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疗法组合试探安全空间,投资者高度紧张
今天阿斯列康免疫疗法PD-L1抗体durvalumab与CTLA4抗体tremelimumab组合在两个头颈癌临床试验中发生病人出血事件,FDA因此部分叫停这两个分别叫做KESTREL 和EAGLE的临床试验,即停止招募新病人但已招募病人继续。这个组合的其它适应症临床试验未受影响,但草木皆兵的投资者依然反应强烈,AZ股票下滑3.5%。
健康中国2030 哪些与医生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各界瞩目已久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像是一篇气势恢宏的鸿篇巨著,涉及内容众多,各领域的专家解读也角度各异。我们该如何咂出这部纲领性文件背后,对医生们的前途命运带来的影响呢?
吴玉章:另辟蹊径攻免疫
免疫学研究美国全球领先,吴玉章觉得医学上不能完全跟着美国走,“许多美国有的病咱们中国没有,中国人要有自己的免疫学。我们的免疫学要made in China。”
诺华暂停出售140亿美元罗氏股权,下一步是并购
作为瑞士双雄,诺华与罗氏的爱恨情仇已经上演多年。而关于两家公司合并的传闻也不曾消退。今年5月,诺华CEO江慕忠在瑞士巴塞尔的一次会议上表示,诺华有可能在没有溢价的情况下卖掉所持有的约33%罗氏股票,价值约为137亿瑞士法郎(138.1亿美元),并暗示由此获得的资金将用于并购计划。
【重磅】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干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自律规范》正式发布
为规范我国干细胞制剂制备,加强质量管理,促进行业自律,我会自2015年4月组织业内骨干企业及专家参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和《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等,经过一年多的研讨,制订了《干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自律规范》。经广泛征求意见并进一步修改完善,现将《干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自律规范》予以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P4 China精准医药研发论坛
精彩议题与演讲嘉宾抢先看: 高福,院士,CDC副主任 杨宏钧,阿斯利康个性化治疗和生物标记物研发部负责人兼技术总监 宁毅,葛兰素史克流行病研究负责人 黄 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 邱坚平,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高福院士团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P4 China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开发与应用论坛
三大精彩板块主题: 分子诊断产品开发的监管:跟进CLIA、LDT、试剂研发的质量监管趋势与要求 NGS在个性化诊断与用药的规范开发与应用:学习新一代测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质控规范以及临床应用案例; 肿瘤液体活检在临床中的开发: 探索肿瘤液体活检在临床转化中的实际效用与比较、液体活检技术的提升策略。
关于公布201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申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16年度共接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2433项,经初步审查受理2413项。
CRISPR Therapeutics融资56
CRISPR/Cas9技术已经成为基因编辑领域的一颗超新星。这一技术背后是攻克一些遗传疾病乃至癌症的巨大市场潜力。一大批以CRISPR/Cas9技术为基础的生物医药公司也纷纷竞赛,准备抢滩这片巨大市场。最近,继Editas和Intellia之后,第三家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生物医药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宣布进行IPO,登陆纳斯达克市场。公司已经以每股14美元的价格发行了400万股票,募集总金额达到了5600万美元。不过,CRISPR/Cas9技术的专利之争始终像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高悬在众多类似公司头上。究竟谁才是这一技术真正的主人尚不得而知,因此,CRISPR/Cas9市场的最大赢家仍然悬而未决。
FDA批准KEYTRUDA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FDA传来重磅喜讯。由默沙东研发的免疫疗法新药KEYTRUDA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PD-L1高表达(>50%)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是目前唯一获批用于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免疫疗法,也是KEYTRUDA继上周在膀胱癌3期临床试验取得优异成绩后,短短几天内斩获的又一成就。
聚焦生物医药 EBC2017扬帆起航
2017EBC易贸生物产业大会,是由易贸医疗重磅打造的品牌峰会。2016EBC在南京吸引了超过千位嘉宾的火爆参与,在兼具“历史+品牌+规模+层次”四个维度的高端生物医药峰会中,刷新了国内与会人数记录。
重磅肺癌新药Tagrisso诞生记:两年半从临
本文转自药明康德微信公众号------“我相信这款抗癌新药从首个人体试验到最终获批所经历的时间,是有史以来最短的。”
2016精准医学与中医药发展高峰论坛通知
如何从促进我国医学科技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视角理解精准医学和中医药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基于“基因组学|信息技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医学和大健康产业,促进“健康中国2030”建设和全民健康水平提升,是目前前沿专家学者和一线产业创新者需要深度理解和关注的问题。
互联网+医疗无法止亏转盈:只能裁员?
今年以来,投资圈开始对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发出质疑,投资人趋于理性。难融资、难盈利成为互联网+医疗创业者的痛点所在。“无钱可烧”的情况下,企业选择砍掉成本较重、难盈利的“鸡肋”部门,裁员也成了自然而然的行为。
在日华人科学家:日本为何屡获诺贝尔奖
日本最近3年连续有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21世纪以来平均一年诞生一名诺贝尔奖得主。对此,在日本从事科研工作的华人学者认为,相对宽松平等的研究环境、不随波逐流的科研精神以及心无旁骛的科研态度,都是取得诺贝尔奖级科研成果的必要条件。
董晨:强化医学建设,在世界精准医疗领域实现中国
卫生与健康领域已成为当前世界科技竞争的主战场,我国医学科技基础薄弱、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相对落后的局面正在被逐渐打破。近日,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15周年之际,著名免疫学专家、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教授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透露,未来清华大学将重点加强医学建设,通过建立完善基础医学学科体系、创新科研体系和创建人事教研“准聘”制度等,推动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并在世界精准医疗领域实现中国领先。
iPhone能诊断癌症?看看美国学者做的这款移
这位学者之的移动实验室,之前使用的是苹果iPhone 5手机,他正在进行修改,能够让所有的智能手机都用于这一移动实验室目的。
徐星:在韩春雨事件中我们更该关注什么?
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副教授这几个月来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也不奇怪,因为他的NgAgo论文从发表到现在,整个过程充满了激发公众兴趣和讨论的要素:他发现的基因编辑技术有可能开辟生物学的一个新领域,这让热望“中国第一”的媒体有了大力渲染民族自豪感的机会;作为一个来自省属院校的不知名学者,在占用很少资源的情况下,却做出巨大的成果,再次凸显了中国科学界的一个现象:知名高校和普通高校,大型和小型研究机构在资源占有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性;当然,最重要的关注点是韩春雨NgAgo论文可重复性争议,这不仅仅涉及到科学本身的问题,还涉及到相关机构的利益,乃至科学界的诚信问题。
栏目推荐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 |
【直播】大咖独家解 |
【直播】流式细胞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