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72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如何让肿瘤免疫治疗更多癌症患者?科学家呼吁抗癌药物测试新方法
癌症医生表示,增强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能力的新型药物有可能是近年来最大的医学进步之一,它能将病人从鬼门关上拉回来,延长数年的寿命。但事实是,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一小部分病人身上。现在,医生说,开发一项能提前鉴定出哪些病人能受益的检测是当务之急,它能省去其他病人大笔的费用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目前,这种药物每个病人每年要花费约15万美元――在一些需要...
为向人类“头移植”发出终极挑战 哈医大学者将尝试猴脑移植
18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悉,哈医大二院任晓平教授宣布,将带领他的团队尝试首例灵长类动物脑部移植,进而向医学最前沿的人类“头移植”发出终极挑战。 1999年,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任晓平参与完成了世界首例人体手移植手术。2012年,任晓平回到故乡哈尔滨,并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转化医学中心及附属第二医院组建了他的科研团队,开始尝试小鼠、猴动物头移植。2013年,在...
美研究显示一种成像技术可助更安全有效切除脑瘤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种被称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成像技术可实时、准确地鉴别出脑癌患者脑中的肿瘤组织,外科医生可以借此更加安全、有效地切除脑瘤。这项成果6月17日发表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负责研究的李兴德教授告诉新华社记者:“在脑瘤开颅手术中,如何把病变组织尽量切除同时尽最大可能保留健康组织,对医生而言是一大难题。切除不干净,就容易复...
新合成物质可望“一剂治愈”疟疾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6月17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合成物质,能针对疟原虫高效发挥作用,未来如果制成药物,可望让疟疾病患服用一剂就彻底治愈。 来自英国邓迪大学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DDD107498的合成物质,它不但对疟疾有很好的疗效,还可能用于阻断疟疾的进一步传播。 这对全球...
NatureImmun:糖尿病治疗药物可增强免疫抗击癌症
近日,来自Pasteru和Inserm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成功地促进了免疫细胞向肿瘤组织的浸润过程,在肿瘤组织内部诱导了免疫系统应答,阻断了肿瘤生长。在这项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Immunology的文章中,科学家们证明利用上述过程再结合一些免疫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杀伤癌细胞。 趋化因子是一类能够吸引免疫细胞向炎症组织迁移的小分子物质,在肿瘤发展,感染...
Neuron:大脑如何区分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红绿灯,广告牌,路标。当人们开始学习开车的时候,总是很难区分重要信息和无关信息。 来自Basel大学的Sonja Hofer教授对大脑究竟如何辨别图像信息的重要性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最近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euron的一篇文章中,Sonja Hofer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发现学习图像之间的相关性会大大影响大脑中的神经网络。这些变化对于帮助我们的大脑更加高...
TranslPsych:特殊血液蛋白或可指示个体患阿尔兹海默氏症的风险
刊登在国际杂志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伦敦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单一的血液蛋白或可帮助揭示个体患阿尔兹海默氏症的风险,研究者表示,这种特殊蛋白或可阐明个体轻度认知损伤的发展情况,而轻度认知损伤往往和阿尔兹海默氏症及其它痴呆症的风险增加相关。 文章中,研究者对英国最大的成年双胞胎队列人群进行研究,利用超过100...
SaferGene首推Uni-DMX ,使Illumina Xten全基因组数据生产时间缩短至1小时
据BBC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全球基因测序市场总量从2011年的20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117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1.2%。目前基因数据的生产相对简单,但是对基因组数据的安全、存储、计算及分析已成为该领域最主要的瓶颈。目前基因测序数据分析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3%,2018年将达到35亿美金。SaferGene的Uni-DMX产品...
潜伏结核感染检测主流方法IGRA(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临床应用进展
2014年5月第6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2015年后“终止结核病战略”。战略提出了潜伏结核感染(LTBI)的筛查和治疗等预防性措施,认为防止LTBI进一步发展为活动性结核对实现全球结核病目标意义重大。而IGRA(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γ-干扰素释放试验)这一方法不受卡介苗以及致病性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影响...
