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4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挑战老观点!科学家提出胰腺癌发展新机制

2016-10-17

  10月12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题为“A renewed model of pancreatic cancer evolution based on genomic rearrangement patterns”论文挑战了人们对胰腺癌的现有认知,为这一致命癌症是如何发展和扩散的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加拿大Ontario癌症研究所的Faiyaz Notta博士以及Thom...

哈佛大学科学家:你们现在估算平均血糖的金标准是不准确的!

2016-10-17

  糖尿病患者们总是生活的战战兢兢,他们心里时刻想着“这个不能多吃,吃了血糖又要高了!”诚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不过,除了控制外,监测的意义也不应该被小觑。   除了血糖之外,还有一个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血糖和...

免疫系统由谁决定?“住哪儿”比基因更重要!

2016-10-17

  9月29日,Cell旗下Trends in Immu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haping Variation in the Human Immune System”的综述文章。3位免疫学家讨论了与我们免疫系统形成相关的新兴研究。结果发现,虽然我们都继承了一组独特的、帮助我们响应感染的基因,但近期的研究表明,我们的历史和环境(如我们住哪,和谁一起住)决定了个体免疫...

韩春雨论文共同作者沈啸:若有问题不会逃避责任

2016-10-17

“如果最后证明文章的东西是虚构的,我表示非常遗憾,我参与到里面了,我不会逃避这个责任。”针对目前各方对于NgAgo技术的质疑,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研究员、韩春雨论文的共同专利申请人、论文的另一合作者沈啸回应,“这次事件无论结果如何,是个标杆性事件,对各界都有很大的启迪。政府、媒体、科研单位以及科研工作者在未来如何应对这样的科学事件,怎样行为才能让一个事情按最理性的方式进行,怎样才是对检验成果和...

未来医疗十大趋势!

2016-10-17

慢病高发,健康管理渐成趋势 建国以来,中国主要疾病谱变化显著,死亡率高发的疾病由以传染病为主过渡到慢性病为主。而中国传统的以治疗为主的诊疗模式也将会随着国家疾病谱变化而改变,未来以预防为主的诊疗模式可能更加贴合国情民情。 死亡率(1/10万)来源: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从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可以看出,恶性肿瘤和心脏病的死亡率...

贫穷还是富贵?出生决定了你的患癌风险

2016-10-14

来自美国犹他州大学亨斯迈癌症研究所(HCI)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一个人小时候的生存环境,比如出生时父母的职业和所住街区的收入状况等,可能与他成年后一些特定癌症的患病率有关。 在本项研究里,亨斯迈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来自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和费城天普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犹他州下辖的两个县内出生在婴儿潮*时期的人,分析了他们的患癌风险与其社会经济状况...

高福院士谈韩春雨事件:是否有真正的科学发现才是关键

2016-10-14

这几天,关于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最新发现是否可重复实验的争议持续发酵,引发了科技界甚至普通公众的强烈关注。当众多网友和公众关注点落在“韩春雨是否造假”上时,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高福则表示,这并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13日,高福就此接受科技日报独家专访时说,对于这一事件要从三个层面来看:首先是科学发现是否真实,其次是问题出在哪里,最后才是大家热议的是...

Nature:颠覆性发现提供新的难治癌症临床策略

2016-10-14

.”的研究对胰腺癌的高入侵性作出了最新阐释,颠覆了学术界对胰腺癌等高入侵肿瘤的传统认知。   “几年前,当我们启动这一研究项目的时候,我们想要更加深入地认识临床胰腺癌的发生与发展,”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项目负责人和OICR成员Faiyaz Notta博士说。“胰腺癌可以在短期内从一种仅仅局限于胰腺的局部肿瘤扩散并转变为扩散于病人全身的癌症。而对于胰腺癌发生与扩散的传统认知仅仅局...

常见癌症早期的20大警报信号,你知道吗?

2016-10-14

癌症如果能早期发现,其治愈率可达65%以上。要作到早期发现,就应了解哪些是常见癌症的早期信号。 有人说,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难以早期发现。这种说法并不对,因为早期发现是完全可能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并熟悉常见癌症的早期表现。癌症在开始阶段,处于很小的局部状态,医学上称为“原位癌”。从原位癌发展为浸润癌,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如子宫颈癌一般要5~8年;皮肤癌要1O年左右;...

Nature发布癌症转移研究重大突破:脱离肿瘤只需几秒

2016-10-14

癌细胞脱离肿瘤,潜入血流中快速定居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这些移植物有可能会立即发展为致命的转移癌或是潜伏多年,在原发性肿瘤切除数十年后引起肿瘤复发。 转移灶导致了大多数的癌症死亡,由于极难追踪它们的微小种子,很少有研究人员设法去研究它们。现在,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们称将人类乳腺癌肿瘤移植到小鼠体内,在癌细胞脱离原肿瘤进入血液中开始在身体其他部位形成肿瘤时,他们捕获...

从诺奖光环到平常人手中的药物需要多长时间?

