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解码基因编辑应用:CRISPR文库技术从设计到筛选的全景指南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514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ACIE】中科大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于早期肿瘤诊断的智能探针

2021-12-28

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 CTSB)由于在许多癌症类型的早期阶段过表达,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早期癌症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对CTSB的活性进行高效、精确的监测为早期临床诊断癌症提供了新的方法。 最近,一项研究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名为“Cathespin B-Initiated ...

【直播倒计时1天】新型CRISPR技术联合高效电转技术助力基因编辑经验分享

2021-12-28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突破,不仅为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解析基因组学的强有力的工具,而且也推动了基因编辑市场收入的快速增长。此外,由于遗传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上升,加速了对于基因治疗的进一步需求。 本次网络研讨会将聚焦于IDT埃德特的新型CRISPR技术联合Lonza的高效转导技术助力基因编辑的经验分享。IDT埃德特将重点介绍在C...

【Science】膳食纤维与癌症预防:高纤维饮食且不使用益生菌的抗肿瘤免疫力最强

2021-12-28

高纤维食物是指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经常食用对人体健康有益。膳食纤维是植物的一部分并不被人体消化的一大类糖类物质,对人体有着显著的健康益处。膳食纤维在肠道健康、血糖调节和2型糖尿病预防、饱腹感和体重调节、预防脂代谢紊乱、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有一定的健康功效。全谷物、豆类、水果、蔬菜及马铃薯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坚果和种子中的含量也很高。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虽然有上述种种好处,但也不可偏食。正确的饮...

【Nature】警惕!白尾鹿被检测到携带至少三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是否会使未来的COVID-19缓解和控制计划复杂化?

2021-12-27

研究团队报告称,科学家们已经在俄亥俄州东北部六个地方的自由放养的白尾鹿中检测到至少三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此前《Nature》杂志网站发布的一篇新闻报道说,美国农业部研究人员对该国密歇根州、伊利诺伊州、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部分白尾鹿的血清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抗体分析研究发现,1/3被抽样的白尾鹿体内有新冠病毒相关抗体,其中密歇根州采集的样本中60%检测出了抗体。有杂志称,很可能是鹿群...

【Cell子刊】膳食脂肪“走错路”,脂肪肝找上门

2021-12-25

“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吸收膳食脂肪的一种新机制,”Kurpios说,“并强调了在几种肠道疾病的状态下另一种膳食脂肪吸收的途径。” 近期,他们的研究发表在《Cell Reports》上,名为“The asymmetric Pitx2 gene regulates gut muscular-lacteal development and protects against f...

【直播预告】新型CRISPR技术联合高效电转技术助力基因编辑经验分享

2021-12-24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突破,不仅为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解析基因组学的强有力的工具,而且也推动了基因编辑市场收入的快速增长。此外,由于遗传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上升,加速了对于基因治疗的进一步需求。 本次网络研讨会将聚焦于IDT埃德特的新型CRISPR技术联合Lonza的高效转导技术助力基因编辑的经验分享。IDT埃德特将重点介绍在CRISP...

【Science子刊】改造人工肺——蜥蜴提供了惊人的方法!

2021-12-23

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沙氏变色蜥是如何以极其简单的方式解决自然界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呼吸。人类的肺经过数月或数年的发育,形成了巴洛克的树状结构,而变色蜥的肺则在几天内发育成粗糙的肺叶,上面覆盖着球状突起。这些葫芦状的结构,虽然远没有那么精致,但可以让蜥蜴像人类的肺一样用氧气交换废气。由于变色蜥的肺能通过简单的机械过程快速生长,它们为设计先进生物技术的工程师提供了新的灵感。 ...

【Cell子刊】人类基因组觉醒——基因从一开始就在人类胚胎中活跃

2021-12-22

一些基因从一开始就活跃的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观点,即基因在人类胚胎中只有在受精后的两到三天,由4到8个细胞组成时才会活跃起来。 新发现的基因活动开始于单细胞阶段——远早于之前认为的有希望改变我们思考我们发育起源的方式。 12月21日发表在《Cell Stem Cell》上的这项研究题为“Human embryonic genome activ...

获证!又一国产数字PCR产品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2021-12-22

近日,墨卓生物自主研发的数字PCR扩增仪产品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浙械注准20212220593),这是墨卓生物获批的首张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着墨卓生物基于微流控技术打造的创新分子诊断平台迈出关键的一步。 本次获证的数字PCR扩增仪是墨卓生物数字PCR产品系统解决方案的关键仪器设备,通过创新的驱动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搭配墨卓生物数字PCR芯片、试剂体系,最快15min可实现样品制备与扩增,大大...

【AACR子刊】染色体内外DNA的变化,可能是黑色素瘤产生耐药性的驱动因素!

2021-12-21

针对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症的精确疗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肿瘤往往停止对药物的反应,最近的研究指出,染色体内外DNA的变化是肿瘤发生和耐药性的驱动因素。 为了研究关键的促癌遗传途径中的突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Jonsson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黑色素瘤耐药性模型,使他们能够研究导致染色体内和染色体外变化的结构和动力学,支持癌细胞的耐药性。该模型还允许他们通过...

