾病的潜在遗传改变。...

基因编辑治疗遗传性视盲

2016-01-20

  科学家采用一项新型基因编辑技术,为因天生遗传疾病而注定致盲的老鼠带来了福音,成功提升了它们的视力。该疾病名为“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人类视力丧失的常见病因。目前为止,该病无法治愈。而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遭,科学家证明了他们能够有效地从基因组中“擦除”某些损伤——至少对老鼠管用,这是件相当了不起的大事。   该基因编辑技术被称为“CRISP...

日本科学家研发出男性避孕药 可暂时控制精子功能

2016-01-20

  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在实验鼠的精液当中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如果将其灭活,精子就会暂时丧失让卵子受精的能力。   西班牙《万象》月刊发表题为《男用避孕用品》的文章。文章称,在享受性爱欢愉之前,未来的伴侣或许会问对方:“是你吃避孕药,还是我吃避孕药?”就像现在的年轻人问对方去谁家温存一样。之所以会出现新的问题,是因为以伊川正人教授为领导的...

EMBO:抑癌基因p53的新功能

2016-01-20

  p53抑癌基因是生物体内一种抑制细胞转变癌细胞的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除了肿瘤之外,它们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来自美国Wistar研究所的科学家表明,著名的抑癌基因——p53,具有新发现的、与端粒相关的肿瘤抑制功能。   当提到与癌症相关的基因时,没有哪个基因能够比p53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更广泛...

Sanger,阿斯利康主办全球CRISPR大会

2016-01-20

  相聚在英国剑桥郊外的Sanger研究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在这两天探讨了CRISPR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致力于寻找CRISPR技术在临床与转化研究中的应用,这次会议被业内形象地称为“CRISPR共同体”(Creating a CRISPR Community)。大量疾病相关基因与被 CRISPR/Cas9技术证实...

DIY基因编辑技术让你无所不能

2016-01-20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报道CRISPR/Cas基因编辑的应用——尤其是,操控人类生殖细胞,2015年CRISPR变成了一个人人皆知的词语。尽管利用CRISPR/Cas系统并非新鲜事物,毫无疑问2015年它获得了热炒。但是,目前这项技术的使用仍然局限于学术和商业环境。   最近,从芝加哥大学获得生物物理学博士的美国人Josiah Zayner,正在狭小的公寓厨房的餐桌上,进...

Science破解线粒体重要谜题

2016-01-20

  线粒体是我们细胞中的发电站,对生命至关重要。当它们遭受到来自毒物、环境压力或遗传突变的攻击时,细胞会扳开这些发电站,除去受损的部件,将它们重新组装为可用的线粒体。   现在,Salk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揭示出,细胞以一种意外的方式触发了对威胁产生的这一至关重要的反应,提供了有关线粒体疾病、癌症、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尤其是与线粒体功...

简化人类细胞基因编辑的新方法

2016-01-20

  用RNA指导的CRISPR-Cas9系统的动物和植物基因组工程,正在改变着生物学。与其他基因工程工具相比,这种技术更容易使用,并且更有效,因此,在其发现后的短短几年内,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也成为编辑人类多能干细胞、人类胚胎干细胞基因组最常用的技术。1月6日,Cell子刊《Cell Stem Cell》在线发表了来自哈佛大学和麻省总医院研...

中国病理年会 推进BRAF基因突变检测

2016-01-20

  日前,在“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病理年会”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教授应建明分享了BRAF基因突变检测在甲状腺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鉴别诊断、治疗指导及预后管理方面的重要意义以及免疫组化BRAF V600E抗体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   应建明表示:“在病理诊断中,BRAF V600E在多种肿瘤中均...

转化细胞生物学:研究生涯开启技术悟性

2016-01-19

  题记:转化细胞生物学家们所从事研究的问题对治疗人类疾病有一种直接的影响。但是为了建立一种成功的科学生涯,年轻的细胞生物学家们还必须做到对各种研究技术熟练掌握,比如尖端成像、数据挖掘和生物物理学,以便推动他们的研究工作前进。这些细胞生物学家必须拥抱和掌握一些通常在其它系科才看得到的技能,比如编程、运用重载的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乃至自己动手制作与机器商店...

肠道菌:药物研发新战场

2016-01-19

     最近几年的科学发现证实了一些严重的健康状况可以通过向人体消化系统中加入“好”细菌来得到治愈。现今,有好几家公司正在致力于开发多种药物来起到与肠道中益生菌相类似的效果。   人体消化系统犹如热带雨林,大量的微生物种群、免疫细胞以及胃肠组织上皮细胞交流和交换着无数的化学和物理信号。使这一复杂生态系统失去稳...

为何盖茨、谷歌如此看好首个基因编辑上市公司?

2016-01-19

  2015年,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荣登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十大科学突破榜首。在金融界,以基因测序、癌症肿瘤疗法为代表的生物科技股已雄冠全球资本市场多年。作为A股市场精准医疗龙头股,达安基因、迪安诊断2015年度涨幅高达146.41%和105.93%。   近日,从海外财经媒体,到国内券商,不约而同地再次提及精准...

拜耳投资3亿美元 利用CRISPR技术进行药物研发

2016-01-19

  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能够帮助治疗疾病吗?制药公司正在努力寻找答案。   近期,德国拜耳宣布投资3亿美金与初创基因编辑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合作开发新药用于血液疾病、失明和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这也仅仅只是制药公司渴求通过CRISPR技术开发新药的最初迹象。最近,业内的关注度正聚焦在如何通过开发新型基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