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517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 Signal:癌细胞产生耐药性的精细路径

2014-12-25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Signaling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杜克癌症研究所(Duke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促进特定癌细胞对致死性疗法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文章中,通过绘制黑色素瘤、乳腺癌及骨髓纤维化癌细胞对特定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关键步骤,研究人员揭示了许多阻断癌细胞产生耐药性的关键靶点,对于后期开发有效应对...

Cell:为何限制饮食有益健康?

2014-12-25

  近日,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鉴别出了隐藏在饮食限制的健康效益背后的关键分子机制。饮食限制俗称为卡路里限制,实验室研究显示其可以减缓实验动物衰老,而刊登在Cell上的这项研究论文中,研究者指出,限制两种氨基酸: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就会引发硫化氢产量的增加及增强再灌注损伤的保护能力,而基于饮食限制引发的硫化氢水平的增加往往和蠕虫、果蝇及酵母寿命...

Science:全基因组测序探究疟疾传播机制

2014-12-24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对可传播疟疾的16种按蚊进行了遗传测序,从而为揭示人类为何对其易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文章中,研究者Cedric Chauve表示,我们利用计算机方法来重新构建蚊子祖先的基因组,并且分析在过去1亿年的过程中蚊子祖先染色体的进化情况;目的在于理解其染色体的进化过程,从而为揭...

Nat Commun:科学家发现可以控制生物钟的关键分子

2014-12-24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圣路易斯大学(Saint Loui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可以控制生物钟蛋白质的关键小分子,这就为控制机体的昼夜节律来有效治疗和昼夜节律相关的机体异常,比如睡眠障碍或焦虑症等提供一定的研究数据。   昼夜节律...

Nat Commun:科学家揭开了人类大脑的起源之谜

2014-12-24

  在寻找我们大脑起源的研究上,海德堡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中枢神经系统(CNS)及其高度发育的生物结构在进化上的重要线索,研究人员一直利用海葵(Nematostella vectensis)模型在分子水平上来研究神经的发生,而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特定的基因和信号因子阐明了大脑神经细胞集中的起源如...

强生投入7亿美元获MacroGenics血液肿瘤药物

2014-12-24

  强生公司是为了获得MacroGenics的双特异性抗癌药物的全球授权,预付了1.25亿美元,另外如果发展计划成功,还将有高达5.75亿美元的阶段性付款。生物技术公司MacroGenics表示,这笔交易标志着这个诱导T细胞攻击抵抗血癌的药物将正式开启新的项目。   这条消息仅仅几周之前,武田急急忙忙得与该生物技术公司签署...

2014,这些成就举世瞩目

2014-12-24

  每年,《科学》杂志的编辑会评选出一项科学成就作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过往的“获胜者”包括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癌症免疫疗法和第一台量子机器。今年的“获胜者”——“‘罗塞塔’登陆彗星”引起全球瞩目,并且提醒我们人类科学成就拥有无限空间,未来任重道远。   “罗塞塔”登陆彗星   今年的“十大科学突破”之首用一系列来之不易的图像吸引...

BBC:植入电子装置为类风湿患者带来福音

2014-12-24

  据英国广播公司12月23日报道,这位名叫莫尼卡·洛布莱克的女子参加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学术医疗中心的一项实验。   这一实验是把一个小型起搏器式的电子装置植入患者体内,这个起搏器能把电脉冲输送到一根把大脑信号传递给重要器官的神经。   莫尼卡在接受天空新闻电视台的采访时说,以前要靠最厉害的药物来减轻她的...

中国医生在Lancet称:有责任,但没时间搞研究

2014-12-23

如果把发表SCI论文和晋升这一话题抛到年轻医生群体,多会群情激昂。是啊,医生不好做,中国的医生尤其难做。临床研究到底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SCI论文难道已变身为中国医生发展之路的流氓? 同济医科大学Li Xiang等在《柳叶刀》撰文称,作为医生,承担医学研究是很必要的,因为“从事医学研究,有助于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思维”。尤其在中国,海量的各种疾病病例...

Proove与UNC合作开展疼痛基因组学的临床应用

2014-12-23

  Proove生物科学今天宣布其已与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牙科学院签署了独家许可协议,共同探究疼痛感相关的遗传学机制并开发疼痛感相关的诊断测试。   两家机构签署协议,共同致力于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以及疼痛相关多样化基因相关知识产权的商业化。两家机构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在此项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对病人疼痛敏感程度的预测来选择合适的止痛药。  ...

