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21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重磅】科技部发布“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 2016年度申报指南(完整版)
精准医学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医学临床实践的交汇融合应用,是医学科技发展的前沿方向。系统加强精准医学研究布局,对于加快重大疾病防控技术突破、占据未来医学及相关产业发展主导权、打造我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新驱动力至关重要。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相关任务,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
CRISPR功能研究入门指南(CRISPRa)
基因组测序让我们意识到,人类基因组只有一小部分被翻译成蛋白质。其实我们基因组的80%会转录成RNA,但这些转录本大多不生成蛋白质。近年来人们发现非编码RNA往往与人类疾病有关,不过绝大多数非编码RNA的功能还是未知的。CRISPR/Cas9在这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CRISPR激活(CRISPRa)和CRISPR抑制(CRI...
【盘点】九大研究显示癌症与饮食不可分
2016年3月3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项新研究发表在nature杂志上,这项研究揭示出了高脂肪饮食使得肠壁细胞更有可能癌变的机制。 这项小鼠研究表明,高脂饮食驱动了肠道干细胞数量激增,还生成了其他细胞的细胞池--它们与干细胞相像,自身可以无限地增殖及分化为其他的细胞类型。该研究小组的领导者、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Omer Yilmaz说,这些干细胞和“干细胞样”...
美国爆发罕见伊丽莎白金菌感染 复旦大学2011年已开展系统研究
美国主流媒体近日报导,美国威斯康辛州自去年十一月至今爆发罕见细菌感染,病原体是一种学名为伊丽莎白金菌(Elizabethkingia spp)的细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道的数据显示,目前已登记确认的感染人数有44例,其中18名患者死亡。感染者临床症状包括发烧、呼吸困难和发冷等,18位死亡病人均有菌血现象(1,2,3)。目前,已报道的伊丽莎...
17位华人学者获2016年斯隆研究奖 大部分为生物类学者
美国时间2月23日,艾尔弗·斯隆基金会 (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公布了2016年斯隆研究奖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共有17位华人获此殊荣。 斯隆研究奖自1955年设立以来颁发给物理学、化学和数学领域的杰出青年,以向这些“早期职业科学家和学者提供支持和认可”,后来陆续增加了神经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以及...
【Science子刊】华人免疫大牛邹伟平、陈列平教授和斯隆的Wolchok教授最新综述:PD-1通路研究进展
近日,《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发表一篇由华人免疫大牛邹伟平、陈列平教授和斯隆的Wolchok教授撰写的一篇关于目前PD-1信号通路在抗癌领域研究的综述。目前最为活跃的领域一是根据肿瘤、免疫细胞标记、基因变异、表观遗传基因异常、以及环境信号如胃肠道菌群预测阻断PD-1信号通路的临床应答。二是有根据的选择与PD-1/PD-L1抗体的组合疗法以扩大应答人群,延...
【盘点】奇葩的癌症治疗方法研究
2016年已经过去1/6的时间,随着美国癌症精准医学之癌症“登月计划”的开展,“攻克”癌症势在必行。在此之前,也就是2015年年末,美国也成立了一个叫精准FDA的平台。据了解,还是有不少人不太知道这个平台。在此之前,转化医学网美女编辑曾精心准备了关于“精准FDA”的一篇文章--探秘:“精准FDA”到底什么鬼? 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有关癌症的一些匪夷所思的奇葩治...
日研究人员培育出新细胞 可抑制肝脏移植排异反应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用肝脏提供者和接受者的淋巴细胞培育出一种特殊细胞,有效抑制了肝脏移植后的排异反应。这种方法有望减少接受肝脏移植患者的负担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患者接受肝脏移植后,其免疫系统会将植入的肝脏视为异物而发起攻击,产生排异反应。为了抑制排异反应,接受肝移植的患者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除了药费昂贵,还会造成...
施一公院士再发表PNAS:蛋白酶体新研究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采用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镜解析了酵母内源性26S蛋白酶体(proteasome)的结构,揭示出了两种主要的构象状态。这些研究成果发布在2月29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与王丰(Feng Wang)博士是这篇...
山西医科大学在精神分裂症调控紊乱机制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危害极大的重性精神疾病,其发病机理迄今未明,既往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是基因变异和/或调控障碍的结果。转录因子、微小RNA(miRNA)和长非编码RNA(lncRNA)是重要的基因调控因子。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基于系统生物学角度的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的不断完善,从多组学角度出发,联合转录因子(TF)和调节性非编码RNA的互作调控网络来解析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机制成...
