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1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英研究把实验室人数与科研产出挂钩引争议
近日,一则在学术论文预印本发表的研究引发热议,研究称要让论文产出最大化,实验室的理想成员应在10~15人之间。该研究发现,在此数量上再增加研究生与博士生,并不能让高影响力文章持续增加,部分是因为多出来的工作人员比首席研究人员(PI)的产出低。 这项由英国苏塞克斯大学遗传学家Adam Eyre-Walker与其同事所作的研究,聚焦了该...
做孤独的研究,做热闹的研究者
研究小组的年终总结,学生们都做了充分准备,大家都对这一年的工作做了一个详细的梳理:完成的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和感悟,特别是感悟,这是每年的重点,因为要真情实感地总结出来,不能是大话和套话,也要从中看到进步,其中一个学生以他自己的例子和他接触到的其他研究者的例子总结到:做孤独的研究,做热闹的研究者! 做孤独的研究,就是要做有创新价值的...
复旦大学李继喜教授成为国内首位《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受邀作者
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继喜教授受邀在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免疫学年评》,5年影响因子46.174)上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Biology of Innate Immunity”的综述论文(http://www.annualreviews.org/doi/abs/10.1146/annurev-immunol-03...
如何写好学术文章或自然科学基金申请?
原以为一年至少更新一次博客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没想到有时稍微忙一点,生活中的其它事就容易被遗忘,包括朋友的生日等,事后再想起来也只好罢了。当下写博客对我来说已经成了奢侈品,毕竟时间有限。但博文也是我和大家沟通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所以我也很珍惜每次和大家聊天的机会。 言归正转。最近一、两月正是很多朋友忙于写基金申请的时候,觉得在这个时间简...
学术界倡议“改变阿尔茨海默氏症规则”
来自产业界和学术界的35个合作者联合发出了欧洲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倡议(EPAD)。 计时五年的EPAD项目是由欧盟和欧盟制药工业协会设立的创新医药活动的一部分。该计划的目标是帮助疑有阿尔兹海默症患病征兆的人预防罹患此病,比如其生物标志物异常但“可能很少或根本没有疾病或临床症状”的人群。 爱丁堡大学的Craig Ritchie是...
学术干货:牛人教你读文献
【一】学术牛人1:用自己的话概括和梳理文献 及时回顾 心得和经验: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
SCI的前世今生
自我国科技界开始以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作为学术论文的评价指标,由于对SCI缺乏足够的认识,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过分看重SCI和影响因子在科研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导致了许多不正确的科研导向。许多单位和管理部门制定了专门的条例,如规定博士研究生和(或)博士后人员毕业前要发表SCI论文,否则不能毕业;院校排名、科技评奖、晋升...
Nature关注中国科学不端行为
根据中国重要基础科研资助机构的报道,中国对于科学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政策已开始收到成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主任杨卫(Yang Wei)在12月30日于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14年NSFC的科学不端行为案例,尤其是剽窃和一稿多投的情况比前几年有所减少。 今年,NSFC收到了206条科研不端...
PLOS One去年发表1200多篇更错说明
第一位:Physical Review B,十年间发表论文更错说明1261篇。 第二位:Plos One,一年间发表论文更错说明1240篇。(之前该刊没有更错说明) 第三位: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
对话:谷歌学术搜索的风雨十年
在今年《自然》杂志开展的一项调查中,60% 的科学家表示自己经常使用谷歌学术服务。日前,《自然》杂志对话谷歌学术共同创始人 Anurag Acharya,聊了聊谷歌学术的过去和未来。 问:你如何知道哪些文献需要检索? 答:“学术”是学术领域的其他人都认为是学术的东西,这听起来像是一个递归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回应“向《科学》花钱买版”
缘起 北中医校长在《科学》杂志发论文被指“花钱买版” 近日,一则“美国《科学》杂志专门为中医出专刊”的消息引发热议,不少人认为这是国际顶尖学术界对中医的认可,但也有声音质疑,所谓专刊只是由赞助商花钱出版的广告宣传小册子而已,与专业的学术论文毫无关系。 根据《科学》杂志官方页面显示,该专刊的主题是传...
