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现有局限!南开大学刘书琳/庞代文团队开发新型空间转录组学技术,实现RNA分子在细胞和组织原位高速、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检测
导读 | 未来,该技术有望与超分辨率显微镜等技术结合,进一步突破极限,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南开大学刘书琳/庞代文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名为TDDN-FISH(四面体DNA树突状纳米结构增强荧光原位杂交)的新型空间转录组学技术。该技术通过巧妙的DNA纳米结构设计,实现了RNA分子在细胞和组织原位的高速、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检测,解决了当前领域在检测速度、信号强度以及对短RNA检测能力方面的多重瓶颈。
TDDN-FISH探针设计与空间转录组图像分析示意图
核心亮点:DNA纳米结构信号放大器
高效、快速的TDDN-FISH用于细胞内RNA的原位检测
空间转录组学旨在解析基因在组织三维空间中的表达位置和模式,对于理解生命活动、疾病发生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技术如smFISH需要大量探针,HCR-FISH等信号放大技术则过程繁琐耗时,且难以有效检测miRNA等关键短链RNA。
研究团队的创新核心在于设计了一种三层级的四面体DNA树突状纳米结构。该结构像一座精密的信号塔:底层与靶标RNA结合,中间层作为支架,最外层则大量连接荧光分子。这种树突状分级放大结构,使得结合一个RNA分子就能产生极强的荧光信号,无需传统的酶参与放大,从而避免了酶活性波动带来的不稳定性。研究表明,TDDN-FISH的单轮检测时间仅需约1小时,比常用的HCR-FISH快约8倍。在检测细胞中高表达的ACTB mRNA时,其信号强度是smFISH的3倍、HCR-FISH的2倍。更突出的是,该技术仅用1条探针就能清晰成像长度仅72个核苷酸的miR-21,展现了其对短RNA的强大检测能力。

应用广泛:从病毒入侵动态到大脑细胞图谱
利用TDDN-FISH对甲型流感病毒RNA进行时空动态定位
研究团队展示了TDDN-FISH在多个重要生物学问题中的应用潜力。
-
病毒感染机制:成功追踪了甲型流感病毒(IAV)8个不同RNA片段在宿主细胞内的动态过程,直观展示了病毒入胞、复制和组装的时空路径。
-
脑科学研究:在对小鼠大脑组织的分析中,该技术成功区分了谷氨酸能神经元、GABA能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等6种主要细胞类型,并绘制了它们的精确空间分布图谱。在初级视觉皮层(V1)的分析中,更是清晰揭示了不同层级的兴奋性神经元具有特定的空间分布规律。
基于TDDN-FISH的小鼠脑内细胞类型定位
通过TDDN-FISH原位检测对小鼠初级视觉皮层神经元亚型进行空间定位
技术优势与未来展望
与现有多种FISH技术相比,TDDN-FISH的优势可概括为:无酶、快速、灵敏、通用。其模块化的设计还支持多轮循环成像,利用不同荧光颜色组合对数十甚至上百种RNA进行条形码标记,从而实现高通量空间转录组分析。该技术为在单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系统解析组织功能、细胞异质性和疾病机制提供了强大工具。未来,该技术有望与超分辨率显微镜等技术结合,进一步突破极限,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4294-1
【关于投稿】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是转化医学核心门户,旨在推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产业的发展,核心内容涵盖组学、检验、免疫、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等。如您有最新的研究内容发表,欢迎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报道(公众号菜单栏-在线客服联系),我们的理念:内容创造价值,转化铸就未来!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发布的文章旨在介绍前沿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使用;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声明:本稿件如有错误之处,敬请联系转化医学网客服进行修改事宜!
微信号:zhuanhuayixue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