2016-10-14

10月5日Alnylam公司宣布放弃新药revusiran,将2006年诺贝尔奖“RNA干扰技术“再推至风口浪尖。 在过去的十一长假里,人们对诺贝尔获奖者们津津乐道,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和解释细胞自噬机理而获得生理学奖。一时间对细胞自噬讨论非凡,其或能突破治疗治疗帕金森、糖尿病等难症,让人们似乎看到了美好未来。 但某项发现获得诺贝尔奖,却并不意味着美好前景。从科学发现到实际应用,尚...

国内细胞免疫治疗:重启商业探索 标准亟待建立

2016-10-14

“相关部委出台医院、公司的准入制度,包括监管和合理的收费标准,这样医生才知道能做什么,企业才知道不能做什么。” “魏则西事件之后,继续研究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之一的CAR-T顶着很大压力。”日前,在“第19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上,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杨建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要保证安全、有效性,并与CIK、DC等疗...

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或造成痴呆?

2016-10-14

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是一种主要的前列腺癌治疗手段。ADT在一些患者中表现出了生存上的获益,但是也引起了许多不良反应。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似乎与ADT疗法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 在线发表于JAMA Oncology杂志上的一篇最新研究应用信息学的方法和文本处理理论对电子数据病例进行了分析,以探究ADT治疗与随后发展为痴呆(老年性痴呆、...

大型GWAS发现23个新的白癜风易感位点,与黑色素瘤等多种疾病相关 ...

2016-10-14

  白癜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黑素细胞被破坏,导致皮肤出现白色斑块。以前的研究已发现了27个白癜风易感基因位点,这项由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Richard Spritz领导的研究又进一步发现了23个易感位点。此外,他们发现,其中许多易感位点参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编码免疫和凋亡调节子以及黑素细胞调节子。   相关研究结果于10月10日发表在《Nature...

除了基因测序还能干什么?揭秘下一代测序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其他应用

2016-10-14

目前的下一代基因测序(NGS)市场,Illumina继续独占鳌头。自从推出HiSeq X测序平台以来,大幅度降低了基因测序的成本,即使是研究级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一直稳定在1000美元左右。至此以后,这一水平的唯一竞争对手——华大基因的Revolocity测序仪也显得吃力。这也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猜测,长此以往会导致这一领域缺乏竞争力,导致NGS的发展(至少在短链阅读研究上)十分缓慢。但令人欣慰...

Complete Genomics和PGP开放共享至今最大实验单体型定相全基因组测序成果 ...

2016-10-14

  2016年10月11日,美国加州山景城——华大基因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简称CG)与个人基因组计划项目(简称PGP)共同发布了过百人的实验单体型定相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这组数据采用长片段阅读技术(简称LFR)读取,是目前最大的有全面实验确认单体型的高覆盖度全基因组组装。“绝大多数现有的基因组数据都没有实验获得的单体型。”CG高级研究主任和项目主导人Broc...

一位肿瘤医生患癌后:没想到做病人那么没尊严

2016-10-14

我是一名妇产科医生,主攻恶性肿瘤。 从医三十年来,我做过上千台手术,患者中有豆蔻少女,有风华少妇,也有年逾古稀的老妪。她们分布于社会的各阶层,阅历不同,性格迥异。 当癌魔突然降临,她们无一例外悲伤、恐惧和孤独。 突然之间,我也沦为一名癌症患者,一张病理报告单将我从医生转换为患者,我亲历了我所有病人经历的一切:肉体苦痛,精神折磨,经济压力。 ...

全国首例!宝宝在妈妈肚里接受心脏病介入治疗

2016-10-14

孩子还在母亲肚子里,就能做心脏介入治疗?听起来的天方夜谭已经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9月22日,广东省人民医院成功开展了全国首例胎儿心脏病宫内介入治疗手术。胎儿心脏介入治疗,在国内没有先例,而世界上能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不超过十家。 穿刺心脏难度极大 39岁的谢女士是一位高校的教师,今年怀上了二孩,然而,第21周产检的超声检查结果,让谢女士一家大...

二代测序受益多个领域,行业“小宇宙”正式爆发

2016-10-14

基因测序是个发展得相对比较成熟的行业,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基因测序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三代。从目前三代基因测序技术综合比较来看,一代和二代测序技术目前在科研和临床用药领域较为广泛,二代测序技术相对优势突出,市场空间较大。 “在近几年热门的NGS技术,也就是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下一代测序技术上,我们有了重大突破。它的突破在于它的通量相对于第一代测序来说急剧提升,伴随而来的...

葛兰素史克因在华行贿医生面临2000万美元巨额罚款

2016-10-14

9月30日,美国证监会(SEC)表示,葛兰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GSK)涉嫌贿赂海外医生以促进药品销售,同意支付2000万美元的罚款,以解决因违反《反海外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FCPA)而面临的指控。 美国当局长期以来一直在调查利用海外行贿促进药品销售的公司,GSK此次正好撞到枪口上,美国当局当然不会放过杀鸡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