中国论文工厂报道被点名者回应:仅参考英语表达
12月21日、22日,澎湃新闻连续对《科学美国人》指中国学术论文造假的问题进行报道。在《中国“神秘论文工厂”曝光:只要出钱就能在科学杂志上挂名》和《“问题论文”多来自知名医学院和大医院》两篇报道中,澎湃新闻曝光了一家疑似论文加工厂“MedChina”,以及在论文中玩“论文填词”游戏的医学论文近百篇,所谓“论文填词”,就是论文中有一段或几段话与其他论文完全一样,只有个别字词不...
2014年度十大论文撤稿事件
今年,有关科学论文撤稿的故事可以“大数量”和“惊世骇俗”作为关键词:在一个案例中出版商一次撤回了60篇论文,而在另一起案例中一下子揭示了120篇伪造论文,此外还有研究人员呈送了伪造的同行评议,而这些居然通常都是他们自己所书写。10月23日,The scientist杂志从中挑选出了以下十大论文撤稿故事,它们的排名未分先后: 1. 要编写2014年度...
盘点:2014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期刊
近期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公布了最新我国出版的6400多种人文社科和科技期刊的国际被引频次。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共有4021种科技期刊被引用过至少一次,被引文献为278235篇,总被引频次为467851次。 其中生物类期刊《Cell Research》独占鳌头,成为国际被引用次数最多,学术影响力最高的学术期刊,排在其后的...
文章的长短——侃侃学术评价指标
前两天中一个我们方向3页的顶会,前天又投了一个4页的期刊。和我一起租房的哥们儿第一反应是:“3页也叫会议?四页也叫SCI?”我心里暗爽,方向好发文章,就是这么任性。 哥们是做软件方向的,我是做光网络方向的,同属CS专业,但是成果却不尽相同。软件方向,他们出会议难,出期刊更难。他们的评价主要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会议排名,分A/B/C类。哥们在博一的时候发了两篇B类会...
读懂一篇学术论文的SOP流程
要想针对一个科学课题形成真正训练有素的观点,你需要熟悉这个领域当前的研究。而要想能够在众多对研究的解读中区分出良莠,你必须乐于阅读原文献,并具备独立阅读这些文献的能力。对于每一位博士和科学家来说,阅读和理解研究论文是他们在研究生院必须掌握的技能。你也可以学会它——不过和任何其他技能一样,你需要为之付出耐心和实践。 阅读科学论文跟读博客或报纸上...
扒一扒学术界2014年最轰动的一场血案
既然是说故事, 首先来介绍一下这位女主, 她叫小保方晴子,31岁,日本千叶县人士, 1983年6月29号出生, 巨蟹座, 2006/2008年早稻田大学应用化学系本科/硕士,2011年早稻田大学生命医学博士。其中2009-2010年其博士研究是作为访问学者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的。2013年开始以30岁的年龄,被任命为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细胞再造实验室(Lab of Ce...
药企学术营销变奏:施贵宝大幅裁减医药代表以证自清?
“作为我们转型的一部分,我们正在不断评估和决定合适的组织规模和架构以最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患者。”对于近日被传在华大幅裁减医药代表的传闻,跨国药企百时美施贵宝给到南都记者的声明,并未直接回应裁员,而是以“转型”作答。 而据南都记者了解,施贵宝已经不是首家在华提出转型的跨国药企。去年被爆出在华贿赂医院和医生的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G S K中国)最先提出转型,欲将医药代表由...
如何充分利用学术会议?
首先,我们要清楚,学术会议是展示你的作品,学习他人作品以及了解那些你可能从不会关心的科学知识的重要机会。然而,正如科学知识一样,会议还有很多其他可以丰富你会议之旅的内容。学会合理利用实验室之外的时间可以让你的会议之旅更有意义。 学会选择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参会时要选择那些你会认真参与的会议和讲座。即使你未参与全部的会议和讲座,也不要感到愧疚,因为不...
过半医生认为身边存学术不端行为
日前,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临床医师中,约90%的人认为我国医学科研学术不端行为不少见,超过半数受调查者认为其周围有人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不足50%的受调查者表示愿意举报学术不端行为;导致不愿意举报的主要原因是认为举报无效和无处举报。由钟南山、庄辉、陈可冀院士等我国12位医疗领域著名专家、医疗媒体从业人员联合起草、签名的“倡导学术诚信,抵制学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