科技部发布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4项生物医学研究上榜
科技部25日在京公布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探测到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和解析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分子机制等研究入选。 何为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迄今为止,天文学家通过大型巡天已发现30多万个类星体。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吴学兵研究组与合作者基于自主发展的选取高红移类星...
美癌症研究所彻底“检修”肿瘤细胞系
在被全球研究人员大量使用了25年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决定让NCI-60从其药物筛选程序中“退休”。NCI-60是指在培养基中生长的60种人类癌细胞系。今年春末,该研究所将启动一个得到更新的癌症模型库。这些模型来源于病人的新鲜样本,并且被标记上病人临床治疗的过往细节。 NCI的此项举措回应了对与病人产生更紧密联系的癌症...
约70%的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不及时 问题严重
临床研究都有严格的伦理学规范,主要是避免对受试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另外为了让宝贵的临床研究成为支持临床诊断治疗的依据,也对临床研究及时公布和发表时间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使国际大牌的临床研究,大部分都没有按照规定及时公布和发表研究结果。这一问题应该引起临床医学研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估计中国等一些医学研究不够发达和规范的国家,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
【惊悚】澳大利亚研究报告:2050年全球半数人口近视
近年来,近视人口增加迅速,30年后,全球约半数人口将有近视眼。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发出警告,到那时,近视将成为主要的致盲因素,平均每5个人当中就有1人有失明风险。 报道称,澳大利亚奥布赖恩霍顿视力研究院的研究小组估计,在2000年,全球约14亿人口近视,占全球总人口的22.9%,其中1.63亿人的情况严重。估计到了2...
深圳市2016细胞治疗研究报告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关于征求对《深圳市 细胞治疗研究报告(2016)(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疾病研究报告 (2016)(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我市生物与新医药领域科技发展规划,我委牵头组织起草了《深圳市细胞治疗研究报告(2016)(征求意见稿)》和《深圳市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疾病...
美国将启用癌症研究新模型:新肿瘤样本将由小鼠体内培养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宣布,已被世界各地研究人员使用达25年之久的NCI-60细胞系即将于今年春末“退休”,取而代之的是来自癌症患者捐赠、经小鼠体内培养的新肿瘤样本。 据《自然》杂志网站报道,NCI-60细胞系是用于抗癌药物测试的癌细胞样本群。它帮助科学家刷新了对癌症的理解。但时至今日,NCI-60细胞系历经几千代的培...
第三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揭晓!(3批共涉11大疾病领域、30家医院)
2月20日,据科技部官网消息, 为落实《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经各有关部门、地方推荐,形式审查,能力评估,视频答辩和综合评审等程序,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确定了第三批申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组建依托单位。 根据2015年9月17日科技部发布的《科技部关于开展第...
罕见病的研究,仅仅是惠及少数人吗?
前言:还有几天便是2月29日,国际罕见病日了。对于罕见病,大多数国人还很陌生,甚至有不少认知误区,认为罕见病过于稀少,投入资源对其研究仅仅惠及少数人,并不迫切也不划算。在此,本文希望通过几个药物研发的故事说明,实际上罕见病的研究成果可能跟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而且它们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 罕见病,顾名思义,就是发病率非常低的疾病,在美国的定义为影响人数为20万以下的某种病...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首次证实跑步有助抗癌
运动能够帮助对抗癌症吗?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首次通过小鼠实验证实,跑步有助于延缓肿瘤的生长。 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6日报道,哥本哈根大学佩妮莱·霍伊曼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患有癌症的小鼠,测试了锻炼对于包括皮肤癌、肺癌和肝癌在内的5种不同癌症有何功效。他们让小鼠每晚跑步4公里到7公里,结果发现,小鼠免疫系统的抗癌能力得到了提升,不但阻止了新发肿瘤,也使原有肿瘤的生...
深圳市精准医疗体外诊断之生物技术研究报告(2016)(征求意见稿)
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谈到“人 类基因组计划”所取得的成果,并宣布了新的项目一一精准 医疗计划。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科技部和国家卫 生计生委,要求国家成立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共19 位专家组成了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同年,科技部 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了中国精准医疗 计划,并有望将其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