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破卷之战:新修饰战队重燃科研创新力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84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中国抗MERS药物研究获重要进展 药物可直接用于紧急防护

1970-01-01

自5月28日我国确诊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患者以来,国内各方均显示出极大关注。一个好消息是,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的国家“千人计划”学者姜世勃及同事,在抗MERS的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13~2014年,该研究团队设计和检测了抗MERS的多肽――HR2P,发现HR2P能有效地抑制MERS-Co...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分会成立大会--会议通知

2015-06-02

尊敬的教授: 您好!为推动肿瘤临床诊疗技术的创新及应用,提高中国肿瘤临床诊疗水平,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上海吴孟超肿瘤医学中心、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及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 “2015全国肿瘤临床诊疗前沿大会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分会成立大会” 将于2015年8月14-15日在上海扬子江万丽大酒店隆重召开。 大会组委会兹定于2...

世界医疗器械市场70%由中国贴牌制造

1970-01-01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蔡天智指出,“2014年世界医疗器械市场70%的产品是中国企业制造的,但未必是中国企业的牌子,可能是通过OEM方式进入的。中国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品牌很少”。 中国诊疗设备仍是逆差 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驱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中更加重视“质量”方面的...

外媒:中国医改或给医院预算留下巨大缺口

1970-01-01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27日报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艾美仕医药保健咨询公司称,到2018年,中国的医疗支出将达到1550亿至1850亿美元。但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平息公众对医疗服务的强烈不满,并解决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资源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 中国政府已决定在国内更多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并赋予医院管理者更大的权力来与药品供应商就降价事宜进行谈判。 ...

中国,母亲!请您听听孩儿的“医声”吧!!

1970-01-01

中国,母亲! 我是您的孩儿―中国医生。昨天,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发布了。母亲,借这个机会,工作的事情,我想向母亲谈谈。 母亲,您还记得吗?曾几何时,我是你三月视线里翱翔在蓝天的雏鹰,你是我五月梦境里高挂在渡口的灯笼。但如今孩儿的工作环境真的很糟糕。执业成本高、医患关系紧张、工作强度大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的共同心声。职称级别越高的大哥大姐对医疗执业环境不满...

北医推出中国最佳临床学科排行榜

1970-01-01

  5月25日,北京大学临床学科评估发布“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榜单共包括肿瘤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心外科、胸外科、骨科、妇产科、普通外科、耳鼻咽喉科、儿科综合、口腔综合等19个临床学科。   与很多医疗排行榜注重病例数量、...

《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发布 超六成医生对收入不满

1970-01-01

收入不高、压力太大、执业环境不好,这样的负面语言仿佛是中国医生形容自己职业时使用次数最多的用词。5月27日,“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发布暨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显示,超三成医师每周工作60小时以上,六成以上的医师对收入“很不满意”,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并不匹配,在医疗暴力方面,去年被调查医师中,超...

甲基化研究方法的革新-罗氏NimbleGen SeqCap Epi产品在中国上市

2015-05-27

  罗氏NimbleGen公司 最新上市的SeqCap Epi基因组DNA甲基化序列富集产品,结合二代测序,可以进行在单碱基分辨率的样品甲基化分析。该产品系列包括:固定内容的、人类全基因组水平的可甲基化位点的DNA片段富集方案;以及,适合于各种不同应用的由客户自选区域的目标序列富集产品。该产品系列可以为表观遗传研究人员提供全新的研究工具,相比现有其他技术,可以在更大DNA序列广度,更高测序深...

中国学者5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1970-01-01

   5月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主要包括埃博拉病毒研究新发现,奇异侏罗纪兽脚类恐龙,以及白血病研究新进展。首先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2014年7月至11月期间在塞拉利昂的五个大区检测的3000多份埃博拉病人样本,成功分离测定175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通过对于这些病毒...

中国药科大学柳军博士PNAS发表免疫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威斯康星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Norris Cotton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免疫检查点蛋白VISTA和PD-1非重复性调控了鼠类T细胞反应。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5月11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威斯康星医学院的助理教授Li Wang博士,中国药科大学的柳军(Jun Liu)博士是这...

