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破卷之战:新修饰战队重燃科研创新力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84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沃森生物陈如雷:从中国企业角度看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14-12-07

“2014生物药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作为大会重要的专题活动之一,以“创新驱动、合作共赢”为主题,邀请了国家部委主管部门领导,国内外知名药企、研发与投资机构,以及科技服务机构等高层精英共聚伟人孙中山先生故里,聚焦国际、国内生物药政策与产业、创新与产业化、合作与发展等方面的热点话题,搭建研讨与交流、对话与合作的高端平台。 以下为出席论坛的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部高级副...

中国女医生美国产子的深度体验

2014-12-05

作为一名在美国读医疗管理的中国医生,求学期间,我幸运地迎来了我亲爱的宝贝。 虽然在美求学期间曾参观过美国的很多医疗机构,不过一直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感受周遭的环境,这一次可是货真价实地当了一回患者。亲身体验了美国医疗服务的林林总总,身兼医患两个角色的我感想远远多过普通的产妇。且听我跟您娓娓道来吧。 门诊没产科 今年2月份,在家中自测尿HCG阳性(妊...

美丽&智慧:盘点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女科学家

2014-12-05

  在性别不再成为界限的今天,不少女性投身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前中国生命科学领域里的那些集智慧与美丽于一身的女科学家们吧~   1.乔杰   乔杰,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妇产科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妇产科学系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生殖...

盘点2014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5大研究突破

2014-12-04

“干细胞多能性与体细胞重编程”项目启动   9月21日,由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干细胞多能性与体细胞重编程”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正式启动。据介绍,今年生命科学领域一共启动5个团队项目,其中4个团队在北京,另外一个团队在广州。 “干细胞多能性与体细胞重编程”创新研究群体将以多能干细胞调控网络及其定向分化机制、体细...

中国医生收入,不能提的隐痛

2014-12-04

  “内科也好,外科也好,只有肿瘤科才赚钱……靶向治疗药物,一个疗程10万”;   “该黑道黑道,别人都收红包,你凭啥不收啊,就怕没这种灰色收入,如果医生没有这种灰色收入,那就完蛋了”;   “我这月在科室的分红是一塑料袋,没办法,医生就这种好处了,我从早站到晚,一口饭不吃,一口水不喝,我...

中国医师协会:许医生“医疗事故罪”探讨

2014-12-02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 邓利强 2014年11月24日北京某法院开庭审理了北京某医院副主任医师涉嫌医疗事故罪案,纵观本案,笔者认为:本案中缺乏确凿证据足以证明许医生存在严重不负责的情形,按疑罪从无的角度,不应当对许医生定罪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至今有两部《刑法》,即79年《刑法》和97年《刑法典》。在“79年刑法”中没有“医疗事故罪”这一单独的罪名,当...

母乳研究获中国数据

2014-12-02

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学中心承担的“中国人母乳成分分析及相关功能研究”项目通过了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由吴圣楣教授、陈同辛主任医师等共同主持。其中许多研究成果为国际或国内首创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众所周知,母乳是婴儿最佳食品,是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最安全和最完整的天然食物。有关母乳中组成成分的研究,国外较为深入和系统,我国相对薄弱。已知...

德媒:中国医改摧毁了医患信任

2014-12-02

  德媒称,以国营医院为依靠的福利体系以及几乎免费看病的情况已经成为过去,新引入的保险体系仍不完善。导致病人的火气和医生的忧虑都越来越大。   漫画:迫不得已 新华社发 程硕 作   据德国之声网站11月28日引述《柏林报》报道,该报11月27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医生救我,否则捅你!”的...

DNA测序上榜《福布斯》中国8大领先创新行业

2014-12-01

  北京时间12月1日消息,《福布斯》杂志网络版发表分析文章称,中国虽然以制造工厂闻名于世,但也开发出了一些惊人的创新服务和产品。《福布斯》列出了中国领先世界其他国家的8大创新行业,微支付、廉价智能机、高铁等上榜。   以下是文章摘要: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世界制造工厂而闻名于世。证据也很充足:比如,2011年,中国生产了全球90%的PC、80%的空调、74%的太阳能...

WHO:中国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感染率上升

2014-11-29

  艾滋病虽为不治之症,但近10年来,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艾滋病总体疫情保持在低流行水平,病死率明显降低,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施贺德指出:“中国有领先世界的防艾措施,像是针对注射吸毒人群提供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可作为世界最佳实践案例。这项措施有效的减少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率。”  &em...

