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活检:2016年度肺癌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盘
液体活检(Liquid Biospy)以其无创、简单、可反复检测、能动态反应癌症基因状态等优势,给传统癌症治疗带来颠覆性变革。在美国联盟医疗体系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医学创新峰会(World Medical Innovation Forum)中,更是被评为2016年度 12项“颠覆性”的创新癌症诊断和治疗技术之一。
Super-ARMS:血液ctDNA检测新技术
分子分型技术的发展和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已极大地改善了肿瘤治疗有效率,带动了肿瘤精准医学的发展。在肿瘤精准医学的时代背景下,基因诊断同靶向药物一样重要!
探索ctDNA——肺癌EGFR突变检测新载体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DNA(ctDNA)会随着细胞坏死、凋亡或细胞分泌到血液中去。ctDNA的发现,为肿瘤驱动基因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以ctDNA检测为主的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在肿瘤靶向用药指导、疗效监测和耐药检测等领域获得临床认可,已成为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炙手可热的明星技术。作为组织检测的重要补充,ctDNA检测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重要技术,被写入我国首个非小细胞肺癌血液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国专家共识之中。
肺癌多基因检测:国内外权威临床指南盘点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分子标志物的肿瘤精准诊疗已经成功走进临床,尤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上取得显著进展,EGFR基因的发现及EGFR-TKI的出现里程碑式地开辟了肺癌诊疗的新路径。如今,NSCLC诊疗已从传统的组织分型指导化疗为主的模式进入以基因分型为指导、结合组织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时代,治疗前进行驱动基因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甄别适用靶向治疗的患者人群。
肺癌靶向治疗: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科罗拉多大学的Hirscl教授2016在《The Lancet》上发表了综述文章《New and emerging targeted treatments in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进行了系统性回顾总结。
【快讯】百元基因组学时代到来!Illumina
在今日的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上,Illumina公司宣布推出NovaSeq系列测序仪。
赵忠贤、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共同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6年非小细胞肺癌重磅临床研究盘点之ALK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医疗时代,针对驱动基因开发的靶向药物依然是今年各大肿瘤专业会议中关注的焦点。其中,今年ASCO、EMSO大会上,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的靶向治疗研究引人瞩目。第二代ALK抑制剂和第三代ALK抑制剂的研究数据令人鼓舞。
多基因检测技术:契合临床多元化需求
生物医学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疾病诊治的水平,同时也带来医疗资讯的大爆炸和临床应用的混乱。从近期CSCO肺癌诊疗指南、NGS共识、卫计委发文规范临床应用等可知,在基因检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应用合适、合规的技术进行精准医疗,满足不断增长的多元化的临床需求,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不可避免的话题。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新进展:从ROS1融合基因靶向
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在近几年来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推动了恶性肿瘤精准医疗的发展。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靶向治疗领域, ROS1融合基因靶向药物临床取得了振奋人心的研究结果。 2016年3月,FDA批准克唑替尼(Crizotinib,辉瑞)用于ROS1阳性的转移性NSCLC的治疗,为NSCLC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2016 EMQN室间质评:关注肿瘤精准医疗基
肿瘤精准医疗基因检测快速发展和不断热化的同时,基因检测规范化管理和检测质量等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6年,欧洲分子基因诊断质量联盟(European Molecular Genetics Quality Network, EMQN*)再次发起了国际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旨在推动各医院和检测机构的肿瘤相关标志物检测规范化,并于同年11月11日公开发表其评价结果。
全国ctDNA突变检测室间质评:艾德医学检验所
近日,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临检中心”)公布了2016年全国肿瘤游离DNA(ctDNA)基因突变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厦门艾德医学检验所参加的高通量测序(NGS)、ARMS和数字PCR(ddPCR)三个检测项目均获得满分,再一次证明了艾德在肿瘤基因检测行业的领先水平!
2016 PQCC突变检测室间质评:聚焦国内基
准确、合规的基因检测是精准医疗之本,为了规范及提高国内基因突变检测水平和质量,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病理质控评价中心(PQCC)自2012年起连续五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基因突变检测室间质评项目。2016年11月,PQCC在第六届中国病理年会分子病理专场论坛中通报了2016年基因突变检测室间质评结果。
微软扬言10年解决癌症
这个计划涉及很多宏大的项目,其中一个最令人感兴趣的项目是发明超小的DNA计算机,这种计算机能进入人体并运行,监视癌细胞并且重新编码这些癌细胞,让癌细胞转化为健康细胞。
新的药物,新的检测,肺癌诊疗新征程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环境的恶化等因素,我国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25年,我国每年肺癌新发病例将超过100万。
JPM前奏 | 这七条让你玩转2017摩根医疗
2017年1月9日,一年一度的摩根医疗健康年会(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下称JPM年会)将于美国旧金山如期举行。作为医疗健康行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投资人会议,每年的JPM年会都吸引了从跨国公司高管到生物技术创业者,从投资银行家到证券分析师等大量业内资深人员的参与,旧金山也成为了许多合作的萌芽地。
好消息!基因测序、精准医疗、大数据疾病预防可获
为加快推进上海市大数据发展,近日,上海市经信委日前发布了《关于开展2017年度上海市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大数据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强强联手!百时美与强生合作开发免疫组合疗法Op
肿瘤免疫治疗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与医药巨头强生(JNJ)达成临床研究合作,双方将在本年度启动一系列Ib/II期临床研究,调查PD-1免疫力疗法Opdivo联合CD38靶向药物Darzalex治疗血液学恶性肿瘤和多种实体瘤的潜力,包括多发性骨髓瘤(MM)、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胰腺癌、结直肠癌(CRC)、三阴乳腺癌(TNBC)和头颈部癌。
百迈客云“大家讲坛”2017强势启动 北大教授
腊八恰逢小寒,雾霾难敌情怀。2017年1月5号下午,百迈客云“大家讲坛”的第一位嘉宾,我国生物信息领域的资深专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静初教授冒着重度雾霾莅临百迈客公司,与年轻的生物信息工作者们畅谈生物信息发展的历史、当下和未来。
2016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在脑科学方面,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和哈佛医学院、弗兰德斯神经电子学研究所共同发表了迄今最大的脑皮层神经元连接网络研究报告。艾伦脑科学研究所不仅绘出了迄今最完整的数字版人脑结构图谱,还公布了最大规模小鼠视觉皮层数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开发出一种新的神经成像技术,可以“看到”人脑基因开关。杜克大学在抑制性突触中找到一百多种过去没有发现的蛋白。华盛顿大学开发出以接近脑认知速度破译脑信号的新方法。麻省理工学院发现忘却的记忆可以被拯救。
栏目推荐
| 第三届微驭万物-单 |
| 破卷之战:新修饰战 |
| 微驭万物-第二届单 |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 |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