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于2015年第6期出版纪念人工合成
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的意义与影响。
关于发布《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行政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发〔2015〕6号)和《国务院审改办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指导意见》(审改办发〔2015〕1号)精神
强生亚太创新中心总裁吴冬: 中国开放式创新面临
6月8日-10日,以“合作共赢,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为主题的第17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球各国数百位企业界、政府界、投资界以及学术界人士共同探讨了生命科学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成果转化。
2030年人类将与人工智能结合 变身“混血儿”
6月5日,Google“知名预言家”、工程主管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日前在纽约指数金融会议(Exponential Finance conference)上预言,2030年人类将与人工智能结合,变身“混血儿。
中国已成为《自然》国际会议主要举办地
由Nature Immunology (《自然-免疫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中国免疫学杂志(英文版)》)联合举办的首个学术会议——“炎症,压力与免疫”,于本月17日在安徽合肥正式开幕,这是自然出版集团(NPG)今年在中国召开的第二场国际学术会议。
徐宗本院士:发展大数据产业须“冷热”结合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在推动大数据产业时,一定要同时关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这样才会实现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并使大数据产生应有的价值。”
全球癌症病例将迅猛增长中国抗癌药市场巨大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上周(6月7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议六月落幕,在这一年一度的大会中,各大制药企业纷纷晒出自己的明星产品。
美国3年后全面禁用人造反式脂肪酸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6日宣布,人造反式脂肪对公共健康构成威胁,将在3年时间内彻底消除美国食品体系中的人造反式脂肪。
人社部启动基因健康管理师职业培训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于2015年6月16日起正式启动中国“基因健康管理师”职业培训项目,并同步开始招生工作。转化医学网作为特邀媒体参加了现场的揭牌仪式。
中科院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
日前出版的《自然》增刊《2015自然指数―全球篇》显示,中国对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的贡献在逐年增加,有6家领先机构位列自然指数全球50强。其中,中科院仍是自然指数中位列全球第一的科研机构,并继续在化学、物理学、地球与环境科学3大学科领域独占鳌头。
CFDA雷霆风暴,又一提取物全线召回,行业再震
在银杏叶事件之后,坊间一直流传的一个消息是,国家局已经有了下一步目标,相关企业已经被盯上了,具体名单都已经有了。业界普遍的推测是,CFDA下一个目标或许还将是中药饮片,只不过是不知道具体哪个品种。
欧莱雅、谷歌都在研发“人造皮肤”
被涂抹或喷洒到人体面部等部位的化妆品,能保养或美化肌肤,但若没有事先充分的安全检测,也可能带来皮炎等刺激性风险。
全球生物科技业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
6月15日, 安永在其发布的第29 期年度生物科技业报告《超越边界:勇攀新高》(Beyond borders: Reaching new heights)中指出,2014 年全球生物科技业再创佳绩,几乎打破收入、盈利能力和融资规模等所有金融指标记录。积极的绩效指标,加之多个备受瞩目的成功产品与新药审批的强劲增长态势,助力行业总市值首次突破1 万亿美元大关。
权威解读肉毒杆菌:毒性到底有多大?
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又称肉毒梭菌,肉毒杆菌的菌体并没有毒性,但在严格的厌氧环境和适宜的温度(18~30℃)条件下,肉毒杆菌芽胞可能萌发、生长并形成肉毒毒素,该毒素才是致病的元凶,且是已知天然毒素中毒力最强的一类神经毒素。
栏目推荐
第三届微驭万物-单 |
破卷之战:新修饰战 |
微驭万物-第二届单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