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院士授课“一座难求”,中国生物信息学研究
《国科大》杂志中评道:80多岁的陈润生声音依然洪亮、高亢、有力,让人听得明白、透彻。陈润生院士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声音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般富有感染力。
“中国院士第一县”——走出了32位院士,和上万
有这样的一个小县城,居然能够走出来32位院士,将近100位的大学校长,一万多名教授,光是这样听起来,便觉得非常的神奇,那么这样一个超强的县城究竟是哪里呢?
再创佳绩!华西医院两项精准医学产业创新成果首次
今年3月,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的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运行,基本构建起“政医产学研资”紧密协同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艾滋病基因疗法开启全球首例人体试验!如成功将实
目前正进行临床试验的一种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感染的突破性基因编辑疗法首次应用于了一名艾滋病毒感染者。这项试验旨在评估EBT-101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基因编辑疗法,EBT-101将有可能改变艾滋病治疗的未来。
最新消息: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万众瞩目的诺贝尔化学奖公布了2022年获奖者名单,Carolyn R. Bertozzi博士(左)、Morten Meldal博士(中)和K. Barry Sharpless博士(右)因在点击化学领域和生物正交化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共同摘得这一桂冠。
邵峰院士荣获肿瘤免疫学界顶级大奖——威廉·科利
9月27日,美国癌症研究所公布2022年威廉·科利奖获奖者名单,我国科学家邵峰院士因其在细胞焦亡领域的原创性发现与其他三位杰出科学家Judy Lieberman,Hao Wu和Vishva Dixit共获殊荣。邵峰院士是自1979年以来首位基于在中国本土做出的原创科学发现而获此殊荣的科学家,并作为获奖代表进行主旨演讲。他们的工作发现了细胞焦亡过程中在膜上打孔的gasdermin蛋白家族(GSDM),并发现细胞焦亡可以诱导抗肿瘤免疫活性,使gasdermin蛋白家族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新靶点。
专家齐聚 精彩纷呈| 第五届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9月21日,由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办,上海仁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x Genomics、墨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五届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研讨会”在广州中心皇冠假日酒店成功举办。
国际著名病毒学家管轶教授,任上海市病毒研究院院
管轶院长表示,病毒学研究在人类健康和医学乃至国家安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上海市病毒研究院将进一步聚焦世界病毒学前沿方向和上海市建设全球最安全公共卫生城市需要,在未来打造成世界一流病毒学研究中心,成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
香港大学最新研究:鸡血藤可抑制新冠病毒
由香港大学医学院中医药学院、艾滋病研究所、微生物学系、临床医学院及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LKS医学院成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天然产物SSP,它来源于中草药邓氏疏螺旋体,对SARS-CoV-1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最重要的是,它显示了针对所有主要大流行性SARS-CoV-2变种测试的可比活动。由于SSP是在安全的制造商实践下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制备的,并且不会对动物造成毒性,因此它具有被开发为消除SARS-CoV-2传播的预防性药物的巨大潜力。研究结果现已在线发表在《植物疗法研究》杂志上。
栏目推荐
微驭万物-第二届单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 |
【直播】大咖独家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