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中国的医生职业?

2015-05-27

在中国,过去的10年里,医生是被抱怨得最多的人群之一。如今“活多、钱少、高危”是中国医生的标签。那么,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医生?或者说,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中国的医生职业呢?   1、圣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从容面对公众、政府、媒体的苛求和责骂,还不能恼,不能躁,还能静下心来钻研业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工作。   2、铁人:每天超时间工作,长期...

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出炉

2015-05-27

国内首次运用医疗大数据评估出19个临床学科,排行前十五名单火热出炉。  “哪家医院的哪些学科治疗水平高”是普通患者最为关注的话题,然而治疗水平远不是病例数量、发表论文数量、医院营业收入等某些指标能够客观反映的。因而,要想做出一个让人信服的临床学科评估体系格外困难,而这正是北京大学医学部近几年的努力方向。5月26日,国家医疗数据中心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挂牌,同时...

2020年中国医学的十大趋势

1970-01-01

近日,看到国外VC资本家们谈到的2020年的趋势,觉得还可以再写一篇这样的文章,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1.人工智能技术大幅降低误诊率 现在即使是梅奥这样的机构,据说初诊失误率也高达40%,有人估计国内医院的初诊失误率高达60%甚至更高。初诊失误率太高是当前医学的核心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医生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未来能否通过大数据积累、人工智能...

中国学者973项目发表Nature子刊文章:肝癌干细胞

1970-01-01

肝癌是我国最严重的肿瘤之一,也是世界上五大常见癌症之一,因此,揭示肝癌发病机制具有迫切性和重要临床意义。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学说受到了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可塑性潜能,在启动肿瘤形成和生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现有的治疗措施尚无法针对肿瘤干细胞发挥作用,这可能是导致肝癌复发和耐药的主要原因。肿瘤干细胞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和转移特征,因此,针...

首部《中国晚期乳腺癌诊治专家共识》在京发布

1970-01-01

近日,《中国晚期乳腺癌诊治专家共识》(ABC-China,下简称“共识”)媒体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该版“共识”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编写,是针对晚期乳腺癌治疗的“首个”中国专家共识,填补了我国晚期乳腺癌诊疗共识的空白。 该“共识”是首次在中国晚期乳腺癌领域,通过专家组成员的讨论,在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合中国晚期乳腺癌患者诊治的规范和指南。该“...

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基础研究领域

1970-01-01

1.陈恕行 人物小传 陈恕行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6月生,浙江镇海(今宁波)人,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 提名理由 他潜心于偏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他首次给出了含附体激波解的局部存在性与稳定性的严格数学论证,为解决这一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突破了瓶颈;他首次应用偏微分方程理论证明了马赫结构...

重磅!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为重点领域

1970-01-01

5月19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发展路径,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通知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这意味着,到2...

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基础研究领域

1970-01-01

基础研究领域: 1.陈恕行 人物小传 陈恕行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6月生,浙江镇海(今宁波)人,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 提名理由 他潜心于偏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他首次给出了含附体激波解的局部存在性与稳定性的严格数学论证,为解决这一长期...

第二届中国母胎医学大会盛大开幕 罗氏带来NIPT微阵列新技术

2015-05-20

  由卫计委全国产前诊断技术指导专家组主办、北京协和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卫计委全国产前诊断技术指导专家组办公室和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承办的“ 第二届中国母胎医学大会暨母胎医学新进展培训班”于2015年5月16日-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吸引了全国从事围产医学、产前诊断、超声影像、儿科及医学遗传学等与母胎医学相关的600多名临床专家参加,以主题演讲、病历讨论、学术...

中国专家发现细胞"返老还童"机制

2015-05-20

  裴端卿将细胞重塑比喻为“房间装修”,胚胎干细胞像是空房间,成体细胞则根据“房间里的器具构造”决定了特定功能,“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胚胎干细胞,如同把原有房间里的器具构造清空,只留下最基本的设施。”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成功建立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技术,非常简便地实现了成体细胞逆转为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类似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