中国医学科研诚信现状调查报告发布

2014-11-28

约9成受调查医师认为我国医学学术不端行为不少见 医学论坛网讯   为引导卫生计生领域广大医学科研人员提高诚信意识,遵守诚信原则,养成良好科研行为习惯,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4 年9 月10 日印发了《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的通知及解读文件,以加强卫生计生领域的医学科研诚信行为规范和监管体制建设。为此,《中国医学论坛...

中国医药界大奖颁发:新设奖项神秘获奖人露面

2014-11-28

被人称之为“中国医药最高荣誉”的“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简称“吴杨奖”)今天(11月27日)上午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颁奖典礼,13位为中国医学、药学、卫生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获奖,致辞的有吴杨奖名誉主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吴杨奖共同主席、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黄洁夫,吴杨奖共同主席、北大药学院教授张礼和,吴杨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西安杨森制...

肿瘤标志物HE4中国人群参考值研究结果发布

2014-11-27

人附睾蛋白4(HE4)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在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低,而在卵巢癌组织和患者血清中均高度表达。 在日前上海举行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诊疗中的临床应用”研讨会上,解放军总医院田亚平教授首次公布了HE4中国人群参考值大型临床研究的结果。 这一历时两年的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由解放军总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等9家医院联合开展,...

基于LDR的SNP分型技术在中国的推广故事

2014-11-27

  LDR技术,和TagMan、Massarray、SNPshot等一样,是目前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SNP分型技术。   该技术是由2001年开始在国内研究推广,而且有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利用DNA芯片来进行DNA突变检测是当时的热点,但是往往芯片杂交信号判定比较困难。当时,东华大学肖君华教授、复旦大学卢大儒教授、中科院微系统所...

中国药价的“制度成本”有多少?

2014-11-25

近日,一对南京夫妇因代购印度抗癌药品被公诉,再次引起了社会对抗癌药品内外价格差异巨大的关注。事实上,中国药价虚高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进口专利药中,专利药价格高昂多是由于其专利费用,而药物价格普遍虚高则是由加于药价上的种种“制度成本”而导致,大量数据反映出中国药品市场如何因制度原因失去平衡。 财政补贴少 医院“以药养医” 公共卫生总费用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 (...

新药研发中国第一人,鞠躬尽瘁只为宫颈癌疫苗

2014-11-25

众所周知,宫颈癌是由病毒感染而引发的癌症,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癌症,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每年,全世界约有50万女性被诊断为宫颈癌,其中25万多人死亡。 早期,许多流行病学家指出,如早婚、多产及复杂的性关系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因此逐步形成子宫颈癌是性传染病的观念。直到20世纪60年代,宫颈癌的病因研究仍围绕着淋病、梅毒、滴虫等病原体打转,没有突破。 1...

前NHS掌门人谈医改:如果我是中国卫计委主任

2014-11-24

“如果我是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就做三件事:第一,明确医改目标;第二,成立一个研究患者自付费、政府付费和医保付费之间最合理比例的项目;第三,优化医疗卫生系统的人力资源部门,让他们学会如何给医生发工资。” 2014年11月23日,刚刚卸任英国NHS首席执行官的戴维•尼克尔森爵士(Sir David Nicholson)受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经济理论...

中国医学最大真相,你看透几层?

2014-11-24

学了三年管理靠爸妈关系找到工作的人在规定学了十年医学的人怎么用药。学了四年媒体不知疾病为何物的人在评判当了十年医生的人的对与错。这是中国医学最大的真相。 问题的复杂在于真相的遥远,而是不懂甚至是无知的人或者是别有用心的人说了太多。说“医院缝产妇肛门”的记者,你在哪里?说“1元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记者,你又在哪里?说“婴儿接种乙肝疫苗致死”的记者,你又在哪里?这些谣...

中国学者NATURE发文,揭示H7N9“宿主跳跃”基础

2014-11-24

  H7N9感染人类的能力是其引发疫情的基础,进一步理解这一过程将有助于人们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为此,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杂志上发表综述性文章,探讨了这种病毒的“宿主跳跃”机制。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高福院士和副教授Yi Shi。   甲型流感是带有衣壳的单链负义...

中国和美国科学家的不同

2014-11-23

  1. 科研预期(expected output)不同;   做一个科学研究对预期结果不同。中国科学家最先看到,或者是科学界最先期待或者最先获得资助的项目是:你的研究能够带来什么效益,最好是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且对国家未来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最好。美国科学界看得比较具体,比如你的研究能够得到什么有趣的结果,“有趣”似乎就是他们的期望。所以美国科研的预期结果会特别具体。因此中国科学家做科研都带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