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IVD及精准医疗产业与投资联盟在下沙成
用上快速检测试剂,一分钟就能检测糖尿病等疾病,是不是很神奇?被称为IVD的体外诊断试剂产业,正快速兴起。昨天,中国IVD及精准医疗产业与投资联盟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诞生。这是昨天开幕的第三届中国IVD产业投资与并购CEO论坛上传出的消息。
毒蘑菇正在被“变好”虫草素也许能治疗癌症
人们还不知道为什么有些菌类对人类有如此强力的作用,这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但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利用毒蘑菇某些看似有害的性状,为自身造福。
恶性肿瘤为北京主要死亡原因首位 死亡率再增4.
健康白皮书显示,恶性肿瘤仍位列本市户籍人口主要死亡原因首位。根据首次发布的慢病“早死概率”,北京市30岁户籍人口中有11.11%的可能会因患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其70岁生日之前死去。
施贵宝Opdivo PK 默沙东Keytrud
抗肿瘤免疫疗法当下最大的赢家无疑是免疫哨卡抑制剂,其中最耀眼的产品当属施贵宝的Opdivo和默沙东的Keytruda。虽然Keytruda通过一个超大型一期临床试验得以成功“弯道超车”,提前3个月在美国上市,成为FDA批准的首个PD-1抑制剂。
通知 | “中国高通量测序Cancer pan
随着肿瘤疾病的高发,高通量(High-throughputsequencing,NGS)技术在肿瘤疾病领域的作用愈发重要。风险评估;早期诊断;耐药评估;预后判断;基因信号转导的交互作用等都需要建立测序标准化及大数据的分析体系。
医疗价格改革要惠及大多数人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国家层面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启动。不过,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并不简单等同于医疗服务价格涨价。记者了解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遵循3个原则:一是保证改革后医院总收入不降低;二是保证公众总体就医负担不增加;三是确保医保基金可承受。
3D打印术为“头畸形”女婴成功手术
从湖南省儿童医院获悉,6月29日,这家医院为来自常德的7个月大、患有“狭颅症斜头畸形”的女婴希希(化名)实施颅骨重塑手术。医疗专家一比一立体重建了希希的颅骨模型。这是湖南首例借助3d打印技术设计整形为“狭颅症斜头畸形”患儿施行手术。
精准医疗时代已至 基因测序数据分析成为关键
随着医学技术提升、就医环境改善,困扰人们的复杂疾病是否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相关统计显示,针对城市居民死亡率较高的癌症(恶性肿瘤)、心脏病、冠心病等复杂疾病,传统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并不佳。据WINSymposium公布的数据显示,传统医疗在肿瘤治疗上用药无效率高达75%。人们仍然谈“癌”色变。因此,立足大数据、强调个性化的“精准医疗”势在必行。
【重磅】看生物医药公司的大佬们如何评价英国脱欧
英国脱欧事件,对生物医药界带来了一定冲击。关于如何评价这次事件的影响,想必生物医药界的资深人士拥有最大的发言权。国外著名生物科技媒体GEN对欧洲多个生物医药公司的科学家和CEO做了采访,来看看他们怎么回应英国脱欧。
美国举行“抗癌登月”峰会 加速癌症研究治疗
白宫当地时间29日在华盛顿举行“抗癌登月”峰会,美国副总统拜登在会上宣布将通过多种手段加快癌症研究和患者治疗。
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与鹍远基因达成精准医
2016年6月28日,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与鹍远基因公司正式签署了精准医疗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泰州市医药高新区举行。
安可济完成B轮融资4000万美元持续发力液态活
安可济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可济)日前宣布,已成功完成4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这是迄今国内循环肿瘤基因液态活检领域最大的一次单笔融资。
干细胞治疗:天使还是恶魔?
未经监管的细胞免疫疗法抓住癌症患者绝望的心理,号称回输免疫细胞就能杀死患者体内的癌细胞。上当受骗的患者,往往人财两空,直接导致了‘魏则西’事件的发生。然而在细胞治疗的大浪中,另一项和免疫疗法并重的所谓“干细胞疗法”,却依然隐匿在公众的视野中。
肿瘤医生患癌八成治愈 只因多了三道防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肿瘤科医生患癌多数都治好了”!难道在癌症面前,人与人不平等吗?癌症也“欺软怕硬”吗?其实,只需要这三道防线,就能离癌症远一点!
体外诊断产业空间巨大 期待政策支持
目前,国际IVD巨头已进入国内市场,国内企业也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发展格局。结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分析,预计未来一年国内IVD行业仍将平稳增长。
《Nature》评论文章:中国生物伦理监管经验
近日,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干细胞伦理学和管理专家道格拉斯·西普应邀在《自然》杂志发表题为《并非野蛮东方》的评论文章。文章就近期针对中国科学家发表的两篇关于胚胎基因编辑的文章所引起的伦理争论以及对中国科研管理政策的误解,进行了分析解读和回应。
假如DNA可以“重新编程”,杀死魏则西的绝症将
基因,生物孕育和繁殖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逻辑,其实就像电脑程序一样,可以被重新编程。通过对人体淋巴细胞的运行逻辑进行进行基因级重新改写,那些一直以来无解的癌症将被彻底根治——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让人激动?
全基因组测序在临床感染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感染病分子诊断中,PCR是公认的首选技术。然而全基因组测序(WGS)可能会超越PCR成为首选。在今年举行的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病大会(ECCMID)上,关于该技术的科学研究展示数量迅速增长,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栏目推荐
破卷之战:新修饰战 |
微驭万物-第二届单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