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3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全球科研合作机构“琅琊榜”发布,中科院位居第四
《自然》杂志日前发布的“2016自然指数—科研合作”(Nature Index 2016 Collaborations)报告显示,中国正崛起为国际科研合作的中心。中国科学院在国际合作中表现卓越,作为中国科研机构的引领者,跻身全球科研机构国际合作百强的第4位。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由国际著名学术出版机构自然出版集团(NPG)于2014年底推出,纳入了国际顶尖的68种...
独家专访张锋CRISPR团队核心成员丛乐:我们完全可以不用这么冒险
CRISPR系统本身作为自然界的生物系统是不能申请专利的,可申请的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和相关方法。Broad Institute与合作方持有的是对真核细胞(包括人类)的基因编辑方法,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合作方于2012年在《Science》的文章中所描述的则是在非细胞的体外环境中的方法,并不涉及真核细胞基因编辑。 美国东部时间 2 月 15 日,一场围绕着CRISPR这...
2017疾病特异性模型研究及应用--三维培养、iPSCs与类器官研讨会
会议简介: 主办单位:生物谷 时间:2016年3月3日~4日 会议规模:200人 地点:上海好望角大酒店 会议日程: 会议日程 3月3日 星期四 ...
70万人研究!妊娠期糖尿病,不只是妈妈的事!
在怀孕期间出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新的研究证实,妊娠期糖尿病对妈妈和她的宝宝均会造成健康风险。 法国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一组数据,这组数据来自于对法国已怀孕28周的近70万人的跟踪调查。 与健康孕妇相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早产,7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先兆子痫,先兆子痫是指妊娠24周左右,在高血压、蛋白尿基础上,出现头痛、眼...
世卫组织计划2030年消除肝炎,“中国经验”获认可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到2030年消除肝炎危害的目标,简称“2030目标”,它已成为全球肝病防治领域的“一号课题”。作为肝病高发地区,中国肝病防控形势对实现这一目标来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前正在上海召开的第26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会(APASL),汇聚全球5000多名肝病专家,围绕着“携手消除亚太地区病毒性肝炎”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在昨日大会主办方与世界卫生组织...
基因突变让非洲沙门氏菌更危险
感染了ST313沙门氏菌的淋巴结。图片来源:Carden等 沙门氏菌感染通常是食物中毒的“元凶”,但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关病例通常会引发耐药性、致命流血感染和脑膜炎。近日,刊登于《细胞—宿主和微生物》期刊上的小鼠研究揭示了,这些所谓的非洲非伤寒沙门氏菌(NTS)菌株怎样离开肠道,扩散到全身。研究发现,缺乏一种名为sseI的细菌基因,使得非洲NT...
部署医疗人工智能,这11家吸金39亿的公司不能错过!
人工智能现在是各个领域最火的创业方向,包括医疗。近期我们甚至看到百度全面放弃了从互联网进入医疗的尝试,而全面转向人工智能方向。然而,人工智能除了展现出无限的想象空间外,其实仍然带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 这里参考CBinsight、crunchbase的数据,整理了来自全球的11家人工智能方面的医疗创业公司...
文化建设的基因基础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通过对生物进化论及人类社会文化的探讨提出了一门新的科学——社会生物学,这一科学认为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形成都以基因为生物物质基础,受到其影响制约,但又受到人类行为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共同引导,而文化在基因的留存上起到了选择作用,筛选适应文化发展的基因进行保留,文化与基因的进化相互交织,即“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 从...
CAR-T两大争议
2月7日,法国细胞治疗公司Cellectis宣布其通用型CAR-T疗法UCART123获得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这也是首个进入美国临床试验的通用型CAR-T疗法。 另据报道,首个CAR-T疗法有望于2017年获批上市,Kite制药、诺华等都将成为有力的竞争者。 尽管CAR-T疗法的有效性在血液疾病中得到了初步验证,但此前接连发生安全事件,加上长期以来在生产、监...
未来最受关注的13种医疗黑科技
13种医疗黑科技分别为:抽血机器人、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机器人、医学AI“助理”、AR、VR、Exoskeletons、食物扫描仪和打印机、数字纹身、便携式诊断设备、无人机运输医疗设备、基因组测序服务和AI玩具。 NO.1 抽血机器人 即使没有机器人,抽血也已经很恐怖了。不仅针头会让我们感到威胁,而且有时候护士或其他抽血者要扎很多针才能找到血管。但是,像...
“糖尿病”的降血糖药物 metformin,可望用于治疗“癌症”
“老药新用”是药物开发的一种很聪明的策略,因为这些老药已经在人体上长期的使用了,较无药物副作用的疑虑,如果老药真的对治疗其他的疾病也有效,药物开发的时程与所需的成本皆可大幅降低。 许多研究显示,“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得到癌症的机率明显比其他人高(注 1),这可能是因为病患通常较为肥胖、饮食较不健康,而且运动量较少。由于癌细胞非常依赖葡萄糖作为供给能量的来源,糖尿病患过高的...
