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69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澳科学家研制智能绷带 可自动释放抗生素具提醒功能

1970-01-01

由澳大利亚两所顶尖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来的智能绷带,不但能够治疗伤势、提醒病人,还能够向医生发出警告。 研究小组的成员主要是蒙纳士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科学家,他们在伤口绷带设备中使用了纳米技术。新一代智能绷带能够在伤口颜色变化时,提醒病人或者医生,也能够自动释放聚合物胶囊中的抗生素。通过蓝牙技术和智能手机相连,绷带中的传感器能够在伤口需...

美澳科学家成功将熟鸡蛋变生 有望用于癌症治疗

2015-08-31

  看到标题你大概会认为这又是一则无聊的科学新闻,然而把熟鸡蛋变回生鸡蛋意味着蛋白质结构的再改变,这对人类研究如何攻克癌症有着重大意义。   许多年来,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研究如何把煮熟的鸡蛋变回原来的生鸡蛋,最近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校区主办的《UCI News》月刊称,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校区和澳大利亚化学家们的共同研究下,这项技...

科学家指责:生物伦理“有点挡道”

1970-01-01

科学家让生物伦理“别挡道”,这一呼声促使伦理学家反思。 从胚胎干细胞研究到人类基因编辑,先进的生物医学技术在疾病治疗方面显示出了巨大潜力。但棘手的伦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并最终导致避免滥用这类技术的指南出台。哈佛大学心理学家Steven Pinker在《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上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出,这种一网打尽式的伦理监管既耽误了科技创新,又...

科学家对硝酸甘油再利用 用作抗癌疗法制剂

2015-08-29

  近一个世纪以来,硝酸甘油一直被用作医学领域,尤其是治疗咽痛或胸痛,其是一种安全、便宜且有效的治疗措施,如今刊登在ecancermedical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发现,硝酸甘油或许可以被重新定向来用于治疗癌症。   由比利时等多国研究者发起的肿瘤学药物再利用研究计划旨在利用当前已经被广泛使用的非癌症药物进行研究来发现其治疗癌症的新潜力。治...

科学家开发出基于价值来对药物进行定价的新型框架模型

2015-08-29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JAMA Onc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埃默里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框架为所有进入市场的肿瘤药物建立了一种以价值为基础的定价,用以应对当前抗癌药物价格不断飙升的现状。文章中研究者利用了一种高度复杂的经济学模型利用肺癌药物作为例子进行了相关研究。   研究者集中调查了一种名为necitumumab的药物,该药物目前正在等待FDA批准,此...

科学家在病毒引发的癌症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

2015-08-29

  发表于国际杂志Cell Host and Microb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抵御癌症领域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或为开发癌症新型疗法提供新的希望。研究者Fanxiu Zhu说道,我们发现细胞中一种特殊病毒蛋白KicGas或可抑制机体主要的DNA感受器,从而可使得机体对病毒感染产生反应,这就说明,对这种细胞通路进行操控或可帮助个体抵御感染...

震撼盘点:8家数字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独角兽公司

2015-08-28

在线医生预约平台ZocDoc在8月21日宣布,已经完成一轮1.3亿美元的融资,至此,ZocDoc的估值已达18亿美元,成为纽约估值最高的私营企业之一。这次融资也推动ZocDoc进入了“独角兽俱乐部”。 所谓“独角兽俱乐部”,是指那些还未上市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10亿美金估值”这个概念,是两年前由风险投资人 Aileen Lee提出来的。她发现,那些...

科学家造仿生大脑 预花30亿美元绘制千亿神经元

2015-08-28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的研究人员最近搞清了如何制造带有仿生记忆的装置。乍一看,这似乎只是在新鲜玩意上取得的进展,但事实是:它们能像人类大脑那样存储信息。这有点像从照相机只能拍摄黑白照片的古老时代过渡到今天,我们今天能通过“有深浅、明暗和纹理变化的全彩画面来还原记忆”。   研究人员预计,不出几年,这一发明将促使制造...

2015年8月“科学”流言榜

2015-08-28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的支持。   1、氰化钠可能导致毒雨吗?   流言:2015年8月12日天津爆炸事故后,核心区内存有的危险化学品氰化钠备受关注,一则据...