如何将qPCR体系无缝转移到dPCR平台

2021-12-21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荧光定量PCR(qPCR)的核酸检测已经成为新冠肺炎确诊的“金标准”。与免疫检测相比荧光定量PCR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窗口期较短,可以更早地确诊是否有病毒感染。qPCR是如何实现新冠病毒定量的?首先,从咽拭子/鼻拭子中抽提获得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RNA,然后通过qPCR仪定量出拭子中的RNA病毒载量,就可以确定是否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荧光定量PCR技术最主要的参数是扩增曲线的c...

【快讯】求臻医学完成C2轮融资,将投资3亿元人民币用于肿瘤早筛产品研发基地和药物CRO服务平台建设

2021-12-20

近日,求臻医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求臻医学”)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沂景资本领投,杭州临卓产业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卓产业基金”)等跟投,融资所得将用于自有特色肿瘤早筛产品管线开发、研发基地建设和药物CRO服务平台优化。 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科技研究开发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求臻医...

【Nature子刊】为什么一些COVID-19病例比其他病例更严重?“人源化”的小鼠提供了线索

2021-12-19

为什么80%至90%的COVID-19感染者只有轻微症状,而10%至20%的患者面临更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症状? 耶鲁大学Richard Flavell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决定将这个问题提给小鼠,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已经设计成拥有类似人类免疫系统的老鼠。这种产生的具有人类免疫系统的小鼠(人源化小鼠)是研究体内人类免疫系统的宝贵工具。 研究人员在12...

【Cell子刊】为什么疼痛和焦虑会加快呼吸频率?

2021-12-18

你被威胁的声音吓了一跳,会呼吸加快;你摔坏了胳膊肘,会痛得喘不过气来。为什么一个人在受伤或焦虑时呼吸频率会急剧增加,这在以前是不清楚的。现在,一个索尔克(Salk)科学家团队在大脑中发现了一个神经网络,它将呼吸节律与疼痛和恐惧的感觉协调了起来。除了对疼痛管理、焦虑心理学理论和疼痛本质的哲学研究领域的贡献,他们的发现还可能导致开发一种止痛药,以防止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OIRD),即呼吸中...

《Science》公布2021年度突破:一个困扰生物学家50年的难题,被AI解决了,并实现了一位诺奖者的梦想!

2021-12-17

在他1972年的诺贝尔奖获奖感言中,美国生物化学家Christian Anfinsen提出了这样一个愿景,他说:有一天,仅仅根据其氨基酸序列就可以预测任何蛋白质的3D结构。仅在人体内就有数十万种蛋白质,这种进步将具有广泛的应用,为基础生物学提供见解并揭示有希望的新药物靶点。现在,经过近50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人工智能(AI)驱动的软件可以产生出成千上万种精确的蛋白质结构——实现了An...

BioDigital数字PCR检测服务|小海龟科技有哪些服务项目?

2021-12-17

什么是数字PCR?数字PCR有哪些优势?我们该如何运用数字PCR呢?小海龟科技BioDigital数字PCR为您揭晓答案! 20世纪末,Vogelstein等提出数字PCR(digitalPCR,dPCR)的概念,通过将一个样本分成几十到几万份,分配到不同的反应单元,每个单元至少包含一个拷贝的目标分子(DNA模板),在每个反应单元中分别对目标分子进行PCR扩增,扩增结束后对各个反应单元的荧光信号...

【Science子刊】别躺平了!科学家们发现运动如何改善我们健康的一种关键酶NOX4

2021-12-16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酶,这种酶是为什么运动改善我们健康的关键。重要的是,这一发现开辟了药物促进这种酶活性的可能性,防止衰老对包括2型糖尿病在内的代谢健康的影响。 全球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将在未来三十年翻一番,到2031年,有600多万澳大利亚人将超过65岁。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这种老龄化人口也将导致全球疾病发病率增加。 ...

【JCI】免疫细胞究竟是如何被诱导癌变的?

2021-12-16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和日本熊本大学(Kumamoto University)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单细胞分析方法,揭示了病毒如何过度激活T细胞(我们血液中的关键免疫细胞),诱导它们癌变。 这种罕见的癌症被称为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dult T-cell leukemia/lymphoma, ATL),在感染了...

【Cell子刊】靶向治疗——改善更多结直肠癌患者的药物选择

2021-12-15

结直肠癌患者是最早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之一。这些药物旨在阻断引发失控细胞生长的致癌蛋白,同时保留健康组织。但是一些患者无法接受这些治疗,因为他们存在促癌突变,被认为会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性。 现在,Salk研究所助理教授,临床科学家Edward Stites利用计算机建模和细胞研究发现,更多的患者可以通过一种普通的靶向治疗得到帮助,这比之前认为的要多。相关研究结果于20...

【Science子刊】脑细胞利用脂肪控制体重的增加

2021-12-14

近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名为“Astrocytic lipid metabolism determines susceptibility to diet-induced obesity”的一项研究中,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脂肪酸对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饮食是如何进行调节的。他们说,这些见解可能有助于确定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潜在靶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