打造兰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经济区将建兰州“西部药谷”
兰州西部药谷产业园项目是兰州市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16日,记者从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近日,《兰州西部药谷产业园规划方案》已经省发改委批准实施。 兰州西部药谷产业园项目位于兰州经济区机场北高新园区内,预计投资25亿元。经济区以该项目为依托“筑巢引凤”,积极承接东中部生物产业转移项目和兰州市区生物企业“出城入园”项目,统一规划建设G...
又5亿!康美药业“牵手”云南普洱市,布局东南亚、南亚市场
6月15日,康美药业公告称,公司与云南省普洱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康美药业拟以不低于5亿元在普洱市投资建设林下生态中药材种植基地及精深加工项目、道地中药材及茶叶交易平台项目、医院投资项目、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等项目合作事宜达成共识。 通过此次合作,康美药业将其商业模式定位到连接我国和东南亚、南亚诸国以及印度洋的重要枢纽城市普洱市,...
同济大学王启刚教授团队取得多功能纳米生物探针研究重要进展
纳米凝胶,即纳米尺寸的凝胶,是高分子通过化学/物理交联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纳米颗粒,广泛应用于在药物传输、生物成像应用中。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凝胶既有凝胶体系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点,又能结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功能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最近,同济大学化学系王启刚教授团队在多功能纳米凝胶基生物探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最新研究成果...
JCI:“守卫”变“杀手”都是p53惹的祸
近日,来自美国德克萨斯MD安德森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JCI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DAPK1蛋白对于携带TP53基因突变的乳腺癌和其他类型癌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这一发现表明DAPK1可能成为治疗许多侵袭性癌症的潜在治疗靶点。 DAPK1全称为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正如这个名字所提示的,大量研究表明,在癌细胞中该蛋白能够激活促凋亡...
女人为何活得比男人长,也许干细胞能回答
在男人和女人“谁活得更久”这场终极战争中,女人通常是最后的赢家。这种寿命上的性别差异,不仅是在人类中,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中也是如此。衰老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干细胞功能的衰退,那么问题来了:干细胞衰老是否也存在性别差异?而且这是否也是疾病与寿命出现变化的一个成因?近期Cell Stem Cell杂志以“Stem Cell Aging and Sex: Are We Missing ...
中山大学Nature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G蛋白偶联受体(GPCRs)重要调节蛋白β-Arrestin1通过炎症介导的Akt信号推动了肝细胞癌变。这些研究成果发布在6月16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吴斌(Bin Wu)教授和陈规划(Guihua Che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
Cell:CRISPR揭示惊人发现,百种蛋白都听命于谁?
我们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懂得利用磷酸化作用――通过添加磷酸基团这一化学标记来控制蛋白质的功能和命运。尽管人们已充分了解了在细胞内起作用的大多数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一些细胞外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却仍然是个谜。然而从伤口愈合到骨形成,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很大程度上却依赖于在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 现在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获得了一个令人惊...
Cell颠覆传统认知,命运早定的干细胞
人们通常认为成体神经干细胞具有发育为多种类型脑细胞的能力,然而根据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事实上在出生前这些细胞就被预先编程来生成非常特异的神经元类型,至少在小鼠体内是如此。这项研究发表在6月18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加州大学神经外科教授、脑肿瘤研究中心与Eli和Edythe Broad再生医学及干细胞研究中...
中国学者解析肝癌中的lncRNA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 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作为全世界最常见的一种癌症类型,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新患者,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其死亡率在我国十大恶性肿瘤的排名中已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尽管HCC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预后情况仍然很差。 上海交通...
Cell公布最新埃博拉基因组测序结果
去年夏天西非埃博拉爆发的早期阶段,科学家们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测序了这种致命病毒的基因组,为人们揭示了许多疫情蔓延的关键信息,比如说病毒只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病毒在多次传播中获得了许多新突变等等。 虽然埃博拉爆发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但这场疫情并未结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人们去解答。为此,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美国疾控中心(CDC)、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