广州益善生物违法经营被国家食药监局严厉查处 今日紧急停牌
今日(2月16日),益善生物(430620.OC 做市 创新层)罕见的上午时分在股转系统贴出一份紧急停牌公告,称其“预计应披露的重大信息在披露前已难以保密或已经泄露,或公共媒体出现与公司有关传闻,可能或已经对股票转让价格产生较大影响”,于今日紧急停牌,最晚于3月15日恢复转让。 而在此之前的2月14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13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结果的通告中,益善生物等8家医疗器...
《自然》:这10个年轻人将让中国成科技超级大国!
此前早些时候,全球著名科学学术杂志《自然》的记者和编辑们,共同评选出了10名来自中国的“科学之星”。并在其发表的文章中写道:他们的成绩不仅仅在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关注,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在令中国进一步成为科学领域的“ 超级大国”。 科 学 之 星 “从古老的DNA到中微子和神经科学,中国的顶尖研究者们正在发挥巨大的影响——并提升着他们的祖国在全球科学界的地位。” ...
癌症治疗新思路!针对基因的拷贝数靶向给药?
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和摩尔肿瘤中心(Moores Cancer Center)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用于分析拷贝数变化的新工具。基因的拷贝数变化可能是癌症发生与疾病进展的关键所在,而却往往被癌症遗传学领域的研究所忽视。这一新工具的开发可能为卵巢癌和其他恶性肿瘤新型治疗方法的开发铺平道路。 “当大多数人思考癌症遗传学这一命题时,他们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诸如BRCA基因的...
PLOS:男性脱发竟然是因为母亲?!新研究阐明脱发新模型
未来的基因组学能够帮助广大男性预防或者治疗脱发吗?当然,全世界各地的人们肯定希望如此。近日,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若干与男性遗传性脱发密切相关的遗传因素,这些研究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好地预测可能发生秃顶的人群并进一步进行预防或治疗。虽然以前关于男性型秃发的研究发现了与该性状相关的一些基因,但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总共鉴定了超过200个与秃顶相关的遗传区域。 “我们确定了数百个新...
跨国药企发布2016成绩单,强生稳坐第一!
新年新气象,又到了对过去的一年总结盘点的时间。目前,各大跨国药企陆续发布2016年财报。各大跨国制药巨头在过去的一年营收情况如何?又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 ▍2016年业绩普遍提升 通过对已经公布2016年财报的部分跨国药企进行的整理,发现尽管当下还有一些制药企业并未公布2016年的业绩,已公布的各大跨国药企2016年的业绩普遍提升,且2016年营收均达到百亿美元以上...
第四届全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学术会议 第二轮通知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第四届全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学术会议 第二轮通知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应用与精准医疗研究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各种海量组学数据,这不仅对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提出了新挑战,也对计算分析的软硬件提出了新的挑战。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是应对这种挑战的最好综合交叉学科,同时也得益于高通量测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生物医学领...
北大肿瘤医院吕有勇教授做客百迈客云直播|聊聊精准医疗那些事儿
点击图片观看吕有勇教授讲座视频 精准医疗已成为时下耳熟能详的话题,中外企业雄心勃勃地开始收集基因组大数据,研究医疗解决方案,2017年或将是精准医疗繁荣发展的一年。 顺应精准医疗发展浪潮,百迈客云大家讲坛第二期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吕有勇教授,就基因组大数据智能分析与精准医疗的风险评估进行交流。吕有勇教授从事肿瘤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30余年,主要进行...
来自爸爸的“印记”:爸爸化学物质暴露史影响孩子药物敏感性!
根据一项最新发表在Elife上的研究,父代使用尼古丁对后代患病风险有显著的影响。来自马塞诸斯州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博士Oliver J. Rando及其同事在这项新研究中发现长期暴露在尼古丁中的父代小鼠生出的小鼠会遗传更强的药物耐受性及药物清除能力。这项发现为探索父代环境暴露史如何遗传给后代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长期暴露在尼古丁中的雄性小鼠产生的后代不仅可以耐受尼古丁的...
人类基因编辑基本原则发布 就其研究的科学、伦理及监管问题提出框架
历时14个月研究之后,人类基因编辑研究委员会今天正式就人类基因编辑的科学技术、伦理与监管向全世界发布研究报告。 人类基因编辑研究委员会中唯一的中国学者、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说,2015年12月召开的人类基因编辑峰会对中国在人类基因编辑研究方面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峰会充分肯定了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伦理合理性。今天发布的报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