科学家3D模拟肿瘤细胞如何“对抗”治疗

2015-08-28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26日报道,哈佛、爱丁堡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共同合作,研发了第一个反映实体肿瘤形状和成因演化的3D模型。   Martin Nowak参与了模型的设计。他是哈佛大学数学教授兼生物学教授、进化动力学项目主任。他说:“之前大多数人包括我们,都在用非空间模型来研究癌症的演变,但这些模型无法描绘出实体肿瘤的空间特征。现在...

科学家揭示对胚胎干细胞分化至关重要的特殊基因

2015-08-27

  近日,来自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染色质重塑基因Chd1可以调节胚胎干细胞发育成为其它类型细胞的能力。研究者表示,名为磷酸化作用的常见翻译后修饰机制与细胞内蛋白质功能的调节及信号传输存在一定的关联,这或许会影响依赖Chd1的细胞命运的改变,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   真核细胞细胞核中染色质的重塑对于胚胎干...

谷歌宣布生命科学部独立:新梦想起航

2015-08-27

  本月(8月10日),谷歌宣布重构,成立全新母公司Alphabet,谷歌原有的子公司和子部门纷纷脱离谷歌,成为Alphabet旗下和谷歌平起平坐的新公司。   Alphabet(字母表)这个名称有趣且意义包含广泛,不少人开玩笑说以后要用字母表注册登记,可能就存在侵权的问题了,在Alphabet中G代表这Google,而其中L——Lif...

大突破!科学家实现对卵母细胞的重编程

2015-08-27

  在许多方面,卵细胞都可以被优化来处理精子的基因组,特殊的细胞质因子可以给予卵细胞特殊能力来对多种类型细胞的细胞核进行重编程,尽管体细胞核转移被认为是一种简单产生多能干细胞的方法,但这往往存在巨大的伦理和逻辑问题,而一种替代性的方法就是利用转录因子或诱导多能干细胞重编程的方法来利用卵细胞进行诱导使其处于多能性状态。   四种主要的转录因子(Oct4, Sox2, Myc,K...

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材料公示情况(生命科学和医学)

2015-08-27

  关于公布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公示材料公示情况的公告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材料公示办法》有关规定,2015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材料公示工作已于8月上旬开始,现将各有关单位开展公示工作的基本情况汇总信息予以公布。   附件:2...

拜耳作物科学:杀线虫剂作用机理可应用到癌症治疗中

1970-01-01

拜耳作物科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杀虫剂,可以使线虫缺氧窒息,从而杀灭该类虫害,该方法可在遏制癌细胞中起到作用。 在拜耳退出塑料业务之后,在作物、人类和宠物研究之间发现交叉重叠优势是公司战略增长的一部分,许多制药公司却不以为然。 拜耳首席执行官Marijn Dekkers表示,作物和人类的许多作用机制在分子水平受到相同的基础化...

科学家或开发出治疗胰腺癌的潜在靶向药物

2015-08-26

  胰腺癌是一种致死性癌症且患者预后较差,同时这种癌症也是美国四大致命性癌症中的一种;胰腺癌在早期阶段很难被诊断出来,而且扩散非常迅速,目前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Reviews Cancer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休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药物或可帮助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甚至可以帮助有效清除癌细胞。   研究者Chin-Yo L...

中国医学科学院王琳芳院士Nature子刊发表癌症新文章

1970-01-01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RHBDD1通过激活EGFR信号通路促进了大肠癌生长。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24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王琳芳(Linfang Wang)院士、宋伟(Wei Song)博士及武汉大学的张晓东(Xiaodong Zhang)教授是这篇论文...

饶毅:中国的科学教育弱在哪?

2015-08-26

  我在美国工作22年后回国,除了已经强调的归属感外,也因为对中国的远景有信心。但近期,我和很多人一样有诸多担忧。作为科学研究者,我担心中国科学的基础不够坚实。   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教育强调普及与提高的兼顾,有许多成效。但是综观多年历程,可以看到一个问题: 尖端人才培养的缺乏。一方面,中国的中小学似乎是世界上第一,经常在各种世界...

谷歌生命科学部门与 DexCom 合作研发微型血糖监测器

1970-01-01

谷歌生命科学部门(现已是Alphabet旗下的一家独立公司)一直在展开多个项目来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帮助。最近它和一家即时血糖水平监测系统的生产商――DexCom合作打造一个绷带般大的、连接云端的传感器,以帮助人们监测血糖水平。DexCom 负责开发传感器,生命科学部门负责处理微型化工作。 设备理想状态低价、可自由使用、小巧且联网,能够提供实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