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蔚泓院士创新突破:细菌搭载适配子-药物偶联物,开辟胰腺癌协同治疗新纪元
| 导读 |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提出了一种协同疗法方法,该方法通过将ApDC与VNP20009结合,将细菌的渗透能力与ApDC的靶向和毒性作用相结合。 | 
2024年10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谭蔚泓院士团队在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上发表了题为“Aptamer-drug conjugates-loaded bacteria for pancreatic cancer synergistic therapy”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与游离药物组相比,该方法将ApDC的血清稳定性延长至48小时,并导致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增加。此外,适配体与癌细胞的靶向结合,使肿瘤部位的细菌定植增加了两倍,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和T细胞浸润增加。该策略利用了细菌和ApDC,因此,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协同策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4-01973-3
关于胰腺癌
01
胰腺癌独特的微环境,对其治疗提出了额外的挑战。大约70%的胰腺癌患者表现出“致密”的肿瘤微环境,其特征是高浓度的致密结缔组织和细胞外基质。这不仅会阻碍有效的药物输送,还可能削弱化疗和其他治疗方式的有效性。
	
近年来,药物递送方法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通过战略性地使用核酸适配体。这一进展导致了适配子-药物偶联物(ApDC)的开发,这是一种创新结构,巧妙地将适配子的靶向精度与药物有效载荷的治疗效果相结合。其中一种有效载荷是单甲基 Auristatin E(MMAE),这是一种微管蛋白抑制剂,可破坏微管动力学,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和随后的细胞凋亡。MMAE在构建ApDC(适配子-药物偶联物)中的应用,已在靶向癌症治疗中显示出前景。
	
为了克服胰腺癌治疗中的重大挑战,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协同疗法,利用细菌和适配体-药物偶联物(ApDC)的互惠互利。团队将ApDC共价连接到VNP20009表面,确保治疗剂更有效地到达肿瘤并保持稳定,从而优化药物输送、增强治疗效果,并激活靶向免疫反应。这种双功能方法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前途的新方向。
	
功能化细菌的构建和对抗胰腺肿瘤的机制。
VNP@ApDC穿透诱导的肿瘤微环境改善
02
团队观察到注射VNP@Sgc8c-MMAE后,肿瘤中枢T细胞富集。与对照组相比,VNP@Sgc8c-MMAE组的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数量是对照组的3-4 倍,与In Vivo靶向结果一致。
	
VNP@Sgc8c-MMAE不仅通过增加细胞毒性和辅助性T细胞群来增强抗肿瘤免疫力,而且还可能通过修饰肿瘤基质以减轻免疫细胞浸润的障碍,突出了其作为强大免疫治疗策略的潜力。
	
这些发现与细菌定植和ApDC渗透的结果一致,证实了细菌-ApDC复合物在这些模型中的协同作用。
	
胰腺癌组织中,免疫反应和药物递送的多方面分析。
VNP@ApDC的体内协同治疗疗效
03
与对照组相比,用VNP@Sgc8c-MMAE处理的肿瘤组织中,CD45免疫细胞的浸润显著增加,表明细菌载体促进了强大的免疫反应。CD4 T细胞分析显示,VNP@Sgc8c-MMAE处理组浸润增强,CD4 Tregs显著减少,表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细胞群减少。在用VNP@Sgc8c-MMAE治疗的肿瘤中,成熟树突状细胞(CD11cMHCII)显著增加,表明抗原呈递能力增强。VNP@Sgc8c-MMAE组中M1型与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增加,M1巨噬细胞更普遍,M2巨噬细胞较少,表明向促炎巨噬细胞表型的转变。
	
CD8 T细胞表现出较高的GzmB、T-bet、IFN-γ和TNF-α表达,表明细胞毒活性增强,Th1免疫反应更强。这些发现表明,VNP@Sgc8c-MMAE有效增强免疫细胞浸润和功能性抗肿瘤免疫,通过多种机制促进免疫激活,以发挥抗肿瘤功能。
	
VNP@Sgc8c-MMAE激活抗肿瘤免疫。
总结
04
1. 转移性肿瘤的潜在疗效:推测VNP@Sgc8c-MMAE在转移性肿瘤中也可能有效,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疗效和安全性。
	
2. 给药途径的探索:探索口服给药和粪便移植等替代给药途径。
	
3. 优化和联合疗法:未来的研究将侧重于优化菌株、改进适配子设计、探索给药途径和联合疗法。
	
4. 治疗策略的前景:该研究提出的治疗策略可能对胰腺癌治疗产生重大影响,克服当前治疗中的挑战。
	
参考资料:
	
1. Bazeed, A. Y., Day, C. M. & Garg, S. Pancreatic cancer: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locoregional therapies. Cancers 14, 4257 (2022).
	
2. Springfeld, C. et al.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pancreatic cancer. Nat. Rev. Clin. Oncol. 20, 318–337 (2023).
 新浪登录
新浪登录 腾讯登录
腾讯登录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