Science:科学家开发出可用于医学研究的人工分子转运蛋白

2014-12-22

  近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表示,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首次开发出了一种可以携带跨膜单一原子的人工转运蛋白,其为开发一系列新型小分子来进行纳米研究及医药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线索。   每一个人类细胞都由脂质层所包围,而脂质层作为天然的分子屏障,其可以保护细胞器及其它元件,而这种细胞“皮肤”也很...

AAC:酶类抑制剂或可有效抑制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

2014-12-22

  发表在国际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圣路易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组转核甙酸酶超家族(NTS)酶类分子,其可以作为潜在的抑制剂来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研究者Morrison说道,阿昔洛韦可以有效抑制单纯疱疹病毒,但相比阿昔洛韦而言,NTS抑...

J Infect Dis:重大发现:HIV可通过感染的粘膜细胞进行传播

2014-12-22

  近日,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深入探究了HIV-1的传播,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当前有很多研究都主要研究游离病毒颗粒的感染,而本文研究发现HIV可以通过被感染的细胞进行传播。当病毒处于细胞中时其会被抗体及其它抗病毒因子保护,而细胞与细胞间的病毒传播往往是通过细胞间的突触来发生...

Transp Infect Dis: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或更易于发生在囊性纤维化患者机体中

2014-12-22

  一种名为更昔洛韦的药物常用于肺部移植患者,作用是保护患者免于受到移植后致死性病毒的感染;对34名患者研究发现,更昔洛韦可以降低3%-6%的患者死亡率,但有5%-10%患者机体中的病毒对更昔洛韦产生耐药性。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ransplant Infectious Diseas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芝加哥罗耀拉大学医学中心(Loyola Univ...

Nat Commun:诊断纤毛遗传障碍的新型成像技术

2014-12-22

  纤毛是细胞的尾巴和“天线”,其也是对细胞非常关键的一种生物结构,其遍布于机体的气管中,可以帮助清除我们吸入的所有废物,同时纤毛也对我们的视觉、嗅觉非常重要;当突变破坏了纤毛的结构或功能时,其对人类机体的效应将是灾难性的,有时候甚至可以致人死亡。   如今研究人员并不能对名为ciliopathies的纤毛遗传障碍进行准确诊...

Diabetes Care:血清25羟维生素D或可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

2014-12-22

糖尿病患者较易发生血管性并发症。近日,澳大利亚Alfred王子医院及悉尼大学等处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低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与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事件风险密切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12月18日的Diabetes Care杂志上。 该研究采用Cox比例危险度模型和逻辑回归对FIELD(Fenofibrate Interventi...

替代PCR,RPA成为致病菌检测的得力工具

2014-12-22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被称为是可以替代PCR的核酸检测技术(由英国公司TwistDx Inc开发)。以此为基础的TwistAmp® 核酸扩增产品,能够在15分钟内进行常温下的单分子核酸检测。该技术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很低,特别适合用于体外诊断、兽医、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农业等领域。 在今年发表的一...

盘点2014年热门CAR-T疗法进展

2014-12-22

  公司决定利用这笔资金开发KTE-C19产品。KTE-C19属于嵌合抗原受体重组T细胞(CAR-T),是一种利用人工修饰抗原来刺激患者T细胞靶向杀灭癌细胞的疗法。公司预计2015年完成KTE-C19Ⅰ期和Ⅱ期临床研究。   近年来CAR-T免疫疗法领域研究日趋白热化,许多制药巨头都准备大干一场。如诺华、辉瑞等巨头都在这一领域有着自己的项目。目前已经有十多...

Biotechniques:最受欢迎的显微镜论文

2014-12-22

    还有什么比显微镜工作者从细胞世界获得的图像更惊人呢?除了美之外,这样的照片还揭示了关于“细胞和生物分子运行及互动的方式”的新见解。在2014年显微镜技术有哪些研究进展使我们赞叹不已呢?   单凭想象,我们不能看到行动的细胞,不能定位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分子。细胞成像的力量是公认的,在今年秋季早些时候,三位显微镜...

盘点:已获CFDA批准的基因检测类试剂盒

2014-12-22

  2014已接近尾声,“基因检测”成为名副其实的年度热词,只要是生物医疗类的论坛,基本都会为“基因检测”设置一个版块。虽然2月份的“叫停令”为行业蒙上一层阴影,但其实“基因检测”这短短的4个字却拥有丰富的内涵,国内有一批企业已经在这个领域获得CFDA的批准。现在就跟随小编的步伐来看看都有哪些企业拿到了资质。 (注:以上资料不包含传染病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